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森新一:“春风化雨倾注教书育人,满腔热血致力中日友好”
来源:外国语学院 杨乔乔
时间:2017.09.21
2017年2月8日,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国务院批准的“外国老专家”、北京市人民政府“长城友谊奖”获得者、 中国人民大学日籍老专家森新一先生因病医治无效,走完了他的百年人生,悠然远行。 刘延东、朱镕基、杨晶、唐家璇等国家领导人以及教育部长陈宝生获悉森先生病逝后深表哀悼,并赠送了花圈。国家外专局局长张建国、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靳诺专程参加了森先生的遗体告别仪式,对这位情系中日友好、献身高等教育的老专家给予了高度评价。 森新一先生从1957年起长期在人大任日语专家,为人大日语教育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近日,记者走访了中国人民大学日语系老教师、毕业生、国际交流处工作人员以及与森先生常年接触的同事、朋友,他们向记者讲述了这位不平凡的世纪老人“春风化雨倾注教书育人,满腔热血致力中日友好”的精彩人生。

全身心投入教育事业

九十年代初,人民大学开始筹建日语专业。但是当时的师资尤其是青年教师基本没有在日本学习的经历,为此森新一先生主动承担起培养青年日语教师的任务,在紧张的教学工作之余,组织教师进行校内进修学习并担任主讲,并自费为日语教师购买教科书。 原外语教研室主任张锦芯老师回忆,在当时的年轻日语教师眼中,森新一先生是一个严谨到近乎苛刻的长者。在森新一先生的课上,教师们丝毫不敢放松。教师们备课编写的课文,森先生也一丝不苟地一字一句修改。日语系退休教授李宗惠老师还向记者展示了自己珍藏的森先生修改过的课文原稿。如今,昔日的年轻教师也都年过花甲,而森新一先生作为日语专业“主心骨”的印记依然深深镌刻在这些老同事的脑海里。老先生以自己严谨的教育态度一点一滴地影响着后辈,激励着他们在教育之路上丝毫不敢松懈。 在日语专业的筹办过程中,派遣青年教师赴日进修、开拓国际视野是重要的一环。当时,教师出国进修的机会十分难得,有时还会因为资金不足而未能成行。森先生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自费出资400万日元资助3名青年教师成同社、郭志红、张福琴赴日进修。这里不仅包括学费,还包括生活费。当年受到资助的张福琴老师还记得心细的森先生担心教师们不能合理安排经费,特地以每月支付的形式为教师们发放补助。这段赴日进修的经历对青年教师开拓眼界、提高教学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 改革开放之后,森新一先生为人大和北京其他一些高校编写文科类公共日语教材,由他负责编写的《日语教材》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即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森新一先生应有关方面邀请,参加了《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日文版的翻译定稿工作。据日语系前系主任成同社教授回忆,除此之外,森先生还编写了许多教材和教师用书,都已达到出版水平,但是森先生坚持认为教材达不到他心中的标准,最终未能出版。森新一先生为人大日语专业的发展以及中国高校的日语教材建设做了大量历史性的奠基工作。

 壮心不已 不言退休

在老先生的字典中没有“退休”两个字,日语系的教师们也从不愿在先生面前提起“退休”。在他古稀之年,每周还邀请日语系学生到自己家中,与他们交流,为他们指导口语发音。为学生们录制日语原版听力材料、为师生们提供日文原版报纸等,都是老先生从未间断的事。而在他的家中,也时常能看到他手握一个放大镜,眼睛贴近报纸、书籍,吃力地一行一行地阅读。 “只要森先生在,日语系的任何事情似乎都可以和他商量,他也总能站在你的角度提出建议。”成同社教授回忆起森先生晚年关注日语系的发展、为日语系的建设出谋划策的事迹,十分感动。副校长伊志宏、校长助理兼人才办主任郭洪林、国际交流处处长张晓京、外国语学院常务副院长王建平等校院负责同志探望晚年的森先生时,他也时常关注人大外国语学科的发展,期待人大越办越好。如今,人大的日语专业已经形成了教师队伍结构合理、人才培养体系齐备的二级学科,在教学、科研方面硕果累累,成为国内培养日语专业人才的重要基地。

 中国是他的“第二故乡”

森新一先生1917年出生于中国东北,在哈尔滨完成了自己大学和研究生学习,之后长期在华工作。他对中国人民怀有深厚感情,把中国当做自己的“第二故乡”,几十年来致力于中日友好,为加强两国交流做了大量工作。据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冯俊介绍,森新一先生多次向中日友协捐款,用于开展中日友好活动;上世纪90年代,他出资8万元人民币,建立“人大日语发展基金”,作为日语教学发展的资金;2001年10月,又把一生的所有积蓄25万美元捐赠给人大,设立了森新一日语教学发展基金。日语系李宗惠老师还谈到,森先生曾经积极联系日本相关部门,为人大书报资料中心走出国门、走向海外做出了积极贡献,他还将个人藏书近千册捐赠给人大日语系。 然而,这样一位慷慨的老人,自己的生活中却十分节俭朴素。国际交流处刘述真老师以及照顾森先生的公寓工作人员说,在他的家里,藤椅破了钉个钉子还能用,饮食起居也很是简单。工作人员给老人买了新的生活用品,老人也坚持不用,原封不动地储存起来。 森新一先生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中国人民大学的发展动态十分关注。他每天都会阅读报纸、听广播、看新闻联播。这种习惯一直伴随着他的一生,甚至到了晚年,患了白内障,这个习惯依然没有改变。成同社教授去看望他时,总是会事先整理好近期中国的发展动态及人民大学的发展变化讲给老人听。每当这时,老人便会立刻精神抖擞,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2月14日,在森新一先生遗体告别仪式上,日本驻华大使横井裕等各界人士敬献了花圈;学校党委书记靳诺、常务副书记张建明、副校长伊志宏等参加了告别仪式,校长刘伟,常务副校长王利明,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吴付来,副校长洪大用、贺耀敏、吴晓球,党委副书记郑水泉,副校长刘元春等敬献了花圈。靳诺书记深情地说:“森先生毕生致力于中日友好事业,为人大日语教育做出了突出贡献,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森先生对人大以及对中国的这份宝贵情谊!”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森新一先生严谨求实的学术精神和教育理念,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大外语人,也激励着他们为推动我国外国语教育的创新和发展、增进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事业而不断努力。
编辑:陈骊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