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中国近代思想研究在日本:专访东京大学近藤邦康教授
来源:文学院
时间:2012.11.06

“日本对中国近代思想史的研究在近年来逐渐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如何更完整、全面地介绍中国近代思想发展进程,让日本民众,尤其是年轻人对中国近代历史有一个更为准确和客观的理解,是我们研究者的重要任务之一。”作为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领域的专家,东京大学近藤邦康教授受邀参加第三届世界汉学大会,并将在主题为“传统伦理与人类未来”的分组论坛中对中国近代思想史的发展脉络进行更为深入的阐释,探讨中国近代思想史与当今世界之间的关系,力求在多元化的世界视野下展现丰富而深厚的中国思想。

近藤邦康教授指出,日本学者对中国近代思想史的研究工作在很早之前就开始了。他自己也在竹内好和西顺藏两位老师的影响下开始了对中国近代思想史的研究。早在1976年,近藤教授就和其他五位学者共同参与了旧编《原典中国近代思想史》的编撰工作,整理了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多年间的主要思想家的论文,并将其翻译成日文,于1977年出版。这是日本学者对于中国近代思想史的一次较早的系统性的汇总整理,对日本的近代史思想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直到现在,中国近代思想史的研究也还是日本学者关注的焦点之一,这无疑要归功于以近藤邦康教授为代表的一大批日本学者的学术贡献。

三十多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日本学者内部产生了较大的分歧,尤其是老年学者和中青年学者之间的观点差异很大。针对以上现象,近藤邦康教授解释说,老年学者偏向于革命一元论的观点,因此在进行历史研究时,十分看重革命与近代思想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在史料选择上比较单一;而当今日本中青年学者则认为当时中国历史是多元化的,支持社会多元论。在进行历史研究之时,他们不太重视革命。在近藤邦康教授看来,中国学界的近代思想研究也发生了同样的变化,为此他还说道:“以前中国学者在研究近代思想史的时候十分强调马列主义的观点,改革开放后,中国学者的研究方法多样化了。比如说李泽厚,他在研究近代思想史方面水平是很高的,开拓了近代思想史研究的新范式。”也正是这样的一种思潮的出现,在2007年,近藤教授参与了新编《原典中国近代思想史》的编撰。通过史料取舍,日本学者们力图全面而且客观地还原中国近代思想的面貌。他们改变了旧版的革命一元论的论调,扩大了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的视野。从旧编到新编,这折射出日本学界研究思潮的变化,也是日本三十多年来社会文化变化的缩影。

在谈及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对当今中国社会的借鉴时,近藤邦康教授表示,中国近代思想史内涵丰富,但他最关注的还是中国近代的“救亡”和“民主”的主题。在他看来,“救亡”和“民主”是近代中国思想史研究上两个核心的问题,具有深度挖掘的空间。当下中国已经解决了“救亡”的问题,在未来应当更加关注民主建设问题,借鉴前人留下的宝贵精神遗产,一步一步地实现自己的梦想。

最后,近藤邦康教授肯定了世界汉学大会在促进中外学者之间交流合作、共同推动学术研究进程的重要作用,并祝愿第三届世界汉学大会可以取得圆满成功。

编辑:裴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