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投身社会变革 发展劳动科学 劳动人事学院开创学科建设新局面
时间:2012.07.29

今年3月28日,我校劳动人事学院院长曾湘泉,做为劳动经济学家,根据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确定的题目“世界就业发展趋势和我国的就业政策研究”,应邀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做了系统的讲解;副院长郑功成以社会保障专家身份进入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内务司法委员会,为国家的大政方针直接献计献策;从今年5月份起,学院相继承担了北京市委2004——2008年首都人才规划课题研究和组织系统领导干部人力资源管理培训工作,受到北京市委领导的高度评价,也引起了中央有关单位的重视;近来,国内高校、各大媒体、著名中外企业、乃至于法院和检察院系统、医疗卫生系统、新闻出版系统、广播电视系统等许多单位纷至沓来,到我校劳动人事学院求教求助。国家经济社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使劳动科学学科的社会需求持续升温。门庭若市的动人场面,大大激励了劳动人事学院的师生,他们积极投身于翻天覆地的社会变革,追踪国际学术前沿,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研究解决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新问题,为建立具有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劳动科学而努力奋斗,开创了学科建设新局面。

   我校劳动人事学院成立于1983年,由当时的国家劳动人事部与中国人民大学共同创办,最初设置了劳动管理、工资福利、社会保险3个专业。八十年代中期,依据教育部专业目录调整的要求,参照国外专业设置的情况,劳动人事学院在设立了劳动经济专业之后,在国内创办了第一个人事管理专业。

   1992年,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发表重要谈话,同年召开的党的十四大确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劳动人事学院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对原有学科进行了新一轮调整改造,逐步确定以劳动者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劳动科学学科体系。在原有劳动经济的基础上,将人事管理专业改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增设了社会工作(社会保障方向)专业。其中,劳动经济学研究劳动力市场问题,主要涉及就业、失业、收入分配、劳动力流动和人力资本投资等理论和实践及劳动关系等问题。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涉及招聘、培训、薪酬和绩效考核等在工作地点对人的管理的问题。社会保障研究宏观的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及社会福利。重点涉及养老、医疗、失业和工伤等人们关注的社会保险问题。按照这样的学科定位,劳动人事学院陆续从北大、南开、复旦、武大、北师大、中山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中国科学院等国内外一流的学术机构吸引了一批优秀人才,充实教师队伍。学院大胆吸收借鉴发达国家劳动科学的理论、方法和体系,编写出全国第一套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劳动科学教材,对我国劳动科学的建设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来自五湖四海的这批青年教师思想解放、视野开阔,具有经济学、心理学、管理学、法学、社会学和教育学等不同的学科背景和学术风格。他们取长补短,并重视到企事业第一线摸爬滚打,传播和应用现代劳动科学知识,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多层面多角度地研究劳动科学问题,成为教学和科研的骨干,90年代初,学院大胆使用国外劳动经济学和人力资源管理的教材,为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提供管理咨询,以具有国际化的视野和关注中国社会现实问题为突出特点,形成了劳动人事学院特有的学院文化。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向前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特别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对劳动科学不断提出了新课题。如何解决我国劳动力市场中的就业、失业和收入差距等劳动经济的重大问题;如何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学科和理论,为国家的养老、医疗、失业和工伤等社会保障提供理论和政策支持;如何在吸收发达国家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方法和技术的基础上,科学总结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创建中国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解决我国政府、企业和非赢利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特别是如何把我国存量的人力资源的潜在能力转化为实际工作业绩和价值;如何在非国有经济发展壮大后,强化劳工标准,协调日益突出的劳资争议和纠纷等劳动关系的重大问题。这些都成为整个社会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也使得劳动人事学院所涉及的劳动经济、社会保障、人力资源管理和劳动关系的学科地位迅速上升。

   劳动人事学院的领导和专家清醒地意识到,作为转型期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劳动科学所遇到的问题,国际上并没有现成的理论方法可供运用,需要通过理论创新,研究解决发展前进中的难题,并最终形成中国的理论学派。他们为此提出“学术立院”的口号,着手重点研究劳动科学各领域面临的突出问题。比如,在劳动力市场问题研究中,他们关注城市下岗职工再就业、农村劳动力就业和大学生就业等问题,提出“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就业,就业与GDP同等重要,当前就业问题的重点在于强化就业战略、理论平台、指标体系设计和数据测量,重视政策评估等;在收入分配研究中,关注收入分配差距可能带来的长期后果,对完善收入分配的政策提供各种建议;在对社会保障问题的研究中,从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的互动关系进行系统把握,重视政策评估,强调现代社会保障中的公平理念和劳动力市场中的激励和提升人力资源能力等,重点关注退休年龄、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妇女权益保障等问题研究;在劳动关系研究中,关注工作时间、企业社会责任、劳资纠纷和劳工关系立法等问题的研究;在人力资源已成为获取竞争优势的核心问题的情况下,重点研究企业以及非盈利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变革问题。适应政府人才工作的需要,关注政府人力资源规划、领导干部选拔、素质模型和测评,以及整个政府人力资源管理的平台和基础设施的建设问题。

   劳动人事学院的教师秉承学术立院的宗旨,积极承担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北京市等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国际组织的科研课题,推出标志性成果。近期承担的科研课题有: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建设统一规范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教育部重点项目“中国就业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相关政策选择研究”;国际劳工组织项目“中国企业的工作时间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社会转型期中国劳动力市场中性别排斥与对策”;美国福特基金项目“劳工权利的法律援助”、“劳动法律援助的理论和行动”;国家计生委项目“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研究”;北京市“首都人才发展战略研究”;中国科协“中国非公有制企业的科技人员状况调查”;教育部“高校教师职业特点与收入分配”等。相当一批论文在国际学术期刊、《中国社会科学》、《人民日报》等报刊发表或为《新华文摘》转载。标志性成果中国社会保障研究报告之一《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变迁和评估》已经出版。最近全部由本院教师编写的《21世纪人力资源管理丛书》17本陆续面世,并以其兼顾理论性、操作性和系统性受到读者欢迎。由商务印书馆出版重印的专著《社会保障学——理念制度实践与思辨》,被教育部列为全国研究生教材。今年9月,该院三位教师出席在柏林举行的第十三届国际产业关系学会大会,并提交论文和发言。这是中国大陆高校学者首次与会,在国际产业和劳动关系学界引起很大反响。

   劳动人事学院把学术立院、构建中国劳动科学学派的过程,作为造就学术大师的过程。学院继续倡导包容性、开放性的治学特点,要求教师瞄准国际前沿,吸取发达国家的学术成果,规范学术研究方法,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逐步缩小与国际劳动科学研究的差距。去年学院斥重金派遣5名教师参加康奈尔大学劳工学院的“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全球远程教育课程培训;今年学院又组织翻译了200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海克曼的文集《论人力资本投资》 ;学院还多次举办著名国际学者讲座;从而帮助教师了解国际学术前沿成果,提高国际学术交往的语言能力,使国际学术交流经常化、制度化。根据劳动科学学科应用性、实践性强的特点,学院要求教师避免浮躁情绪,在积极做好政府和企业的社会服务的基础上,强调搞好人才培养,特别是重点突出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工作。

   劳动人事学院院长曾湘泉告诉记者,学院目前学科设置精干,2001年劳动经济学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劳动经济、人力资源管理、社会保障三个学科均已设立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点,劳动关系专业本科生已经入校学习。学院将保持劳动经济、社会保障、人力资源管理和劳动关系这几个分支学科相互支持、相互交叉的特点,充分发挥综合优势,经过5至10年的努力把学院建成在政府、企业、学术界和国际组织4个方面都有着重大影响的一流的劳动科学学院。他说,今年12月6日劳动人事学院迎来建院20周年,学院将以院庆活动为契机,推动全院工作再上新台阶。


编辑:人大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