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人民网]郑功成:专家解读《政府工作报告》
来源:人民网
时间:2013.04.07

 

5555

人民网北京3月5日电    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于今日召开,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了本届政府的最后一次《政府工作报告》。人民网邀请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民盟中央经济委员会主任郑功成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以“解读政府工作报告”为题与网友在线交流。

一、体制性问题阻碍改革“红利” 政府面临“三大改革”

《政府工作报告》最鲜明的特点和亮点有哪些?

郑功成:与往年相似的是,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仍然保持了改革开放、民生改善、持续发展的主题,不同的是,它不仅仅是对过去一年政府工作的总结,而是对这一届政府过去五年工作的总结性回顾和对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与建议,因为这次人大涉及政府换届,所以工作部署是以建议的方式提出的。

过去五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的五年:

一是经济实力大为增强,成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快速向第一经济体靠近。

二是经济发展质量开始上升,如消费趋向旺盛,内需成为对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因素,“三农”问题从根本上得到缓解,开放型经济取得新突破,如出口已经跃居世界第一,对外投资扩张,我国已经跻身对外投资大国行列,这些表明了经济发展质量稳步提升。

三是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取得了历史性进展,普惠全民的愿景逐步实现。

四是城乡结构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城镇化率超过50%并继续攀升,工业社会真正到来。

五是民生得到了大幅度改善。包括居民收入增长加快,城乡差距开始缩小,社会保障已经从选择性制度安排发展到普惠性制度安排,保障性住房大规模推进,医疗卫生事业快速发展,财政性教育经费达到了占GDP4%的目标,等等。

今年政府工作面临哪些突出问题,如何统筹解决?

郑功成:政府工作报告没有回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我注意到,在总理的报告中间,用了很大一段篇幅来谈现在的矛盾和问题。有的是用“依然突出”、“问题并存”、“差距较大”、“障碍较多”这样的词汇,有的则使用了“有所加剧”、“日趋尖锐”、“明显增多”、“易发多发”这样的词汇。而且这段表达反映了我们确实已经进入了改革的深水区,也是一个矛盾的集中爆发期。许多需要改革的其实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但是,今年仍然值得我们期待。

我个人认为最值得期待的有三个方面:

一是推进新型城镇化,这是攸关现代化建设与能够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使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城乡差距,市民与农民工利益失衡格局等许多问题逐渐缓解的一个正确取向。

二是深化收入分配改革,我认为这是深化改革中的重中之重,我们国家当前的格局是一个利益失衡的格局,居民收入低、群体差距大、分配秩序不规范,是当前收入分配领域中存在的三大严重问题,也是一切社会矛盾的深刻根源。国家应当通过深化收入分配的改革,来发出强烈的信号。这就是要从鼓励部分人先富起来,逐渐地走向共同富裕的新时代。

三是期望启动新一轮体制改革,因为现在各项改革的复杂性与艰难性,其实都与体制改革还没有到位是密切相关的,所以,体制性障碍已经构成了深化各项事业改革、获得改革“红利”的最大障碍性因素,因此,我完全赞成要切实推进政企、政资、政事、政社分开,要重塑国家治理结构。

二、养老金双轨制是严重不公 坐而空谈不如起而行

郑功成认为,养老金双轨制的状况应当尽快得到改变。双轨制只是表面上的问题,实质的问题是双轨制下两大群体在权益和待遇方面的巨大差别,是严重的社会不公。因为在现代社会保险制度起源的德国等许多国家,公职人员和企业职工也都是存在着两套制度系统,但是同一代人之间的养老待遇不会有太大差别。在这种情形下,制度是一轨还是两轨,只牵涉到管理效率的问题,不会导致权益不平等的问题,所以,在其他存在双轨甚至三轨制的国家,并没有出现我国现在所遭遇的由于待遇不公引发尖锐社会矛盾。因此,我们要解决的是同一代人享受公平的权益问题,最公平的做法当然是用一个统一的制度安排来覆盖所有的人口,这无疑应该是我们要追求的目标。但从近几年改革的实际情况来看,要将双轨并为一轨好像很难。这不仅有来自既得利益阶层的阻力,有财政体制、管理体制、基金运行机制的制约,还有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没有上升到全国统筹,也构成一个制约因素。

因此,与其坐而空谈,不如起而行,即尽快为机关事业单位建立像企业职工一样的养老保险制度,让基本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承担起同样的缴费义务,在优化养老金制度结构的同时,采取同样的待遇计发办法,这可能是一个既能够达到缩小差距,又可以逐渐稳妥推进的一个方案。“当然,如果网友们有更理想的方案,我也欢迎大家能提供给我,我一定转给我们的主管部门,供他们参考”,郑功成说。

他还强调,我追求的目标是用统一的制度安排来覆盖所有的人口,但是现在关注的是,如何缩小同一代人在不同制度下的差距。如果同一代人在不同制度下的差距不能有效地缩小,我们也不可能有统一的制度。因此,当务之急应当是尽快启动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就像取消公费医疗制度一样,让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也参加社会医疗保险。

三、国民财富分配格局应更多地倾向劳动者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坚定不移地把扩大内需作为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扩大内需的难点和重点在哪里?

郑功成:我完全赞成要坚定不移地把扩大内需作为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事实上它还不仅仅攸关经济发展,而且攸关民生改善与社会进步。扩大内需的难点还是在要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要解决人民生活的后顾之忧。有收入才有消费的能力,没有后顾之忧才能把消费欲望转化为实际消费。所以,扩大内需的重点还是要坚定不移地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加快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通过收入分配体制改革,让人们能有更多的收入,把国民财富分配的格局更多地倾向劳动者,倾向城乡居民。这应该是一项很紧迫的任务,当然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在社会保障制度方面,我们已经获得了历史性的进展,城乡居民都不同程度地从社会保障制度中获得实惠,但还不能真正给全体人民提供稳定的安全预期,因为制度本身所存在的碎片化、不公平、水平低、运行机制有缺陷等还影响到这一制度发挥它的全部正向功能。因此,前几年我一直在呼吁加快健全社保体系的步伐和加大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投入,现在我认为,优化制度安排,可能显得更加重要。

《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哪些数字比较吸引您的注意?

郑功成:我不仅关注GDP,也同样在关注CPI和PM2.5,还关注恩格尔系数、基尼系数,以及劳动报酬的占比、最低工资,以及各项社会保障的水平。所有这些,其实都和民生紧密相关,也反映了一个社会、一个时代的社会公正与社会进步成本。今年虽然面临着很多的困难,但是,我们也有很多的有利因素。比如,基础设施已经大为改善,我们还有较高的储蓄率,资本是充足的,劳动力供给也是充足的,农业的基础地位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巩固,制造业已经积累了较大的产能,尤其是民生改善的本身也可以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一个动力。所以,应该说7.5%的GDP增长目标我认为是应该能够实现的。当然,在保证这一增长目标的同时,应该更多地关注到经济结构的优化,应该更加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就是要更多地注重增长的质量与发展的质量。

四、收入分配改革目标路径已清晰 还需拿出有力措施

郑功成分析认为,从我们国家的实际情况出发,当前的收入分配差距是30多年改革多种因素综合造成的结果。当然其中要包括上世纪80年代提出的鼓励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倾斜式的政策取向,同时,也和我们的社会保障制度尚不健全、保障水平很低、没有对贫富差距进行有力的调节有关系。正因为存在着分配失衡、分配不公、分配失范的现象,所以导致了社会矛盾产生,不同群体之间的心理对抗加剧,并且波及到社会生态,所以,贫富差距在我们国家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社会问题,它同时也是一个严重的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我主张要通过公正的收入分配制度,来缩小贫富差距。

郑功成说,收入分配改革由于它实质上关系到对国家、企业、个人以及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和所有人的切身利益,在已经形成了既定的利益格局,并且产生了强势的路径依赖的背景下,要全面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任务其实是异常艰巨的,它绝非一日之功,也不可能一药奏效。于是要在明确目标、路径的条件下,坚定不移地稳妥推进。

郑功成认为,从党的十八大报告和国务院2月5号出台的《关于深化收入分配改革的若干指导意见》看出,改革的目标和路径问题已经解决了,下一步关键是要拿出有力的措施,增加城乡居民的收入,缩小不同群体的差距,规范已经失范的分配体系。如果说社会财富的分配是公正的,不同群体之间的差距是适度的,社会当然一定是安定祥和的,国家的发展也一定是健康的。这应该是我们新一代的领导集体带领我们一起努力的方向。

记者 万鹏 朱书缘

相关链接:

郑功成:体制性问题阻碍改革“红利” 政府面临“三大改革”

郑功成:养老金双轨制是严重不公 坐而空谈不如起而行

郑功成:国民财富分配格局应更多地倾向劳动者

郑功成:收入分配改革目标路径已清晰 还需拿出有力措施

编辑:人大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