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从“认识世界”到“改造世界”的追梦之旅
来源:学生记者 韩丹阳
时间:2013.04.24
吴玉章_王琯 王瑜,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农村发展专业,2011级博士研究生,2011-2012学年吴玉章奖学金获得者。曾获中国人民大学“优秀研究生”与“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连续四年获得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一等奖学金。2009年获得浙江大学管理学学士学位,同年经推荐免试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2011年获得管理学硕士学位,同年考取中国人民大学级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农村发展专业博士。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重大项目、福特基金项目等十多项重大课题,目前已发表论文16篇,其中以独立作者或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13篇。 

生活是心的投影

王瑜说:“当我刚进入大学校园的时候,就有一个愿望,要将这个专业学深、学透。”她倾心于三农问题研究,矢志不渝,从2005年入门农林经济管理系至今,一直坚持所学专业已达八年。多年来,她致力于农村社会保障、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贫困等主题的研究,作为课题成员先后参与了教育部基地重大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余项重要课题,她的足迹遍及中国一半省份。她说,父母不曾限定她发展的道路与框架,外界对农业的偏见也不曾阻挡她的步伐,这一切都是听从自己心意的最真实选择。 她的生活自然随性,多姿多彩。她不是职业运动员,但在篮球场上挥洒汗水,畅快淋漓;她不是优柔惆怅的林黛玉,但她文思飞扬,百余首诗作可待出版;她不是艺术家,但她设计的毕业衫与迎新衫已为农发院的青春代言。她说:“生活本身就是一件需要创意的事情,让生活丰富和精彩也是一种艺术。”风一般自由而酣畅,就是王瑜留给众人的印象。

生活是接受与思变的太极

“先做好应该做好的事,再想喜欢做的事。”这句话折射出王瑜的人生哲学。她认为,应当一方面需打基础,另一方面要创新业;既要满足必须的准备,也要追求心的自由;既要适应社会的眼光,也要闪耀自己的光芒。也正是因为这种态度,王瑜在繁忙的学习中,在纷扰的世界里从未失去本真的自己。 王瑜认为,既要接纳这个世界,也要努力改变世界。她并不只是在象牙塔中埋首书牍的学者,而是勇于实践的先锋。她是在大学校园里一周销售30余台空调的优秀销售员,是在实习后被名企大力挽留的人力资源总监助理,也是创业大赛时在首都高校数百支团队中脱颖而出的团队菁英。2011年她作为创业团队成员投身教育实业,并从此播下为流动儿童和贫困儿童提供更优质教育服务的愿望,在这一次实践中,她将自己从“认识世界”推向“改造世界”之途。

生活是爱与被爱的交集

说到自己的导师,王瑜的语调中充满感激。她说,在求学道路上最幸运的事就是遇到诸位无私栽培她的老师,老师们为人处世的风格、严谨治学的态度深深影响了她。导师对她的指点和帮助润物无声,使她一步步成长到今天。 王瑜心中从未忘记将这一份关爱传递给他人。她尽管早已走出了农村,但却一心想要研究农村,致力于农村发展事业。2012年,她发起对四川凉山彝族贫困山区的爱心捐赠活动,倡议同学为山区的家庭捐赠衣服、学习用品等,为一个贫困村的许多家庭解决了穿衣难的问题。近期她与几位同学共同发起资助贫困学子的活动,并将吴玉章奖学金全额资助给贵州的贫困中学生和经济困难的乡村教师。她说:“作为一名受恩惠于社会的学子,我有一种感怀是,对社会的感恩当从点滴做起、从我做起,无论我们是强大还是弱小,我们都有能力为改善他人生活做出一些努力。” 说到未来,王瑜充满憧憬地说想成为一位大学老师,继续自己挚爱的三农研究,把反贫困研究和实践结合起来,既如春风拂面,也如疾风厉行。  
编辑:人大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