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06年人大教学标兵王易:享受人生的至乐
时间:2012.07.29

初秋的人大校园沐浴在一片明媚阳光里,科研楼A座一间布置简单的会议室中,笔者见到了如约而至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王易老师。9月8日,她荣获2006年“人大十大教学标兵”。和颁奖当日代表获奖教师发言时别无二致,她仍是一身素雅装扮款款行来,娴静的面庞浮现自信的微笑。

交谈很快由寒暄转入正题。对王易而言,教育是一项需要献身精神的崇高事业,是一种凝聚求真精神的严肃科学,是一门蕴藏创新精神的多彩艺术。我从这位青年教师的眼神中,看到了她对教育事业的执著。谈到今天的成绩,她说自己最想感谢的,一是老师,二是学生,三是学校。

师恩难忘  

王易感谢所有教导过自己的老师,他们用自己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情告诉年轻教师怎样用无私的奉献、真诚的爱心和一种庄严的使命感来教书育人,这些宝贵财富深深地影响着她,其中有三位恩师给她的教学工作影响最为深远。  

她效法李萍老师“不坐、不看讲义、不喝水”的“三不”讲课原则,她说,“你不能想象和允许舞台上的歌手或者演员中途去看台词或者喝水,老师上课也是这样,不能因为翻阅、参考讲义或喝水等琐事而打断。”也许学生并不在意这些细节,但王易认为细节之间见精神,做好细节才能保证高质量的教学效果。同事和朋友劝她不要过于苛求自己,但是她始终不变地恪守自己的教学原则。  

她还自嘲地说自己的心理素质不好,即使已经当了这么多年的老师,每次上课前还是忐忑不安,总担心准备不够充分。王易有不少让人觉得匪夷所思的“毛病”,比如,从不在课前吃饭,以免食物消化影响大脑思考;从不在有课的当天会客或处理杂事,以免受到外界干扰;课前几小时需要静思,以便反复梳理讲课思路;提前二十分钟到教室,以便检查多媒体设备等教具和回答学生提问。其实,这些习惯也是受了一位老师的影响。德高望重的宋希仁老师对待上课一事的高度责任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王易,使她逐渐养成了精心备课、课前静思、提前到位等谨慎的教学习惯。也许有人对此不以为意,但试问,现今还有几多师者能够心无旁骛地静思一天只为准备一堂课呢?  

提到对自己影响最大的老师,王易说,对一个在外求学的人而言,除了父母和家人,导师就是最亲最亲的人了。王易很激动地回忆起,当她刚刚读伦理学的硕士研究生时,导师焦国成老师曾对她说过,“不管你做任何事情,都要记住,你将来是要出名的”。她从这句话里面感受到了一个沉甸甸的道理:要对自己负责。这就意味着首先要凭自己的良好德性与真才实学立身处世;其次不能心存侥幸,永远不要放纵自己,年少轻狂时所犯的过错终会影响将来的自我发展,因此在重要的事情上懂得把握自己。作为一名教师,要照亮学生,首先自己身上要有阳光,要点燃别人,首先自己内心要有火热激情。“所以我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同时严以律己也是为了给学生做出榜样。”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乃天下至乐  

同事眼中的王易是一位在教学工作中充满睿智的“有心人”,又是学生的“贴心人”,但她却说,“学生是我自2000年毕业从教以来最想感谢的人。”见我面带疑惑,王易老师便将自己的教学心得娓娓道来。她非常欣赏孟子的一句话: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乃天下至乐也。在人民大学里,她如愿以偿地遇到了来自全国的高素质精英学子,尽情享受着为人师表、传道授业的乐趣。  

她感谢学生给予自己的激励与灵感。王易认为教学是一个师生情理互动、心心相映的过程。六年的实践让王易清楚地认识到,尊重学生不仅是教师应具备的职业道德,而且是教育成功的一把钥匙。同时,教学又是一个“教学相长”的双向过程而不是一方给予的单向过程,因为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知识面宽、富有遐想和抱负,对老师也有更多的期待,“要求学生做到的我必须首先做到,要求学生知道的我必须烂熟于心,在课堂上学生也给我很多启发和灵感,所以教学实际上是师生共同成长的过程。”  

她感谢学生的认同与青睐。年轻学生厌恶思想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难以取得实效似乎已经成为制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发展的瓶颈之一,王易却没有把“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课”变成传统意义上的政治说教课,而是以“中国传统美德与人生修养”为主线,通过“刚健有为”、“仁爱和谐”、“孝与忠”、“义与利”、“德与法”、“修身养性”等专题的系统讲授,紧密联系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思想道德方面的问题,大大提高了课程的哲理性以及与学生心灵之间的亲和力,引导学生树立高尚的理想和情操。走进王易主讲的课堂,偌大的大教室常常座无虚席,连很多研究生、外校学生和自考生也慕名而来,大一的刘君同学说,“那儿是我们精神生活得到满足的地方”。学生的尊敬和认可既是动力又是挑战,王易在这种力量的推动下不断努力前行。  

她感谢学生的配合与用心。2005年,王易担任了8个专业本科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讲授任务,她给学生们布置了一项特殊的实践作业:根据中央16号文件提出的当代大学生存在的八个问题,积极地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去,以调查报告和课堂成果展示为验收方式,并结合课程内容办一份杂志。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愿望空前高涨,讨论课上等待上台发言的同学排起了长队,课余调研小组之间形成了良性竞争关系,最终效果远远超过她的预期。空闲时,她常常小心地翻看一本本凝结了巧手妙思的杂志,细细品味其中的书法、诗歌、散文、随笔……;阅读着一份份不时闪现精辟观点的调查报告,仿佛聆听着同学们发自内心的真挚话语,体会着他们的点滴进步。她深深地感谢自己可爱的学生们,为了他们的青春,为了他们的活力,为了他们的无限热情。   

她感谢学生的参与和“捧场”。熟悉“人大在线”学术版的同学都知道那里曾经有一位“麻花辫”版主,她会给大家推荐积极有益的专业书籍,讲解各种学术疑问,还常常提出一些现实问题供大家思考讨论……知道这位“斑竹”的学生越来越多,学术版也变成了空前活跃的讨论交流园地。“麻花辫”其实就是王易。课余时间,王易会常常登录这些学生论坛,只要没有上课任务,她就在论坛上饶有兴致地“看贴”、“跟贴”、“回贴”。她说,刚开始自己仅仅是抱着了解学生真实想法的初衷,满足于做一名看客;但渐渐地她感觉到,在这里她能够真切地贴近学生,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她对学生的帮助得到了很好的延伸,也得到了很多授课灵感。

感谢学校

她微笑着,凝神望着窗外婆娑的树影若有所思,我们的谈话也因而有了短暂的停顿。此刻,也许她又回到了十几年前初入人大时的少年时光,也许她回想起自己曾经教过的那些可爱的学生们,也许她正在为刚刚迈入大学校门的新同学计划着什么新颖的教学活动……  

王易深情地谈到了母校人大。在她心目中,中国人民大学是学者从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和教学最好的高校,只有在这里,她才能一展抱负,实施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从学生到教师,王易已经见证了人大十余载春去秋来,亲眼目睹了人大发生的巨大变化,感受着自己逐渐与学校逐渐融合、血肉相联的过程,感念于汲取自学校母体的无穷的智慧和力量,感恩于学校在自己绚丽年华给予她展示自我、实现自我的广阔舞台。正是这所给予她强烈的归属感的学校,见证她从青涩学生成长为干练青年学者的过程,伴随她完成人生角色的重要转变,带给她心向往之的“天下英才”,引领她赢得无数机遇与成绩,赋予她越来越多的学术荣誉。对此,她唯有深深地感谢。  

作为一名人大人,她真诚地相信人大的校园会越来越美、社会声誉会越来越高、哲学社会科学重镇的地位会越来越巩固,发自内心地愿意为人大美好的明天献上自己微薄的力量。
  

编辑:人大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