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第二届世界汉学大会分组会议:汉学与中国文学
时间:2009.11.02

  10月30日下午和31日上午,在明德新闻楼711室,第二届世界汉学大会第三组分组会议围绕“汉学与中国文学”的主题展开。来自美国、日本、德国、斯洛伐克和中国大陆、香港地区、台湾地区、澳门地区的专家学者就中国文学的发展趋势,汉学的研究历程等进行了深入探讨。

  30日下午的会议由南开大学陈洪教授、澳门利氏学社韩安德教授,越南河内师范大学陈黎保教授、华中师范大学胡亚敏教授,首都师范大学左东岭教授与比利时国立根特大学万伊歌教授主持。与会代表主要围绕汉学研究、中国诗歌研究、翻译文学与比较文学研究等展开发言。

  北京语言大学黄卓越教授首先作了“交叉的视角——中国文学思想研究的展开”的发言。他主要介绍了中国思想史的研究以及海外汉学中的中国文字研究的状况。他指出,现今的大多数汉学研究的文学梳理并不包含文学批评史,使得批评史与文学史的研究分离,严重阻碍了汉学的打开与发展。华中师范大学胡亚敏教授提出了文学的差异性研究。她认为我们不应该以西方的标准来衡量中国文学及其价值,中国文学有其自己的优势与特点。首都师范大学左东岭教授表达了他对中国古代文化技术化规范化研究的忧虑。他提出,当前关于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由于技术手段的介入,缺乏人文精神与思辨性,一味的数据堆砌与引文的使用导致论文丧失了可读性。北京大学温儒敏教授谈到文学研究里的汉学心态,指出现今的汉学研究心态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他提出,汉学研究工作者不仅要尊重引进的海外汉学,更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建立良好的学术自信、进行创新。北京大学陈跃红教授随后作了“学科界限与跨文化方法”的发言。他提出汉学研究处在一个多元文化的环境,只有在区别价值立场的基础上才能重建自身文化。

  诗歌亦是汉学研究的重要领域。比利时国立根特大学万伊歌教授介绍了关于中国诗歌的杂志在比利时的发展情况和比利时杂志对中国文学、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的推广介绍。马来西亚拉曼大学张伊蘋教授就北岛与杨牧的创作及翻译做了对比论述。来自上苑艺术馆的梅丹理谈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介绍了现代诗人严力与孙磊的部分作品,并就其中的诗画意境作了剖析。澳门大学姚风教授在发言中介绍了一位澳门诗歌翻译者的翻译路程,并以此来说明汉学在澳门的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树才研究员在发言中提出“翻译领域无宗师”,我们应将所谓的“原文中心论”搁置,并更加理性对待原诗与译诗。

  韩国釜山大学金惠俊教授介绍了韩国国内与中国相关的研究院系的变动状况,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在韩国翻译介绍的历史,韩国有关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的出版情况以及韩国研究汉学的硕士博士学位论文的出版情况。中国人民大学王新民教授以“穆旦——翻译作为幸存”为题做了发言。他认为,穆旦以世界文学的视野,在20世纪50年代放弃创作,转而投入诗歌翻译事业的经历不一定是坏事。他说穆旦对民族性和诗歌创作的淡化和转移,对中国文学界的视野转换和文化的发展有较大的创造性意义。香港岭南大学梁秉均教授也就诗歌翻译做了发言。他提出中国的外文翻译类似于创作,里面有译者自己的理解,而中文翻译为外文就要考虑国外的社会结构。四川大学草顺庆教授探讨了比较文学的差异性研究。他提出,汉学需要放在比较文学、甚至放在不同文化的差异性中间来磨合、交融、发展,这样对汉学家的研究才能有更多的新视角和新收获。

  31日的会议由北京大学陈跃红教授、斯洛伐克布拉迪斯拉发考门斯基大学冯铁教授,香港岭南大学梁秉钧教授、香港城市大学彭吉蒂教授,北京语言大学黄卓越教授、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石江山教授主持。与会学者就中国的现当代文学、古典文学发展和文学翻译与比较等话题做了发言。

  五四运动以来的现当代文学精品以其深刻的思考和风格各异的笔法吸引了很多海外学者的研究。日本东京大学刈间文俊教授对巴金《随想录》的定位做了探讨。他说,《随想录》看起来非常平淡,非常简单,随时的感想,随便很自然的记录下来,但是对于一个受五四传统影响很深的作家,巴金的随想随感在表达、写作、思索方面都在恢复五四以来的优秀文学传统。中国人民大学孙郁教授介绍了日本学者木山英雄对周氏兄弟的研究,木山以东亚知识分子的视角考察中日文化的内在紧张度,这种跨国度的思想交汇让我们看到跨国文学研究的魅力。香港城市大学彭吉蒂教授结合自己擅长的比较文学研究领域,探讨了文学的真正价值和中国文学阐释的文化意义。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石江山教授指出,汉学对西方文学的现代化起过重大的作用。两种文化的发展离不开相互学习,要打破学科限制,特别在文学批评方面,同一文学才能比较的思想要让位于严格自我反思式异的文化批评,从而走向异质文化研究的高度。

  实现汉学的跨文化突破,翻译是其在海外发展的核心活力和推动力。来自汕头大学的乔直教授在题为《睡与醒——诗歌与翻译的激情穿越》发言中,将翻译美学与诗歌相类比。他说,诗歌游移于有意识的目的和潜意识的冲动之间,而翻译则往返在对词语之准确性的刻意追求和让词语自身散播的随意放任之间。正是这样的震荡思考,翻译者在使原作语言的创造力勃然喷发的同时也获得自我扩大。德国波恩大学顾彬教授的代表宣读了他的研究论文。顾彬教授指出,现代以来,很多作者不只是创作者同时也是翻译者。如德国的歌德、席勒、里尔克和中国诗人戴望舒、北岛等,他们全部不只是创作,而且翻译国外的文学。对于这些既创作又翻译的作家来说,这不只是一个传播文学的问题,而是如何创造自身的语言,以及把他们理解的异域文化元素应用到创作中,丰富创作层次和意涵的过程。顾彬教授指出,我们应该关注和研究这些跨文化创作的现象。北京师范大学刘洪涛教授介绍了美国<<当代世界文学>>杂志对中国文学的关注历程,展现出中国文学日益增强的国际影响力和对世界文学的贡献力。他提出中西双方的主动交流参与将成为发展的必需。对于翻译者的职业态度问题,澳门利氏学社的韩安德教授以其作为《译从》编辑的经历为例,强调译者应该具备认真的态度,专业的知识以及奉献精神。斯洛伐克布拉迪斯拉发考门斯基大学的冯铁教授通过讲解中国文学的德语翻译问题将翻译提升到“精神拯救可行之道”的高度。

  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越来越受到世界的重视,如何将古典文化的精髓传播向世界是汉学发展的重要课题。台湾大学张汉良教授和台湾成功大学陈昌明教授分别讲解了先秦符号学思想和文学美典对西方的影响。北京师范大学赵苗教授介绍了日本第一部中国文学史《支那古文学史略》,它不仅拉开了日本人写中国文学史的序幕,也对国内的研究有重要参考价值。

  (编辑:张利英)

编辑:人大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