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初心接力!请回答,在铁狮子胡同1号的故事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官方微信
时间:2021.03.16

一栋老楼,三段故事,代代传承。

近70载光阴流转,

坐标在变,唯有脚步不停。

岁月在变,唯有信念不移。

时代更迭,唯有初心不改。

在人大,你的初心是什么? “昂首看那边,胜利就在前边!”阳光照耀在你我的脸上,“一二·九”的歌声在校园里荡漾。2019年最后的日历正一页页减去,时间的质感正穿越历史的声轨愈加清晰。初心的份量正交响时代的强音愈加动人。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启动以来,我们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从清凉山下到太行山抗日根据地,从河北正定到首都北京,从陕北公学到华北联合大学、华北大学再到中国人民大学,人大人的初心始终不改。 革命年代,一位位先辈泰斗心怀家国,风云变幻中栉风沐雨、筚路蓝缕。时代潮头,一代代建设者们砥砺奋进,复兴路上,一名名人大人锻铸信念。找寻初心,何不穿越时空,在历史与现在的交汇中去连接他们与我们,在对话与传承的执守中去连接过去与将来?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伟大征程上,始终有人大人的光辉身影。为此,我们特别策划推出系列专题报道,为你讲述人大人的初心故事。这是他们的故事,也是你我的故事。  

如果把人大人的初心

放在时空坐标中去衡量

——有多长?

那是一生的长度。

 

吴玉章:一辈子做好事

1878年12月30日,吴玉章出生在四川荣县,他坚持上进,爱读史书,少年时期就立志将来要“做点有益于人有益于国的事情”。 88载岁月更迭,他一生坚持革命,坚持办教育,历经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三个历史时期,最终获得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评价,得到了人民的爱戴。

(吴玉章在开国大典上)

毛泽东称他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一贯地有益于广大群众,一贯地有益于青年,一贯地有益于革命。”这正是他一生的写照。 一生治学,吴玉章为发展中国历史科学做出了重大贡献。 一生革命,吴玉章坚信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广大的人民。 一生办学,吴玉章把教育事业作为革命事业的一部分。 “用心办好人民的教育”,走过八十余载办学征程,吴玉章老校长一生身体力行的这句话,仍在新时代的人民大学激荡起雄浑的回响。 抗日烽火中,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中国共产党决定成立陕北公学(中国人民大学前身),专门培养抗战人才,吴玉章深以为然并积极为其奔走筹备,对如何办好陕北公学提了许多好意见;解放战争时期,他担任华北大学校长。

(1950年,中国人民大学开学典礼)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适应经济恢复和建设的需要,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中国人民大学——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吴玉章被任命为校长。 在年轻的中国人民大学,吴玉章从招生问题入手,经过深思熟虑,决定向工农开门。2019年,中国人民大学实施大类招生,12个高层次、跨学科实验班,16个荣誉辅修学位,“通识+专业+发展”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是因材施教的最佳沃土。 吴玉章一向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为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他主张教学相长。2019年,学校实施“新生导师引航计划”,为每一名本科新生配备成长导师,实现一对一精准辅导、全方位关心、和学生心贴心交朋友……

(吴玉章和学生们在一起)

吴玉章坚持从严办学,为学校制定周密的计划,尤其注重教学计划的准确与详实。时至今日,在淘汰“水课”、打造“金课”上下好力气,在一线阵地建设上下足功夫,仍被列为学校“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内容。 传承仍在继续,今天,吴玉章老校长的谆谆嘱托:“青年人首先要树雄心,立大志,其次就要决心为国家、人民做一个有用的人才;为此就要选择一个奋斗的目标来努力学习和实践。”依旧激励着新时代的人大学子不断砥砺向前。  

如果把人大人的初心

放在浩繁卷帙中去衡量

——有多厚?

那是3500万字的厚度。

 

戴逸:一生只为修史来

“我在人民大学接受了教育,工作在这里,成长在这里。吴老的言传身教对我影响很大,他是我心中的旗帜。” 2013年12月17日,著名历史学家戴逸荣膺第二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深情追忆老校长吴玉章。当年,人民大学在“铁一号”举行第一届新生入学典礼,戴逸就坐在台下,亲耳聆听吴玉章老校长的谆谆教诲。

(戴逸在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举办的纪念建所四十周年庆典上致辞)

现任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北京市文史研究馆馆长;曾任国务院学科评议组历史组召集人、第四届、第五届中国史学会会长,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等。从事教学科研70年,戴逸先生著述等身,名满天下。但他总结自己的人生足迹,只是说:“我的一生是读书的一生,笔墨的一生。” 1961年,北京市历史学会的一次研讨活动结束后,著名历史学家、时任北京市副市长的吴晗,向一位年轻人透露了自己受周恩来总理的委托正在筹备编纂《清史》的相关事宜。这位年轻人正是当时被看作史学界内前途无量的青年学者——戴逸。 2002年,中国启动了新世纪标志性的文化工程——《清史》纂修,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一项国家级文化工程。素有“清史研究第一人”之称的戴逸,被任命为这项工程的总负责人。 时隔40年,《清史》编纂的重任落在戴逸的肩头。那一年,他76岁,已从一个而立之年的参与者变成满头白发的掌舵人。他说“能够参加《清史》编纂,是人生最大的幸运”。

(位于铁狮子胡同一号的清史研究所)

当代大型《清史》工程,不仅继承了中国二十四史的传统,更在工作程序、成书体系方面创新颇多,不仅修史,还做了大量的档案文献整理工作。在此情形下,《清史》工程编辑了《清代诗文集》四千种,共八百册,此一数量就已经超过了《四库全书》。这是中国历代编史中所没有的。这是一项极为艰巨却又极为重要的工作。戴逸先生克服了各种各样的困难坚持做下去。

(戴逸在书房)

经过十余年漫长而艰苦的工作,这部由国内2000多名清史学者共同参与完成的多达3500万字的《清史》,已进入最后审稿阶段。 戴逸先生毕力于清史,他说,“清史是我的专业,我把毕生的精力都贡献给了它,可说是寝于斯、食于斯、学于斯、行于斯。清史是我的理念之归宿,精神之依托,生命之安宅。”  

如果把人大人的初心

放在时代脉动中去衡量

——有多远?

那是从我到你的距离。

 

刘仪轩:笃定初心 勇往直前

“三个月前,作为在开学典礼上发言的新生代表,我坐在人民大学老校区的礼堂里,戴逸老先生在台上讲述着跨越了一个世纪的历史与初心,学养之厚重,先生之风骨,精神之传承,让我很是感动与震撼。

(2019年9月,历史学院在老校区举行开学典礼)

于我而言,走进人民大学,是憧憬了多年的梦圆时刻。童稚时对中华历史的萌动仰慕,年少时对史学知识的如饥似渴,青春时对家国天下的热血使命,引领着我步步向前,来到这里。好奇,思考,探索,传承,每一个与历史相关的词汇,似乎都可以在这里找到答案。 刚上小学的时候,我迷上了母亲购置的《中华上下五千年》。那一段段故事,在我幼小的头脑里幻化成一幕幕影像。徜徉于其中,我寻找到了自己的快乐,读更多的历史故事,也把一个个历史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 在历史的镜像中,我把故事装进脑海,也把专属于一个民族的记忆融于血脉。从厚厚的书卷中,我慢慢发现,历史从不只是故事,更是民族之根,家国之魂。在开学典礼上,满头银发的戴逸老先生,浸染着百年风霜的一砖一瓦,当历史与现实在那一刻交汇,一代代人大人生生不息的家国情怀在时代大潮中定格,我有一种强烈的冲动,想要将自己的未来与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人大校园里的吴玉章塑像)

不禁追问,成为一名史学人,我的初心是什么? 学会沉潜,在繁芜世界中追求本源;学会寻找,在未知领域里捕捉微光;学会奉献,在新时代的广阔天地中续写先辈们未完的文章。 这是我的答案。” 制作团队 策划:孙浩爽 刘晓阳 欣欣蔡 郑钰 顾筱竹 本期主笔:刘晓阳 图片:校史馆 信息技术中心 新媒体等 可视化:欣欣蔡 陈曦 栏标:陈曦 设计:欣欣蔡
编辑:陈 思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