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陈雨露开幕式致辞
来源:人大新闻网
时间:2012.11.06

尊敬的许嘉璐副委员长,尊敬的郝平副部长、许琳主任,尊敬的各位学者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在第三届世界汉学大会开幕之际,请允许我代表中国人民大学热烈欢迎、衷心感谢各位的莅临。“欢迎”的“迎”字,原意是从相反的方向而来,即相逢、相遇。然而相逢实属不易:大约两千年前,汉朝甘英奉命出使罗马帝国,行走数千里抵达波斯湾,却因前方海路凶险的传闻中途折返。近代思想家梁启超为此发出无穷之憾,痛惜东西方错失了提前相遇的机会。今天的我们,比古人更幸运。本届世界汉学大会已经是2007年、2009年两届盛会之后的第三次重聚。回首这五年,我们欣喜地看到,世界汉学大会正在产生愈发广泛的号召力和影响力,成为中外学者沟通和交流的重要论坛。同时,仰仗各界贤达的积极参与和鼎力支持,它也标志着当今汉学的发展和走向。如果说如果

如果说第一届世界汉学大会是以“文明对话与和谐世界”为主线,演绎“和而不同”与“对立产生和谐”的先哲教诲;第二届世界汉学大会是以“汉学与跨文化交流”为焦点,阐扬“同归而殊途”、“此路亦彼路”的古代命题;那么,今天的论题“汉学与当今世界”,同样是希望“察古”而立于今、“视往”以知来者。各位可以从主席台两侧的展板上看到《周易》所谓的“与时偕行”和柏拉图主张的“因势而通”,都启发着一种“旧邦新命”、“与古为新”的精神机制。其中对“时”和“势”的参与度和把握,不仅是人类自古以来的共同期盼,也仍是今人必须要面对的根本问题。近代以来,中国曾在“传统”与“西化”之间长期摸索,不断寻求与世界平等对话的方式,而当今世界政治、经济和文化格局都正在发生更为深刻的变化,这样的时代机遇和世界大势必将使中国道路具有汉学的视野,必将使传统的汉学进一步融通古今学术、跨越学科界限、含纳现实关怀,迎接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双重挑战。由此呼之欲出的应当是一种更加应运时变、更具对话能力的“新汉学”和“大汉学”。世界汉学大会世界汉学大

世界汉学大会倡导中外同仁跨越历史传统、价值观念、族群身份的隔阂,由对话而增进理解,因理解而尊重差异,从差异而达致和谐。当今世界纷争不断、危机愈烈,然天道存焉、人心向善,世界汉学大会的根本理念正得到日趋广泛的认同。在接下来的三天时间里,大会将以“汉学与当今世界”为题,梳理传统汉学与当代研究的承续,推进中国主流学术与海外汉学的沟通,探讨世界对中国的阐释以及“中国道路”对世界的意义,并配合国家汉办和孔子学院总部的“孔子新汉学计划”,通过语言与思想、汉学与国学、“新汉学”与世界大势的相生互动,使“文明对话”与“文化交流”的主题得到进一步深化。我们期待着各位代表的精彩发言,期待各位把真知灼见留在中国,留在人大。祝愿大会圆满成功,

祝愿大会圆满成功,祝愿大家身体健康,谢谢!

编辑:裴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