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人民政协报]政协委员程天权:教育要为创新型人才提供良好平台
时间:2012.07.29

2010年10月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人才,基础在教育。记者就创新型人才建设和教育改革问题专访了程天权委员。

能够发现和有效解决问题的人可称为人才

记者:去年《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相继出台,这一系列中长期纲领性文件的颁布,都在不断呼唤“创新型人才”。您对此有何看法?

程天权:非常高兴。中国要发展已经形成共识,但是发展的动力到底是什么?到底依靠什么?在国家层面作为持之以恒的“抓手”是什么?我认为就是要抓人才。以人为本,人是一切创造的动力源泉,我们讲创新,如果离开了人才是不可想象的。人才当然是指比较优秀的、拔尖的人才,这些人才也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人才的成长需要有一个学习的过程,人只有在掌握一定知识、学会一定本领后到实践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经历的事情多了,解决的问题多了,才会逐渐形成比较高端的人才。

记者:去年公布的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中专门设计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试点项目,以探索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您认为什么样的人才能称为人才,对于人才培养,您认为大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程天权:大学的工作在于:第一,传授知识方法;第二,培养学生克服困难、敢于探索、自由创造的精神。现在很多大学生知识丰富,却缺少披荆斩棘、克服困难的精神,这不能称为人才;第三,鼓励大学生创新研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追求真理,前者是奋斗精神,后者是解决问题的能力,两者有区别。年轻人会像海绵一样吸收知识,他们通过课堂教学了解学科框架,通过跟实际社会和各方面人与事的接触,逐渐了解中国和世界发展中的问题,这些人就有可能成为有成就的人才。实际上他们在大学学生阶段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才,可能个别人在此期间有所创新,有所发现,解决了一些问题,但人才主体不在这个阶段。

当人有了丰富的知识、正确的思想方法、研究问题的意愿,以及追求真理的精神,能够发现问题和有效解决问题,这才能称为人才。比如袁隆平长期在实验室和农田里进行研究工作,最后研制出能抗病虫害的杂交水稻,提高了粮食产量,他在祖国大地上写出了一篇优秀论文,这就是人才。包括失败的案例,用自己的实践证明这条路走不通,也是另外一种意义的成功,让别人走正确的道路,也是一种贡献。有些人凭个人力量从零起步制造飞机、潜水艇,勇气可嘉,但是缺少科学精神,是莽撞,是浪费资源。现在飞机制造技术相对非常成熟,世界上研发的专门团队成千上万,这些人还从头做起,没有足够的知识,也浪费大量人力物力。因此,创新一定要在实践基础之上,前人的知识是后人的武器工具。

记者:北大招生负责人日前表示,希望招收综合素质全面、学科成绩突出、具备发展潜能的优秀学生,不鼓励招收“偏才”、“怪才”。您如何看待偏才、怪才?

程天权:我个人是承认天才、偏才、怪才的,这是一种特殊规律,对偏才、怪才要包容爱惜,不要排斥,但是因为这不是普遍规律,所以不能对所有人都这样对待。有的学校专门搜罗偏才、怪才破格录取,认为这些人将来一定能成为人才,这样教育要出问题的。教育是与生俱来的,与人类共生共长的,在中国有组织地办教育已经有几千年历史,中国传统高等教育也有两千年历史,现代高等教育也有一百多年历史,大家已经认识到这种规律,不能把未完全掌握的规律作为普遍规律,学校教育要照顾到大多数人。但有些人没有受过大学教育同样可以达到很高水平,只是学习途径不一样。

教育要为创新型人才提供良好平台

记者:眼下“创新”一词广泛出现于大众媒体,国家提倡科技创新,企业提倡生产创新,教育领域也在提倡教育创新,各行各业都在提倡创新理念。“创新”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最热门的话题之一,您对创新和创新型人才有何看法?

程天权:现在对创新存在认识不到位的问题,有些人认为创新型人才主要是科技人才,忽略人文社科类人才。创新不是喊出来的。创新是一个过程,不是一下子就能做到的。现在对人文社会科学重视不够,实际上发现、发明、创新不仅仅局限于科学技术领域,人文社科领域的优秀拔尖人才,通过阐释真理,教会人们运用规律,使人们自觉地辩证地掌握事物的本质,更妥帖恰当地看待个人与群体关系,更有效地组织配置资源,这些人可能没发明定律,没有创造新工艺,但他们仍然是人才。近几十年来,世界上一流大学在自然科学方面的课程及学生数量上几乎没有增加,相反在艺术、管理、法律、金融等方面的专业和学生数却大大增加,这类专业人才通过提高人们对完美良知的追求,合理配置管理资源,创新制度,创新思想,社会效益大大提高,这些都是生产力。

在实践中,认识和方法路径正确才有可能创新。当前是天天讲创新,却创新不多,非常浮躁。现在提倡创新非常好,但是创新不是结果,今天特别要重视过程。人才是在实践中干出来的,“十年磨一剑”,需要长时间积累磨炼,就像玉器需要慢慢琢磨才能出精品。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我认为培养大师从来就不是大学教育的主要任务,大学要为青年成才打好基础,大学要为孕育大师创造环境,特别是人文环境。教育和社会都要为创新型人才提供良好平台,创造良好环境,当前尤其要解决急功近利浮躁的问题。教育需要大家沉静下来思考,倡导厚积薄发,不浮躁,不跟风。

人人都是有用之才

记者:现在社会上有一种观点,好像做科研就是高级人才,很多年轻人不愿考技校当工人。当工人后也不安心学技术,甚至不思进取。您对此有何看法?

程天权:是不是从事的工作越抽象越尖端越好,如果真这样认为就有问题。数学家是不是一定比牙科大夫更重要?牙科大夫是不是一定比炊事员更重要?这是不可比的。人人都是有用的,都是有用之才,都是可以在自己的行业里做出成绩,有所创新的。很多人都是“中人”,不都是尖子。少数人负责了特定的任务,不等于高人一等。科学家重要,还是总理重要?分工不同,各司其职,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工作,并非适合特殊工作的人的地位就比别人高。目前社会上把人分为三六九等,当然有杰出人才、创新型人才在引领社会发展,他们付出了艰苦的劳动,社会应当格外尊重他们,但不等于高人一等。我们现在把某些头衔当成“万能”的,什么都可以做,搞科研、当校长,这也是不对的。

记者:如何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

程天权:孩子的动手和创新能力要从小就开始培养。现在网络普及,让孩子尝试学习查阅资料,让孩子自己实践、动手动脑,另外也要让他们接触社会,现在因为安全问题,孩子们很少走出校园,走向农村接触社会,这会因噎废食。到了高年级,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要培养学生诚信的精神。

我反对过早分科,我觉得学习知识主要在于了解事实,掌握规律,开发思路,过早分科会让人思路变得狭隘,也遏制学生的创新能力。

除了创新能力,还应重视“准备创新”的环节。吃馒头不只是第三个馒头吃饱的,前面两个馒头不可或缺。另外,不能狭隘地把创新理解为技术创新。革命性的突破、改革、改良、完善也都有创新意义。我们现在很多管理、技术方面的进步都非不能,而是思想观念上的保守,是不注意点滴进步也是进步的事实,是不为的问题。

记者:2011年是教育《规划纲要》实施的第一年,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您期待在新的教改当中会有哪些突破,或者您有什么期望?

程天权:中国是一个教育大国,历来有重视教育的传统,我国的基础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都有着良好的基础,这在世界上都不差。但是还有些问题需要改革。其一,在改革过程中,要发挥社会各界力量,把更多的自主权放到“教育家”手里,让懂教育的人来管理教育,包括专业设置,课题方向等,当然政府也不能完全放权,教育职能部门要发挥资源保障、评估监督等功能。另外,我们现在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很多问题有待提高,比如择校,要逐步改变这些问题,而不是以偏概全地批评、打击,弄得教育“灰头土脸”。从教育部门来讲,要洁身自好,保持社会良知。其二,我想高考改革是大家反应比较强烈的问题,高考是一个相对公平的选才方法,不是绝对公平。同样分数的人,不见得能力一致,分低一些的人不见得能力也低,这种认识上最终的公平问题高考也不能解决,我认为尽量让高考更加规范,更容易被大家接受,这就是好的方案。

现在被大家关注的“华约”、“北约”几大高考联盟,应该说只是高校获取优秀生源的手段。现在只是在尝试,新鲜的未必就是好的,好的也不一定为大家一下子所认识,但是好的创新一定是长命的。

图:程天权: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校务委员会主任,教育基金会理事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中国当代政治、中国高等教育、中国法制史等领域的教学和研究。

原文链接:教育要为创新型人才提供良好平台 ——全国政协委员程天权访谈录

(编辑:刘伟伟)

编辑:人大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