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郭湛:以赤子之心爱哲学 以学者之责观社会
来源:文/党委宣传部 阴志璟 学生记者 刘寒青
时间:2017.06.02
“时空变换,故我依然。事各宜时,急重优先。智慧运用,方寸之间。张弛有道,乐享天年。”七年前,郭湛教授为人民大学哲学院的毕业生们写下了这首小诗。短短几句话,包涵了他对于时间与人生的思考。2017年3月,他在中山大学的学术讲座里,谈到如何进行思想理论创新,总结了9个字与同仁共勉:窥天机,接地气,说人话。天、地、人合一,既是他对自身的要求,也是他的治学态度。 从青年时代选择哲学领域作为奉献一生的事业,到如今在专业领域内做出自己的成就,跨越了半个世纪的坚守。青丝渐变华发,而一直没有改变的是郭湛坚持理论思考,坚持对当代社会的关注。

与人民大学结缘于少年时

与人民大学的缘分始自郭湛的少年时代,如同在土里埋下一颗种子,慢慢成长,等待破土而出。 郭湛说,对于哲学的兴趣来自于他的高中课堂。他高中就读于小兴安岭伊春市,而当时他的政治课老师正是一名中国人民大学国政系的毕业生。“杨老师的哲学课讲得深入浅出,语言条理清晰,引人入胜,使学生接触到一些‘大道理’,引发了我们初步的理论思考。”郭湛回忆道。在政治课杨国晨老师的引导下,他和同学们那时就曾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关系问题进行讨论,并将讨论结果写成小论文在教室的墙报上发表。 1964年,郭湛考入吉林大学哲学系,成为吉大哲学系最早几届本科生之一。哲学系五个年级的本科生都由一个教职工群体来教育和管理,其中有多位老师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在学术讨论中,老师们各自不同的观点和论证,引领郭湛逐渐领悟哲学的思维和表达。 然而,郭湛的大学时光并不平静,入学两年后,“文化大革命”开始了,此后直到毕业离校,再也没有正规地上过课。直到1970年夏天,他和班里的其他同学延迟一年毕业离开吉林大学。回忆起本科在吉大的日子,他有遗憾,也有收获:“在那个时期,我们在读社会这本大书,但同时也在读一些能够看到的书。有些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我就是在那时仔细阅读的。实践和理论中的问题使我们困惑甚至迷茫,而不断地思索和尝试也记录着我们的成长。” 本科毕业后,郭湛回到小兴安岭林区一所师范学校任教。“仰望着林海中参天的大树,我渴望着有机会能够继续专业学习深造。”郭湛一直希望能够继续学习他热爱的哲学,终于在1978年10月,他来到人民大学哲学系读研究生,那颗早已埋下的种子在这一刻破土发芽。 郭湛的学术研究之路重新在人民大学转入正轨,他师从萧前、李秀林、夏甄陶等几位名师。在导师和老一辈学者的带领和指引下,他迅速走上了学术道路。少年时写日记和读书笔记时着意锻炼的写作能力,成为他学术的助力,帮助他收获了众多研究成果:研究生期间,在导师李秀林教授的指导和帮助下,他已经开始在《教学与研究》上发表文章;硕士毕业前夕,他与萧前教授和另一位同学合作的论文《论唯物辩证法的“斗争”范畴》在《哲学研究》上发表,随后被《新华文摘》转载;他的硕士论文提出,实践、效能、效果和反馈构成辩证循环,是实践运动的基本规律之一,而实践的有效性即投入与产出的比率,就是实践的效率;他的博士论文进一步回答了这个问题并进行深入阐述,最后以《人活动的效率》为题成书出版。 “人民大学哲学院特别重视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理论与当代中国重大现实问题相结合的研究”,郭湛这样概括人民大学哲学院的特点。通过人民大学哲学院系统的学术培养,他逐渐明白了如何发现和提出学术问题,如何形成和表达学术思想;在文稿的反复修改中,他了解了怎样使文章的表达符合规范,使思想的表述趋于完善。在人民大学读书的这几年,让他养成了关注当代社会问题的研究习惯,带着这一习惯,郭湛开始了他的治学之路。

注视现实生活进行哲学思考

郭湛所从事的哲学研究不是脱离实际的玄虚之学,他始终坚持“注视着现实生活进行哲学思考”。“在干中学,边做边学”,这种继承自人民大学前辈学人的学术态度一直影响着他。他说:“学术研究需要有对时代和社会发展的理论需要的敏感,善于提出有意义、有价值的问题,提炼思想,形成理论,严密论证。”他曾引用一句孟子的话来概括自己治学的态度:“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学术研究不能浮躁,必须放下心来,“深入思想的海洋,才能得其奥秘而非泡沫”,郭湛说。 郭湛在编写教材和学术著述方面成绩斐然。他先后参与了萧前等主编的哲学专业教科书《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历史唯物主义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和李秀林等主编的文科哲学教科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的编写或修订;后来又撰写、主编了一批哲学研究论著:《人活动的效率》《哲学与社会》《主体性哲学——人的存在及其意义》《哲学素质培养》《社会公共性研究》《面向实践的反思》《社会的文化程序》等,参与主编了《中国现代化之哲学探讨》《思维世界导论——关于思维的认识论考察》《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教程》《简明哲学原理二十四讲》等。 在这些成果中,郭湛对中国社会现代化过程中人的活动的效率和人的主体性的发展这两大问题的研究最为突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哲学界出现实践唯物主义和主体性研究高潮,这是与当时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但此时西方国家已进入“后现代”阶段,开始反思现代性,批判主体性,甚至出现了“主体性的黄昏”的说法。中国向何处去?如何看待主体性,又成了问题。正是针对这些困惑,郭湛写出了《主体性哲学——人的存在及其意义》,设想人的主体性也存在发生、发展、消亡的过程,提出了一个关于人的主体性演化的假说。 而后,郭湛紧跟时代变化,又在研究中明确提出社会和人的发展中从主体性向公共性的转变问题,并就公共性的涵义和样态、公共存在和公共意识的关系问题加以探讨,受到学界和社会的关注。2008年,他发表论文《从主体性到公共性——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走向》。2009年,郭湛主编的《社会公共性研究》一书出版。他认为,“在中国乃至世界越来越成为命运共同体的时代,主体性基础上的公共性日益凸显,我们需要一种面向未来的公共主义发展观。” 从人的主体性转向公共性,郭湛用发展的眼光研究问题,紧跟中国社会的实际发展。他的研究成果创新意义显著,对哲学领域乃至整个社会都产生了较为广泛的影响。2016年,在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成立六十周年庆祝大会上,郭湛被授予哲学院杰出贡献奖,表彰他为哲学院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做出的贡献。 现在,被人民大学评为荣誉一级教授的郭湛依然笔耕不辍,活跃在学术前沿。他正在着力研究“公共性哲学”问题,他说:“我相信,继人的主体性之后,社会公共性正在成为哲学社会科学关注的中心。”

 育天下英才乃人生乐事

被郭湛指导过论文的学生,每个人都曾有一份“花花绿绿”的或者到处能看到红字的批改本。哪怕是篇幅很长的博士论文,也不曾有例外。起初,他看过的每一份论文都用红、绿、蓝三种颜色的笔进行批注:红色代表删除,绿色代表补充,蓝色代表疑问。后来简化为用红字标出修改部分或提出疑问。他说:“这样的批注可以让学生更清楚地知道问题在何处,怎么改更好。这对学生帮助最多。一些学生因此进步很大。看到他们写的文章越来越像样,我心里十分高兴。” 1992级的时兆华时至今日仍然珍藏着郭湛批改过的作业本,尽管那只是一份普通的课堂作业,但是“几乎每页文字郭老师都认真读过,错别字用红笔改过,包括每一个标点符号”。当时读大二的时兆华还曾认为郭老师太过专注小节,心里不以为然。可是当他毕业五六年后,再一次翻出了那个作业本,“看着里面密密麻麻的红笔修改,眼眶立刻湿润了。师者的深恩大爱,不到一定年龄真是无法体会。” 郭湛从人民大学研究生毕业留校任教,到现在已经有30余年。其中有近20年的时间,他每年都坚持给本科生开一门叫做“哲学素质培养”的课程。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法,他进行了许多探索,并亲自主编了该课程教材《哲学素质培养》。直到后来有年轻教师接任了这门课程,他才离开了“哲学素质培养”课的讲台。他经常鼓励本科的同学多看多学多尝试,先使自己得到全面发展,然后再根据社会的实际需要和自己的现实际遇,进一步确定专业方向。 对于硕士生和博士生,郭湛既重视他们的学术思想和能力的培养,也注重他们的优良品格的养成。同当初郭湛的老师带领他走上学术道路一样,他自己也言传身教,在带学生做事的过程中以实际行动影响他们。他主动带着学生一起写文章,编教材,做项目,组织学术活动,让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得到锻炼。 “我在郭老师身上看到了我所向往的治学人生”,哲学院2013级博士研究生高佩在谈到自己的导师郭湛时说,“郭老师不只是跟我讨论论文思路,还让我有现实关怀,修改完善自己的学术成果。”高佩认为,师从郭老师有两点令她感触最深:“其一是老师组织的读书班。我从2011年硕士刚入学开始就跟老师和师兄师姐们一起,在老师办公室读原典。这对于一个新来的学生而言意义非凡。其二是老师不言之教。老师很惜时,而且又非常自律。” 2009年,郭湛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在被问到是什么动力激励他在人民大学数十年如一日教书育人时,他答道:“校园的宁静和偶尔的喧闹,充满青春活力的学生,学术研究、思考和表达的自由,社会对于学校和教师的尊重,所有这一切都使我由衷地喜欢教师这个职业。” 作为一名教师,郭湛执教过的课堂并不仅仅是在高校内。2013年12月3日,郭湛担任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讲师,与中央党校教授韩庆祥一起,在中南海怀仁堂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和党中央、国务院相关机构的负责人等各位领导讲授“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为了达到最好的授课效果,郭湛花了三个多月备课,讲稿审核修改前后经历了五个环节。“作为教师我教过各种各样的学生,但为中央最高层讲解,这还是头一回。在一节课的时间里,要讲述在大学里一学期或半学期的内容,对我来说也是第一次。”虽然这次经历过去已经三年了,但回忆起当时授课的情景,郭湛还记得委员们一边认真地听,一边用笔在讲稿上标出重点的情形。 “我思想,故我是蝴蝶……万年后小花的轻呼,透过无梦无醒的云雾,来震撼我斑斓的彩翼。”戴望舒的一首小诗诉尽了哲学的魅力。与哲学同路而行的五十多年间,作为一位从事哲学研究的学者,郭湛始终保持着对于哲学本身最赤诚的热爱,和对当下中国社会最真切的关注。于郭湛而言,哲学已经从他学习的专业,他从事的事业,变成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编辑:赵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