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人民论坛网]两会国是厅 | 如何筑牢公共卫生安全屏障
来源:人民论坛网
时间:2020.05.27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湖北代表团审议时深刻指出:“防范化解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风险,事关国家安全和发展,事关社会政治大局稳定。”习近平总书记就织牢织密公共卫生防护网作出整体谋划和系统部署,为进一步巩固战“疫”成果、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和水平指明努力方向。织牢织密公共卫生防护网,筑牢人民健康安全线是实际所需、时势所趋、民心所向。那么,守护好人民健康,我们该从哪几方面入手?一起来看。

高效的预警机制“打好预防针”

突发疫情预防的第一原则是快速传播疫情信息。及时采取防护措施,信息传播得越快,社区、家庭和个人的防护措施就会越到位,这样就越有利于阻断疫情传播。如果出现虚假信息,专家、媒体和政府部门可及时跟进,公开真实的信息,减少公众的疑虑和恐慌。 吸纳本地专家参与疫情调查,更好地利用地方性知识。突发疫情的风险研判既要运用一般性的科学知识,也要运用具体情境下的地方性知识和信息。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杨宏山认为,一方面,需要完善疫情调查的专家组制度,充分发挥本地专家及其信息渠道的作用;另一方面,可向社会公布专家组的联系方式,方便一线医务人员反映疫情线索。 赋予省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对原因不明疫情的预警权。完善《传染病防治法》,进一步明确地方政府的属地管理责任,推进权力下放,健全疫情预警机制。在属地管理原则下,出现突发疫情后,疾病控制机构可在第一时间介入,通过流行病学调查进行疫情研判,省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有权决定是否进行预警。对于传染性极强的突发疫情,及时启动应急响应,及时进行社会动员,有利于更好地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预警、早隔离”的原则。 构建突发疫情上报、预警迟滞的责任追究机制。在赋予省级政府对疫情风险预警权的同时,要构建责任追究制度,促使地方政府强化责任意识,及时进行风险预警。为强化地方政府对传染病疫情的预警责任,需要明确规定疫情预警的触发机制,当发现某种传染病或原因不明疫情的病例积累到一定数量后,地方政府将不再拥有自由裁量权,可立即公布预警信息。如果地方政府未能及时预警,造成疫情扩散,则要进行责任追究。

给力的医疗服务供给体系“治愈疾病”

夯实基层医疗机构的网底作用,应急救治体系强制分级诊疗,实施分级、分层、分流救治。必须压实基层医疗机构的“守门人”作用,一旦发生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实施分级诊疗制度,优化就医秩序,实施分级、分层、分流救治。武汉大学健康研究院副院长、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孙菊认为,需要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建设,一是在基层医疗机构建设中增加预检分诊和发热门诊等场地建设,做好物资储备,卫生应急时能够承担起疾病筛查和患者的分类管理功能;二是依托居民健康电子档案,做好居民健康的网格化管理,配合社区和疫情防控机构做好社区疫情防控工作。 医疗救治体系采取平战结合的运行模式,应急演练常态化,提高应急能力。首先,政府对综合医院传染科及医疗急救系统采取和传染病医院等专业性机构相同的政策,由财政出资装备并按照不低于公共卫生机构的标准,提供运行补助,并定期开展公共卫生应急救治能力的评估;其次,将应急演练常态化和立体化,既要加强机构内部的应急演练,也要加强整个救治体系不同机构之间的联动和协同;最后,以疾病风险大数据分析为基础,科学地做好系统储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就地扩容。 强化医疗机构的公共卫生职能,促进“防-控-治”的联动,发挥协同效应。医疗机构本身也是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依法承担着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报告、应急救治以及责任区域内的传染病预防和控制工作。因此,应强化医疗服务体系的公共卫生职能,同时要完善与公共卫生系统的沟通协调机制,实现信息互通共享,构建医防融合的工作模式,围绕传染病防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形成有“防-控-治” 序衔接的联动机制,包括信息交互、人员培训、应急演练、科研合作等,发挥协同效应。

全方位的应急机制“提高免疫力”

建立公众、社会与市场参与机制。构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社会治理机制,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建立市场、社会与公民的参与机制。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中建立公众、社会与市场参与机制,就是将政府主导下自上而下的垂直的社会整合,与政府引导下横向的多元主体间协商共治的社会合作有机整合起来,在应急管理的全链条上形成在政府主导下的,政府-市场-社会三方相互衔接、相互补充高效协同的格局。此次疫情防控中,群防群治就是一个创新性的社会参与机制,在疫情危机后,需要进一步提炼完善,将其上升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构建现代化的应急物资储备体系。以大数据技术为基础,综合风险研判,科学确定储备物资在品类、规模、结构上的需求,利用国家统一的应急物资采购供应体系,整合各专项储备资源,在应急处置中集中调配,提高物资储备系统的运行效率和保障效能。其次,要坚持底线思维,采用多元化储备方式,提高应急物资储备规模。最后,建设全国统一的应急物资储备的网络平台,在发生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可以实现央地间、军地间、地区间和部门间的信息沟通,提高物资调配和投送效率,最大程度地提升应急物资保障效率,提高国家资源的整体利用率。 加强重大传染病的防治和应急教育,构建全民健康教育体系。处理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关键在预防,构建全民健康教育体系,提高全民健康素养,就是以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将应急管理的关口前移。应加大政府投入,建立健全各级健康教育机构的组织体系,提供足额经费保障,将健康教育覆盖到全民,将健康教育融入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中,重点是做到从小抓起,加强对中小学生的健康教育。 原文链接: [人民论坛网]两会国是厅 | 如何筑牢公共卫生安全屏障
编辑:郭 玉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