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京华时报]人大推公益校庆 办百场公益讲座
来源:京华时报
时间:2012.10.03

今年,中国人民大学开创性地提出“公益校庆”的理念。作为这种理念的重要体现,“百场社区公益讲座”将组织学校近百名知名教授学者走进社区、图书馆等地,将文化盛宴“端”到百姓身边。昨天下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原主任赵启正来到海淀区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为社区居民作“开拓公共外交的意义”的讲座,他亲切地寄语台下听课的学生,要读好书、勤思考、与长者交。这场高规格的讲座也拉开了人民大学75周年校庆“百场社区公益讲座”的序幕。

校庆变化

校庆日当天不办庆典大会

10月3日校庆日当天,中国人民大学将不举办传统的以少数领导和嘉宾为主体、有限师生及校友参与的庆典大会,而是开展20位左右名师大家开设的校庆公开课堂、20场左右中青年学者主持的学术沙龙、50场左右学生社团举办的主题展示、50多个国家留学生参加的“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文化节”、若干位优秀校友主讲的专题讲座以及专场文艺晚会、大型舞会等活动。

校方还将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通过视频连线、微博直播、社交网络共享等方式,在世界各地设置校庆分会场,举办“中国人民大学主题日”。

走出校门办百场公益讲座

一改过去校庆由本校师生校友“自娱自乐”的局面,这次人民大学的校庆成为一场大学资源走向社会的契机,落实大学的社会服务功能,实现学者的自我教育,开创“公益校庆”新模式。在9月下旬到11月上旬这一个半月左右的时间里,人大的知名老师将到国家图书馆、大型书店、北京市社区和重点中学办公益讲座,内容主要是人文社会科学理论知识的普及,以及中华文明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宣讲。9月24日下午在海淀区举办中国人民大学75周年校庆百场公益讲座启动仪式,由赵启正院长作第一讲。

在确定的名单中,可以看出来作讲座的都是人大货真价实的“大腕”,比如有劳动人事学院院长曾湘泉,文学院院长孙郁,著名作家、文学院教授阎连科等。

记者观察

“序长不序爵”理念渐成气候

序长不序爵,这是今年年初南京大学提出的校庆新规。“不以官衔大小排序,这体现的是一种尊重。所有在南大学习生活过的校友都应该是平等的。”南京大学110周年校庆办主任龚跃说。

至此,“序长不序爵”被各个学校体现在校庆活动的举办上。北师大9月8日举办校庆庆典时,一律都按照毕业从早到晚的顺序介绍。9月9日,北京语言大学没有和其他学校那样设置主席台,只设计了一个主讲台,轮到谁发言谁上台。所有领导和校友们一样坐在台下。

即将到来的10月3日中国人民大学校庆日当天,更是将这种精神升华。人大将不举办传统的以少数领导和嘉宾为主体、有限师生及校友参与的庆典大会,而是开创“公益校庆”模式,体现大学服务社会的功能,其中一项活动就是举办百场公益讲座,知名教授和校友走出校园走进社区为百姓带去精神食粮。

相对于南大的“序长不序爵”,中国人大做公益迎校庆有更大的进步意义。

在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看来,即便是“作秀”,这样的“作秀”多一些也无妨。这样的“作秀”总比大学铺张浪费、大搞排场有价值得多。

熊丙奇说,近年来,我国高校十分热衷举办校庆,其意图是通过举办校庆展示学校的办学成果,同时获得更多的办学资源。所以,校庆的排场往往搞得很大,校庆的主角,不是师生,而是官员,不是每个普通校友,而是一些有身份的校友,这样的校庆,显然已经变味。

校庆怎么搞,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大学的办学宗旨和大学精神。我国高校的意识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但必须指出的是,这样的变化还远远不够。不管是南大的“序长不序爵”,还是人大的公益校庆。

熊丙奇说,从大学的健康发展看,我国大学必须认真分析办学得失。客观而言,我国大学的办学存在不少亟待改进的问题,包括大学的行政化、功利化、同质化、空心化等。只有直面大学的问题,推进大学教育管理制度改革,才能让我国大学的办学质量提升,赢得社会的信任。

答学生问

“读好书,多思考,与长者交”

学生:现在的书太多,我们应该怎么甄别?

赵启正:有几种书你们要小心,不要一看见就买。励志、养生、婚姻、育子、如何发财!如果看书要看可靠的书,一看作者,二看出版社。买一本书最好先看书评。另外,读书不能从头读到尾,一本书里只要有几页你有兴趣,那这本书就没白买。

学生:怎样才算是成功?

赵启正:如果你在30岁的时候有40岁的智慧,那么你就是成功的,如果30岁时只有20岁的智慧,你就是失败的。

学生:如何才能提高自己?

赵启正:一是与长者交,你不要瞧不起,一辈子的经验啊。什么是智慧,智慧就是比别人看得远,对未发生的事情有一个判断,如果会解决一道算术题,这叫做聪明。另外两条是读好书、多思考。

答记者问

“公益校庆这种模式非常好”

京华时报:人民大学这次推出“公益校庆”的理念,秉承着走出去、引进来的思路,您重新回归校园、走上讲台,开展公益讲座回馈社会,您如何看人民大学的理念?

赵启正:这种模式非常好,我们是实际工作者,学校里的教授是研究者,是做学问,他们的研究结果只表现在论文上有点儿可惜,因此,实际工作者和研究者的结合是很重要的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自己把理论和实际结合不是很容易,但现在我退下来,所以我可以结合了,平时很不容易。

京华时报:这次海淀区提出与人大联手开启区校合作的模式,借人大校庆之际把数百场公益讲座拿到社区,您怎么看这样的合作模式?

赵启正:可以这么说,大学是主动方,甚至我认为是开辟了我们中国大学的一个特点,外国有没有我不太知道,他们这么做我十分支持。

对话

人大校长陈雨露

不花国家一分钱全是靠社会捐助

京华时报:最近几年各个大学热衷办校庆,但是校庆活动中重视领导和嘉宾,师生参与度不高,甚至还出现为了领导排序发生争议的事,您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陈雨露:这个现象应该是一个发展阶段的产物,是希望能强调教育的重要性。因为过去很长时间,人们更重视经济发展而忽视了教育的重要性。所以希望能请来领导以及能够支持学校发展的嘉宾,来为学校发展起到正面效应。可以说经过这些年那么多学校举办的校庆活动,才吸引了各界对教育的更多重视,使得4%的教育投入目标尽快实现。

而另一方面,校庆的模式需要与时俱进,现在传统的校庆模式需要跨越,回归到大学本位的思考,重点大学更是身负引领这场变化的使命。

京华时报:校庆的经费预算如何,预计投入多少?

陈雨露:人大办校庆是本着节俭原则。我们文科院校,相对创收能力较弱,所以我们办校庆一直是一分钱一分钱地算。在90年代我们办校庆基本是靠自筹自收,是很简朴的。后来随着校友的支持、民营企业家的成长,得到了很多社会资源的资助。所以75周年校庆,我们也承诺校庆不花预算内的一分钱,全靠社会捐助来全覆盖。这就是说不会花一分钱国拨经费。

总之我们就是简短朴素的风格,不举办传统的校庆庆典大会,不使用学校预算内经费,全部校庆经费通过校友和社会捐赠等多种方式筹集。即使是义卖活动我们也从简举行,能省则省,实行网上宣传的办法。

京华时报:校庆活动将如何扩大社会影响力?

陈雨露:我们在很多活动中都强调让师生参与到社会中去,比如义卖活动中,人大附小的学生也自发进行义卖。“千人百村”活动,让学生走到农村去,带去服务也培养在实际中分析研究问题的能力。另外,我们还将在国庆假日期间,让100名学者走入社区给社区居民做公益讲座。

原始链接:

[京华时报]人大推公益校庆 办百场公益讲座

相关链接:

[新华网]人大校庆倡导回归大学本位

[中国新闻社]人民大学校庆不办庆典大会 办百场公益讲座

[中国青年报]人大校庆倡导“回归大学本位”

[凤凰网]中国人民大学75周年校庆举办“引领明天的聚会”

编辑:人大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