5月23日下午,为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党支部和中国人民大学党委教师工作部、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人事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教育学院联合举办“经师人师统一的大先生”线上研讨会暨“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联学活动,邀请资深专家和领导同志深入展开研讨。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党支部书记、司长任友群,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郑水泉出席会议并作主旨发言。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副司长宋磊、黄小华参加会议。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党支部纪检委员、综合处处长刘璇璇,教师工作司党支部宣传委员、教师发展处副处长宋长远,教师工作司党支部组织委员、教师管理与师德建设处副处长刘扬,教师工作司教师待遇与社会保障处副处长张艳;中国人民大学党委教师工作部部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副院长、法学院教授冯玉军,中国人民大学人事处处长、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段成荣,社会与人口学院院长冯仕政,教育学院院长刘复兴,文学院院长陈剑澜,教育学院教授李立国,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张智等作主题发言。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综合处副处长、二级调研员王炳明,教育部教师工作司教师管理与师德建设处干部申倩,中国人民大学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张斌,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副院长陶文昭、王义桅、王向明、侯新立,中国人民大学党委教师工作部副部长康凤、李陈锋、原理,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高杭等参与研讨,并作发言。
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院长、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秦宣主持。他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尤其是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专门强调要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要加强中青年教师骨干的培养,把人民大学打造成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和教学领域的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要培育“一支优秀教师队伍”,教师要努力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成为被社会尊重的楷模,成为世人效法的榜样。”他表示,希望通过此次联学活动让大家进一步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重要讲话中的学理、哲理、道理,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提供强有力支撑。
任友群在发言中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全国教育大会、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等重要会议,先后20余次到高校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20余次给高教领域教师回信,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关心关爱和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思想深刻、视野宏阔、催人奋进,深刻阐明了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政治方向、历史纵向、时代导向和价值取向,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论述的新发展、新论断、新指引,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悟、准确把握、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他表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根本还是要着力培养一批引领和支撑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创新的高素质教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广大教师要“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努力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广大教师的更高要求和期待。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教师的谆谆嘱托,更加坚定自觉地打造高素质的一流教师队伍,营造教育家型教师脱颖而出的制度环境,让教师心无旁骛做学问,一心一意育新人,把全部精力和满腔热情献给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
郑水泉首先对本次研讨会和联学活动的举办表示祝贺,对教师工作司的指导和支持表示感谢。他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并发表重要讲话,不仅体现了党中央对中国人民大学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也充分体现了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他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内涵丰富、思想深刻,是一篇指导新时代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和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的纲领性文献。中国人民大学将学习宣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一要深刻认识和把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把教师队伍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与党的事业长治久安、与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联系起来,从全局、战略层面深刻把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二要深刻认识和把握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导向。教师要有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自觉,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以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三要深刻认识和把握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导向。要以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要求为指引,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构建多元开放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积极营造有利于好老师成长发展的良好环境,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持续发展,引导广大教师践行立德树人使命,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
刘璇璇在发言时表示,首先,“经师”与“人师”统一是中国传统教育精神的集中体现,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尊师重教的传统,我们今天强调,造就“经师”与“人师”统一的大先生,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对中国博大精深的师道精神的弘扬。其次,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进一步强调,教师既精通专业知识、做好“经师”,又涵养德行、成为“人师”,努力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是我们做到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重要遵循。最后,打造“经师”和“人师”统一的大先生应该成为推进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是着力点、突破口和推进器。
宋长远从如何成为“经师人师统一的大先生”及“守岗尽责,为大先生成长做好服务”这两方面进行了分析,认为要成为“经师人师统一的大先生”,要有大格局、大情怀,要勇立潮头、引领创新,要有广博的知识和宽阔的视野,始终处于学习状态。为大先生做好服务,首先要有坚定的自信,相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沃土一定可以培养出“经师人师统一的大先生”,中国的教育也一定可以为世界提供教育改革发展的中国理论、中国道路、中国方案。其次,要为教师的发展提供持续的支持,关注不同发展阶段老师的差异化需求,精准提供相应的支持,搭建交流、成长的平台,帮助其持续提升。
刘扬认为,坚持正确方向,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应从三个方面着力:一是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建设,思想政治是师德师风建设的首要内容,师德规范的首要要求是政治要求,要以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带动师德师风全面提升,真正要把教师思政放到维护政治安全、政治稳定的高度去认知。二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考虑将相关文件提升立法层级,强化制度保障。三是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强化引领示范作用,思政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何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是亟待研究的问题。
张艳认为,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不断总结历史长河中积淀下来的师德师风的深厚内涵,积极探索塑造新时代大先生的有效路径,致力开创大先生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传承优良学风教风;要建立健全制度体系,形成良好社会氛围;要加大培养支持力度,加强队伍建设保障。
冯玉军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师生代表座谈会上深刻论述了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性,为复兴道路上的中国人民大学和高校教师勇做时代之问的答卷人指明了方向。中国人民大学在延安时期就汇聚了吴玉章、成仿吾等一批红色教育家,新中国成立后,又涌现出郭影秋、张腾霄、袁宝华等坚持教育教学规律,将爱党爱国精神和科学育人精神有机结合起来的建设与改革时期的教育家。也培养出了以卫兴华、高铭暄两位“人民教育家”为代表的一大批在各个领域、各个学科领风气之先、深耕学术、卓然大成的理论家、学问家。他们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立学为民、治学报国,为新中国高等教育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是我们晚学后辈们学习的榜样。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面向未来,我们需要建设一支传承人民教育家精神,在新时代建功立业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作为引路人、燃灯者,不断用知识、品格、热情和心血感染人、塑造人,为国家繁荣、民族振兴、教育发展作出贡献。
段成荣表示,要加速推动人事工作战略部署落地,奋力培育“经师”与“人师”相统一的优秀教师队伍。坚持“师德为先”,培养讲道德、有品行的大先生,健全教师发展培训体系,坚持学校党委书记为新教职工讲授“入职第一课”制度;加强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认定管理,将师德师风专题培训纳入教师岗前培训;落实师德考核评价,将师德师风作为招聘引进、职评岗聘、评奖评优等的首要要求和第一标准;对师德失范行为“零容忍”。坚持“教学为要”,培养讲奉献、有仁心的大先生,鼓励教师回归育人本位,真正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成为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成为学生的引路人。坚持“以能晋升”,培养讲传承、有创新的大先生,让新一代的年轻学者学习传承前辈人大人热爱学术、追求正义的风骨,淡泊名利、潜心向学的精神,求真务实、严谨治学的态度,争做“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的新时代大先生。
冯仕政表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的重要思想,除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和思想认识,另一个重要方面是结合自己的学科领域和业务工作认真探索、锐意改革人才培养的方式方法,切实提高立德树人的水平。结合社会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经验,他认为,高等教育教学要把“气质养成”放在重要位置,培养富有气质的学生。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为此不断改革教育教学体系,努力打造常规课堂、加强课堂、田野课堂“三课合一”的教育教学体系,同时提升学生的思想力、行动力和完成力。特别是近年不断加强的田野课堂教学,致力于通过实境教学、实战课堂、实务课程、实见成果、实作友圈“五实相生”,促进“四结合六循环”,即生产力建设与生产关系建设、思政建设与专业建设、能力建设与团队建设、学科建设与社会建设四个有机结合,和校园与社会、教学与科研、教育与实践、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六个有机循环,切实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刘复兴以“青年教师要努力做‘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为题发言。他从五个方面总结新时代建设教师队伍对青年教师的要求。第一,青年教师要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教育是需要理想信念的事业,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信仰坚定、至诚报国是教师做好立德树人工作的基础。第二,青年教师要向老教授老专家学习,传承红色基因,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在教书育人和科研创新上不断创造新业绩。第三,青年教师要坚持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立德树人”要求教师必须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根铸魂”则强调教师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第四,青年教师要严爱相济、润己泽人,要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怀着一颗奉献的心,乐教爱生,无私奉献,甘当人梯。第五,青年教师要有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自觉,以扎实学识教育学生,高尚人格感染学生,榜样精神激励学生,典范精神鼓舞学生。
陈剑澜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重要讲话,要求教师“努力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这个要求很高,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从为学、为事、为人的本分上进行深入的思考。首先,做好“经师”,教给学生真知识、真技能,特别是在竞争社会中安身立命的本领。其次,做好“人师”,重在身教,明义利,知守常,时时以“言为士则、行为世范”来规范自己。
李立国表示,中国两千多年来形成的丰富多样的师德观,对于我们今天培养“经师人师统一的大先生”有着重要的启发价值,我们要吸收借鉴并创造性转化中国传统的师德教育思想。创造性转化体现为对于中国传统师德思想的形成、演变和发展趋势的深刻把握和科学认识;创造性转化体现为促进中国传统师德思想转型,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进行教育理念与思想选择的能力;创造性转化体现为对中国传统师德思想的内在精神力量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善于从深厚的中国教育传统中汲取解决当代教育问题的概念工具与方法的理论智慧。
张智认为,教育是需要信仰的事业,教师是需要信仰的职业。虔诚、坚定、执着的信仰是教师履行教育使命、实现人生意义的动力。“人民教育家”卫兴华先生、高铭暄先生、于漪先生,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他们有着坚定的教育信仰,正是这种坚定的信仰,给他们以睿智和坚毅,高尚和文明,使他们成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顶天立地的人,成为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大先生。教育信仰是新时代教师的一种前提性条件,是一种超越性、凝聚性和教育性的力量。新时代教师要成为大先生,就必须确立崇高的教育信仰,这是教师职业的客观要求,是教师个体人生的内在需要,也是新时代发展的迫切需要。
在自由讨论环节,王炳明认为,做“经师”与“人师”统一的大先生,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师工作的重要指示,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中国传统的师道精神的集成与发展,帮助我们把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主旋律。
申倩认为,要做好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工作,就要按照教师发展的规律、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来办事,逐步去构建一个全面覆盖、全程贯通、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点面结合、特色鲜明的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体系,推进各层级的工作提质增效,助力教师成为“经师人师统一的大先生”。
张斌从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工作角度出发,认为一是要在人才引进过程中进一步强调综合把关;二是未来在人才体系设计中要进一步凸显立德树人;三是在人才使用过程中,要进一步聚焦资深专家。
陶文昭回顾了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教师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发表的重要讲话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身为思政课教师,我们要身体力行向“经师人师统一的大先生”这一目标迈进。
王向明以教师的人格塑造为切入点,认为培养“经师与人师统一的大先生”,重在塑造老师的政治人格、良好的道德人格、健全的情感人格和全面的智能人格,习近平总书记说“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止于至善”,我们对“经师人师相统一的大先生”的追求是没有止境的。
王义桅认为,讲“经师”,关键是要时代化地将马克思主义与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站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为人民做学问,研究经典之外创造经典,为人类社会提供更多的自主的知识体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类谋福利,才能做新时代“经师”与“人师”结合的大先生。
侯新立结合行政管理和科研管理工作分享学习心得,他表示,一是要加强理论学习,二是要加强理解,三是要加强执行力。要把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对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的高站位、高产出要求,以及建设六大平台的角色解读好、落实好。
康凤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对新时代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为我们做好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思想和行动指引。要把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深刻认识师德师风是第一标准,鼓励教师把“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自觉贯穿教师生涯始终。
李陈锋表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教师要“努力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老师应该有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自觉”,进一步升华了对师德师风的论述。未来自己将继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结合党委教师工作部和人事处的工作特点,为做好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提供抓手。
原理表示,作为人大的年轻教师,我们要时时自查、自省,回望历史上的大师,效仿人大历史上的师德榜样和现实生活中的师德榜样,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增强“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自觉,激励自己也向大先生的方向努力。
高杭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着力构建教育改革的多方协同体系。相信在这样的努力之下,我们一定能够进一步创新大先生的培养机制,能够制度化、持久化地培养出更多“经师”与“人师”相统一的大先生,为“双一流”建设,为高质量教育体系提供人才支撑。
最后,冯玉军作会议总结。冯玉军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高位引领,为此次联学提供了核心主题,教育部教师司和人民大学高度重视,为推进全国教师队伍建设和人民大学教师与人才队伍建设做了谋划,回答了“怎么看、怎么办、抓哪些”的大问题,为我们后续工作提供了指导。此次会议,既围绕主题进行了深入的学术研讨,又实现了党支部联学的目的。下一步,我们要踏踏实实地完成工作计划,为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而努力。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党支部全体党员,中国人民大学党委教师工作部党支部全体党员,中国人民大学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人事处联合党支部全体党员,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全体研究员、工作人员,校内外教师代表等共70余人参加活动。
(责任编辑:张凯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