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人民大学学科建设:完善学科布局 优化专业结构
时间:2012.07.29

作为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充分重视学科的规划和建设工作,努力构建适时代发展需要,符合人民大学定位与发展目标、科学合理的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体系。

发挥传统学科优势 促进专业协调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1950年命名组建时,共有13个本科专业,主要的学科专业领域集中在人文、经济、政法和管理等门类。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本科专业数增加到21个。1978年复校后,学校在保持原专业布局的前提下,相继建立了经济信息管理、商品学、数学和档案技术保护等与经济、管理类专业密切相关、交叉渗透的4个理科专业,这是人民大学在本科专业建设上的重要突破和大胆尝试。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末,学校本科专业建设的基本思路是: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依托已有的硕士学位学科点和博士学位学科点,争取做全、做大、做强。至2000年,学校先后建设了伦理学、宗教学、政治学、社会学、公共管理、工商管理,以及艺术类和外语小语种类等专业。学校“十五”期间新建和恢复了9个本科专业,其中包括金融工程、信用管理和保险等3个适应中国加入WTO后国家和社会发展急需的专业,以及物理、化学和环境科学等3个理科专业。同时,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学校集人文学科之优势,探索性地开办了6年制本—硕连读国学班。

长期以来,学校根据自身的定位和特色,确定了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学科专业建设的发展思路。为了促进人文社会科学的可持续发展,进入新世纪后,学校本着“巩固基础学科、优势学科,大力发展应用学科、交叉学科”的原则,提出了“主干的文科、适当的理科、必要的工科”的学科发展构想,并明确将理工科建设定位为“有基础、相关联、高起点、入主流、力争高水平”。2001年,学校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现有的学科条件,通过详细论证,成立了环境学院并建立了环境科学本科专业。2004年,经过充分酝酿和认真准备,化学系正式成立并招收本科生。2005年,物理学系成立并招收本科生。目前,化学系和物理学系在人才培养形式、专业建设、课程设计与管理体制等方面采用国际上较为先进且相对成熟的方式,教学和科研工作进展顺利。目前人大有5个理学本科专业和1个工学本科专业,6个理学硕士点和5个工学硕士点,1个工学博士点。

明确专业建设思想 把握新建专业节奏

人民大学在本科专业建设过程中,一贯坚持“宽口径、厚基础”的原则,对新专业的建设采取审慎的态度,避免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较好地控制了专业建设的速度和节奏。

首先,正确处理社会需求和办学条件的关系,对新建本科专业进行充分论证。慎重响应新的知识领域需求和新的社会发展需求,重点加强对拟建专业的师资力量、实验条件和就业前景等进行考察,根据学校的学科建设和专业设置规划,在保证办学质量的前提下,有计划、有步骤地新建设本科专业。对于新建专业的申请,学校一般采取先试办本科专业方向,待各方面的条件成熟时再确立新建本科专业。
其次,人民大学在新专业建设中,还高度重视新建专业的原有学科基础与现有学科专业设置的关联性。近年来人民大学新增的本科专业一般都以原有学科或专业为基础,依托原有的学科基础和师资条件,或依托相近或相关学科的硕士点和博士点,从而很好地保证了新建专业的质量,并将这一点明确归纳为“有基础”和“相关联”。如,金融工程与信用管理专业和现有的金融学专业有关密切的联系;汉语言专业1960年即为我校的本科专业,复校后停办,2002年恢复,具有良好的学科基础;化学系本科专业的建设也借助了环境学院建设多年的应用化学硕士点,同时新建的化学系为环境学院化学类基础课程的开设也起到了支撑作用。

编辑:人大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