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逐梦文学的路上唯有热爱与坚持
来源:学生记者 刘寒青
时间:2013.05.04
王阳 王阳,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09级本科生。2011-2012学年吴玉章奖学金获得者。专业课学分绩4.0,是人民大学有史以来成绩最好的武警国防生。多次获得学习一等国家奖学金,社会工作与志愿服务一等奖学金及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国防生等荣誉称号。科研能力突出,两次获得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国家级立项,多次获得“创新杯”中国人民大学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热爱摄影和文学创作,现已出版个人诗文集《无关集》和个人摄影作品集《凝视与守望》。 他的身影最常出现在图书馆的排排书架间,大学四年里他一直保持着对文学的热爱;他的身影每天出现在国防生训练的队伍中,国防生的身份对他来说是一份责任、一份担当;他的身影亦常出现在各类校园活动的现场,手中的相机是他记录人大校园点滴的工具。 他就是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2009级国防班本科生,2011-2012学年中国人民大学吴玉章奖学金获得者王阳。

成绩,源于热爱

入学以来,学分绩点连续三年名列班级第一;专业必修课学分绩4.0,在450名国防生中名列第一;连续两年获得“国家奖学金”……这样的成绩总是惹来旁人的艳羡。对此,王阳笑着说:“没有什么秘诀,如果真要回答,那大概是因为我本身对于文学的喜爱。” 倘若真的要想在一个领域取得成绩,自然少不了一份真正的热爱。学习对于王阳来说,从不是任务和负担,而是兴趣。他认为,功夫在平时,吸收了课上老师所传授的内容是远远不够的,课下的大量阅读才是保证学术水平的基本。所以一得空闲,他就会“泡”在图书馆里。 对于文学的热爱,不仅帮助王阳取得了优异成绩,也让他在文学创作中小有成就。大学本科在读的他,已经是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多篇散文、诗歌见诸报端。记述鲁西南鼓吹乐的散文《灵魂的娱乐术》还曾获得“魅力枣矿杯·全国散文大奖赛”佳作奖。今年,他的个人诗文集《无关集》也已由华夏出版社出版。 沉潜的性格,使他从小就走上了逐梦文学的道路。从小学时第一次发表文章,到如今个人诗文集印刷出版,这些经历都见证了王阳在文学之路上的收获与成长。而进入大学之后,这种深深烙印着人大精神的人文涵养,让他很快融入了厚重的大学生活中。

活跃,因为珍惜

“我真的很珍惜大学四年的时光。”王阳说,“这样的日子一分一秒都舍不得浪费。”他抓住每一个机会,去尝试各种可能。不论是科研项目,还是院级、校级的各类组织和社团的活动,他都活跃其中。王阳连续三年参加我校“创新杯”科研学术竞赛,获了两次特等奖、一次一等奖。他曾两度获得“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国家级项目的立项资格,并且是文学院建院以来第一名代表学院参评学校科研创新一等奖学金的本科生。 从课内学习扩展到课外实践,王阳感慨,每一次外出科研调查都给自己带来相当大的收获,主要体现在科研和团队协作能力的提升。“从无字句处读书”,这不仅融合了严肃认真的求知精神,也贯穿了作为人大学子的社会责任感。 翻看王阳参加学生活动的经历,一大长串的职务和社团名称让人应接不暇。而这其中对他影响最深的社团,则是校学生会和网络新闻社。 王阳在校学生会工作了三年,从普通干事,到宣传部部长。“和一群可爱的人,做一些有意义的事,学生工作和社团经历让我获得了满足感。”校学生会的工作几乎包括全校的学生事务,其工作强度不言而明。开学时的迎新接站,王阳和其他校会同学几乎是24小时连轴转,接送家长、学生约3000人。高强度的工作从没让他抱怨或退缩,“工作的时候反而是我们最幸福的时候。” 王阳还是人民大学网络新闻社的负责人。自大二系统地接触摄影以来,每每遇到校园活动,他都会带着相机第一时间前往现场。校园为王阳提供了创作的素材与平台,他用手中的相机为人大保存下点滴的改变。仅本学期,王阳就在校园网上发表了52幅作品。75周年校园庆日当天,十几个大大小小的活动,他带着网络新闻社社员几乎是全程跟踪,为母校庆生,让精彩永驻。

坚定,忠于选择

如今已是大四学生的王阳,回顾已经过去的三年多时光,从未为曾经的任何一个选择感到后悔。 大一和大二时,他尽可能多地去尝试,对各类新奇的事情,都要身体力行地实践一番以开拓眼界。大三与大四对于他来说则是一个筛选与深入的阶段。王阳认为,大三不能像大一、大二一样面面俱到,要学会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取舍。对于在学生组织或社团中担任管理者角色的大三或大四同学而言,他们的选择意味着更沉重的责任,意味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与时间。然而,与其被动地被各种社团活动左右自己的生活,不如主动取舍,做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情。 面对众多的选择,王阳认为首先要想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如今,他退出了当初参加过的大部分学生组织和社团,将自己的主要精力投入到专业课学习和文学创作上。带着那份执着的热爱,他依然坚守着自己的文学之梦。
编辑:人大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