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
时间:2012.07.29

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团结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党和国家各项任务的中心环节,是我们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政治优势。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邓小平同志提出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大大加强,决不能削弱。江泽民同志进一步指出:“越是发展经济,越是改革开放,越要重视思想政治工作”。

  首先,要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坚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是保证全党紧密团结和带领人民共同奋斗的根本思想基础,也是保持我国社会政治稳定的根本思想基础。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始终要高举马克思主义的旗帜,青年学生要结合自己的实际,坚持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观察、认识和解决问题,使自己保持正确的方向。要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引导人们树立崇高的理想和信念。他强调,“要重视引导人们特别是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抵御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

  其次,要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在我国,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是三位一体、相互促进的。爱国主义是凝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重要思想基础和不断追求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江泽民同志指出:“爱国主义教育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要贯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要通过各种生动活泼的形式,广泛、深入、持久地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宣传,提高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在全社会进一步发扬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祖国的利益和尊严为最大耻辱的良好风尚。要在全社会倡导集体主义精神,倡导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青年人富有理想和抱负,但个人的抱负不可能孤立地实现,只有把它同时代和人民的要求紧密结合起来,用自己的知识和本领为祖国和人民服务,才能使自身价值得到充分实现。社会主义教育是要给学生讲清楚:中国如果不选择社会主义,就不可能真正获得独立和统一,不可能实现民主和富强;今天如果不继续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我们国家的独立和统一,我们已经取得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成果,就无法巩固,会重新丧失掉,更谈不上实现现代化。

  再次,要进行中国近代史、现代史和国情教育。江泽民同志指出,有不少年轻人,对于我们国家和民族过去饱经忧患的历史,争取独立和解放的斗争历史,不了解,不熟悉,甚至有些年纪大的人也渐渐淡忘了。要对小学生(甚至幼儿园的孩子)、中学生、大学生,由浅入深、坚持不懈地进行中国近代史、现代史及国情教育。他明确指出了中国近代史、现代史教育的基本内容:第一,由于封建统治者的腐败,鸦片战争以后的一百多年中,中国人民曾备受列强欺凌。第二,这期间,许多仁人志士和广大群众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抵御外侮,立志捍卫中华。第三,五四运动后,中国共产党诞生,领导中国各族人民经历了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终于建立了新中国。从此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解放后,又经历了几次反侵略战争,证明伟大的中国人民是不可侮的。第四,中国人民从来就反对侵略,主持正义,不畏强暴,维护和平。此外,江泽民同志特别提出国情教育主要是近百年来中国历史的教育、社会主义必然性的教育、经济文化发展现状的教育、经济资源和人口问题的教育、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教育等。

  第三,要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江泽民同志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不断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丰富着这个民族精神。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最后,要开展艰苦奋斗的教育。艰苦奋斗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光荣传统,是我们党保持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法宝。中国要彻底改变历史遗留下来的贫穷落后的面貌是异常艰巨复杂的任务,会不可避免地遇到各种困难和风险,这需要我们不断地发扬党的艰苦奋斗的传统。宣传思想战线要把宣传这种精神,作为一项长期的、重要的任务,在全社会树立以艰苦创业为荣、以奢侈腐败为耻的风气。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后,我们仍须始终坚持勤俭节约的传统。江泽民同志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不提倡艰苦奋斗、勤俭建国,人们只想在前人创造的物质文明成果上坐享其成,贪图享乐,不图进取,那么,这样的国家,这样的民族,是毫无希望的,没有不走向衰落的。”(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中国教育报》2006年9月12日第3版

编辑:人大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