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以经营的理念建设学科 经济学院院长杨瑞龙谈理论经济学学科建设
时间:2009.04.15

百尺竿头更一步,千韧壁立春又来。在教育部学位中心公布的2007-2009年一级学科排名中,人民大学理论经济学再次夺得“金牌”。作为新中国理论经济学学科的奠基者与开拓者,人民大学如何建设保持国内领先水平的经济学科,如何跻身世界一流行列?近年来,经济学院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科学研究为平台,以队伍建设为重心,以教学改革为手段,以人才培养为目标,以提升国际性为内涵,求真务实,奋发进取,锐意创新,走出了一条“全面提升,强化优势”的道路。近日,人民大学校报记者专访了经济学院院长杨瑞龙教授。

记者:理论经济学一直都是我校具有传统优势的学科,作为学科带头人,在理论经济学的学科建设上,您的理念是什么?

杨瑞龙:理念就是一种基本的指导思想,我想至少有这么两个重要的方面:

第一,以生为本,落在实处。一流的学科,最终还是要落在一流的人才培养上。培养一流人才的重要任务是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出适应社会要求的、适应时代精神的人才。如何才能培养出一流的人才,我认为必须有两个基本点:一个是改革,一个是创新。我们需要的是和时代、社会合拍的学生,由此就需要改革和创新。

创新是保证学科始终处在一流位置的重要因素。我校的理论经济学有深厚的历史积淀,老一辈的学院老师为我院经济学科长期以来在国内占据领先位置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我们肩负着他们的殷切希望,始终保持经济学科的领先位置,既是对前辈最好的回报,也是我们神圣的历史责任。然而,长期领先的位置既可能给我们带来好的声誉,但同时也会引起一种可能导致固步自封的惰性意识。在这个时候,能不能以学生为根本利益,适应时代的要求来改革、来进行创新,使得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适应时代的要求,就成为学科领先的重要保证。

近几年,经济学院采取了很多改革措施,包括科研与教学考核及奖励制度的调整,改革培养方案和教学方式,建立评价一流学生的标准、建立学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机制等。我们一直认为,若要学生真正能“以人大为荣”,就必须向学生展示一流的教学与科研水平以及以生为本的文化,如我院一直在营造“经院一家人”的文化等。“以生为本”是学生“以人大为荣”的前提,学生真正认同人大,崇敬人大,就能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学习潜力,成为一流人才,从而在今后我们能“以学生为荣”,人大的影响力才能越来越大。因此,没有学生就没有老师,没有学生就没有学校,将“以生为本”落在实处就是要处处以学生的根本和长远利益为本。

第二,把握学科的整体优势和学科特色。学科建设,需要一种企业家的精神,即要有经营意识,既要谋全局,也要谋重点。首先,要保证学科第一的位置,就必须保持整体的优势地位,不能有明显的软肋。例如我院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国内经济学与国际经济学、理论经济学与应用经济学都要整体保持强势地位,避免某个二级学科的弱势而拖整个学科的后腿。在这个基础上,要有学科特色,即要有一到两个二级学科具有绝对领先优势,比如我们的学科特色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以及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与分析方法研究当代中国改革发展中的现实问题等。

记者:谈到学科特色,就发轫于我校的理论经济学而言,我们的特色在哪里?

杨瑞龙:我校的经济学科是党一手创办的,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在学科建设方面,我们特别需要处理好几个关系:第一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关系。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指导地位,同时我们也十分重视西方经济学的研究;第二就是理论经济学与应用经济学的关系。经济学院是以理论经济学为基础的,理论经济学是显示底蕴和实力的学科,没有理论经济学的厚实基础,不可能有一流的应用经济学教学与科研。但同时理论是为了应用,在这方面也是不能忽视的;第三是要正确处理国内经济学与国际经济学的关系。我们立足于国内,但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只有联系国际才能正确理解国内问题;第四是国际性和本土化,没有国际性便不会被公认是一流的,但我国又有着本身的特点,不能盲目地全盘西化,所以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中要处理好这两个关系。

正是基于对上述四个关系的认识,我们提出了“中国经济学”的概念。“中国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是基于以上两个判断:在解决中国的问题上,照搬马克思主义的本本不行,照搬西方经济学的教务也不行。无论解释中国模式和中国道路,还是发生在当前的世界金融危机,都无法在西方的教材里或者马克思的书本里找到现成的答案。因此,我们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指导,熟练掌握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以中国的实际为研究对象,并把研究成果一般化,也就是我们一直强调的建设具有中国风格与中国气派的经济学。并且以中国经济学为核心进行经济学学科体系与教学体系的重建,让我们的学生既能掌握中国经济学的分析范式,又能有效地解决中国问题。“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中国化”则是“中国经济学”的一个重要体现。“中国经济学”就是我们学科打造的一个学科品牌,我们实施“211”和“985”建设都是围绕中国经济学这一核心命题进行学科建设,经过多年努力,已经初见成效,在国内已经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我们已经制定的学科发展计划和“211”“985”规划中,我们的经济学学科建设在未来三五年中还将围绕“中国经济学”来展开。我们认为,就像一个企业要立于不败之地,就要有核心竞争力一样,我认为做学科建设同样要有企业家的精神,也就是要有经营意识,这一意识包括了创新和经营两个方面。先有一个创新思维和创新规划及路径,然后通过不断地实践和探索去经营,最终创造出一种不可替代的核心竞争力,我认为,中国经济学就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记者:队伍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关键,经济学院在学术团队建议方面的思路和近几年的做法是什么?您依照什么样的理念来建设团队?在青年教师培养方面您有什么想法呢?

杨瑞龙:经济学院有一个很好的班子,很团结、很负责;同时老一辈学者很支持,中青年教师很努力。我认为大学的学科建设最重要的还是人,没有人才的学科建设就只能是空谈。

理论经济学的历史很长,老一辈的经济学家是学科的宝贵财富,我们很珍惜。同时,在这个基础上,我认为中青年教师也非常重要。纪宝成校长曾讲过要“事业留人,感情留人”,这一点我非常赞同。“老教师感到愉快,年轻人感到有机会”是理论经济学人才培养上长盛不衰的有效经验。几年来,通过积极配合学校实施“教师国际培训支持计划”、“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教师学科前沿国际培训”等工作,我院共有30余人次赴欧美、日本、澳大利亚等知名研究机构进行半年以上的访修,使学术骨干和优秀青年教师不断开拓学术视野,拓展学术领域,紧跟国际学术前沿。我院这几年已经有一批中青年学术骨干脱颖而出,他们不仅在国外和国内的《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等重要核心刊物发表论文,而且承担了学院大部分专业课,其授课内容与方式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与赞扬。

在班主任的选拔上,学院精心选择经验丰富的青年学科拔尖人才担任,为本科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氛围,他们的严谨治学对所带领的本科班集体起到十分强烈的激励作用,树立了良好的学习榜样,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提高。

记者:您如何看待学术交流在学科建设中的作用?在迈向国际化的过程中,理论经济学的主要做法有哪些?杨瑞龙:尽管这几年我院在推进国际性方面有一些突破,但由于原来的基础比较薄弱等因素,与一些兄弟院校相比,我们的国际化水平是有一定差距的。前几年,我院和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联合建立了高级经济研究中心,联合培养博士生,也与德国波恩大学建立了合作培养博士生的关系,和日本中央三井信托集团建立了三井信托银行的学术讲座,每年由日方资助国外教授到我院来授课,资助我院学生到日本的著名大学进行学术交流。在美国,我们和一些大学建立了学术关系,但不少交流关系还没有得到法律形态上的保障,最近我们将访问普林斯顿大学、耶鲁大学、康奈尔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斯坦福大学等著名高校,希望能在保持我们学科特色的基础上进行一些交流和合作。

经济学院与欧洲、美国、日本和澳大利亚都进行了很多合作,有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但在很多方面还要向兄弟院校学习。我个人认为提升国际性我们必须要下功夫,但在这个过程中保持我们的独立性也是一个重要方面,要注意如何在继续请进来的同时,更好地走出去。比如我院和日本早稻田大学互派教师讲课已经有4年多时间,我们的教师每年去讲授中国经济学,很受欢迎。

记者:您谈到,学科特色的重要一点是处理好理论经济学与应用经济学的关系,强调理论是为了应用。那么,如何将理论经济学的研究与现实情况结合,如何将之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杨瑞龙:这个问题我重点介绍“中国经济学”中理论和应用的关系。无论是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还是西方经济学领域,我们的长项是理论,但不解决现实问题是没有社会影响力的。

高水平、有影响的科研成果是学科建设的重要基础和主要保障,在近几年的学科建设中,理论经济学关注现实问题,注重国际交流,打造品牌项目,树立了一面经济学的旗帜。

我认为,理论经济学的研究要回答中国两个核心的问题:一个是转型经济,这中间是我们如何看待改革和发展,这是一个中长期问题;另一方面就是宏观经济,无论是党和政府还是社会,都希望对宏观经济有一个清楚的认识。要产生影响力,在这两个方面我们必须要有声音。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在2006年下半年创办了“中国宏观经济论坛”,至今已经发布了9个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报告,影响越来越大。通过这个论坛把很多人聚集在一起,把各个领域的教师集中在一起进行讨论。同时,这个论坛向社会推出了年轻人,让社会来关注我们的青年教师。对于我们所作的预测,我个人认为与经济发展的吻合度是最高的,对宏观问题的预测还是比较准确的。在品牌建设中,“宏观经济论坛”是一个很好的点,是一个品牌,虽然比较辛苦但收获非常大。

记者:您谈到,学科建设要以生为本。经济学院在学生培养方面有什么经验?在学生的培养中,可能要协调学习、实践、社会活动等方面,您如何看待它们之间的关系?

杨瑞龙:人才培养也在于学生的培养。在最近几年里,经济学院依托“基地班”和“经济学-数学双学位实验班”等平台,形成学生导师制、学生科研竞赛、学生科研项目资助、社会实践基地、本硕连读选拔等为支点的培养体系,实施学生的全方位教育,使学生的经济学理论功底、专业知识丰富扎实,在实践中又培养了学生熟练掌握现代经济理论分析工具的能力,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有一定的提高。

我认为,研究型大学的学生是要有研究能力的,要大胆让学生在学好基础理论的基础上进行研究。我们的学生自己创办了《数理经济研究》、《经济学刊》,还出版了英文版杂志,这些杂志连来访的外国教授看了都觉得惊讶,他们高度评价我们学生的能力。在选拔学生时,我们除了看学生的学分绩外,还看学生的科研能力,以及思想品德,并使之有定量化的标准。这是一种激励措施,一入学就将标准公布,大家都会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

记者:纪宝成校长多次讲到要“居安思危,居危思危”,您认为理论经济学学科建设需要调整和改进的地方有哪些?

杨瑞龙:我们要冷静、客观地评价问题,既要发挥我校理论经济学的传统优势,同时也要多向兄弟院校对照、借鉴、学习。我认为经济学院要保持领先,需要继续在以下三个方面有所突破:

第一,要进一步提高国际化水准。尽管这几年下了功夫,但离第一名称号还是有一定差距。在有限资源的条件下,如何找到适合人民大学理论经济学的国际性路径,这一点非常重要。

第二,进一步提高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的学术和社会影响力。我们要为中青年教师的成长创造更好的条件,同时也要想办法提升他们的学术影响力。

第三,要进一步培育学科发展中新的增长点。创新改革说到底,是能时时把握学科发展方向,可以寻找出一个亮点。对经济学院而言,大亮点是“中国经济学”,小亮点就是随着经济学越来越走向实验,要进一步加强理论经济学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

(编辑:霍湘池)

编辑:人大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