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努力推进先进性示范教育,积极探索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时间:2012.07.29

长期以来,我部(处)一直秉承“国民表率、社会栋梁”的人才培养目标,注重开展示范榜样教育,积极探索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方法、新思路和新途径,积极开创“人大模式”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格局。2004年以来我部(处)以学校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在全校学生中广泛开展“先进性示范群体建设”活动。该项活动是在总结和发扬了我校历年来学生工作的经验积淀和传统优势,将新时期高校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与推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有机融合,紧紧抓住制度建设和载体创新,进一步明确了目标定位和工作载体,完善了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强化了特色品牌活动建设。通过一系列改革举措,将学生先进性示范教育活动落到了实处,真正融入了学生的心灵深处,并且努力探索了一套使广大青年学生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

一、以育人为本位,依托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和青年战略发展计划,全力推进学生先进性示范群体建设

(一)发挥先进性示范群体模范带动作用,培养勇于担纲的国民表率、社会栋梁

大学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面对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课题,发挥好学生先进性示范群体的模范带动作用,对广大学生系统地有效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将其培养成为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途径。

实施学生先进性示范群体建设,我们首先对“先进性示范群体”的内涵作了界定。在大学校园里,学生党员和优秀学生骨干要努力成为学生中的先进性示范群体;在社会范围内,大学生要努力成为全体公民中的先进性示范群体。

我校还明确了学生先进性示范群体建设的总体目标,即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身心健康、具有远大理想、对祖国和人民怀有深厚情感、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积极进取,勇于担纲,具备良好人格素质、精神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国民表率、社会栋梁”。

(二)创新先进性示范群体建设载体,全面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和青年战略发展计划

坚持学生的主体定位,是我校先进性示范群体建设的基本思路。我们把学生全面素质是否得到提高,战略发展愿望是否得以满足,作为评判我校学生工作优劣成败的重要标准。基于这一要求,我校对多年来学生工作的“人大模式”进行了改进和创新。从创新载体入手,着力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和青年战略发展计划,以夯实先进性示范群体建设的基础。

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着眼于将大学生塑造成为全社会中的先进性示范群体,即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它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开发学生人力资源为着力点,进一步整合深化教学主渠道外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各种活动和工作项目,在思想政治与道德素养、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科技学术与创新创业、文体艺术与身心发展、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职业培训与职业技能六个方面,引导和帮助广大学生完善智能结构,全面成长成才。

学校素质教育指导中心还通过承办北京市2006年大学生创意文化节动漫设计大赛等活动,营造了大学生文化素质拓展的氛围。在2006年,学校还对本科学生2003-2006年学术科研成果、课外实践项目和校外获奖项目进行了收集、整理和统计分析,编制了3年来本科学生科研成果的目录册,选取了有代表性的学生作品,形成了11本学生科技成果选集。在素质教育指导中心和学校教务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学校改革了2006年本科生劳动实践课的上课形式和内容,通过学校组织、社区配合、学生参与的形式,引导广大青年学生积极投身于学校周边社区建设和各类志愿服务工作,以实际行动响应党中央建设和谐社会的号召。

青年战略发展计划则着眼于将学生党员和优秀学生骨干塑造成为大学生中的先进性示范群体,即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可靠接班人。它以培养学生的战略发展能力为目标,以培养高端战略人才为重点,深化整合社会资源,在理论素养、人格魅力、领导能力、战略思维、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六个方面,服务于大学生人格素质、精神素质和道德素质的提升与发展,以塑造勇于担纲的国民表率、社会栋梁。

2005年4月,时代先锋宋鱼水、IT精英李开复、革新能手许振超、凤凰卫视著名时事评论员阮次山等国内外政界要员、商界精英、学界泰斗、创新能手、社会名流先后登临中国人民大学青年发展战略大讲堂发表演讲,仅2005年就有超过5万人次的人大学子参加了相关活动。青年发展战略交流营多次举办并拓展两岸三地以及中日、中韩、中欧的青年文化交流活动,有超过近千人次参加了相关活动。结合国际国内形势变化和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学校青年战略发展计划每年都要举办近百场讲座、论坛、沙龙、演讲、辩论等活动,这些活动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热情,已经成为大学生了解世界、认知国情的“第二课堂”。

此外,青年战略发展计划承担的“高校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子课题结项,承担的“大学生素质拓展与素质教育”、“新时期青年发展战略”已取得阶段性成果。目前“青年观察丛书”的策划和编辑工作也正在着手准备。

二、切实加强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建设,构建新形势下大学生先进性示范群体建设的长效机制

(一)建立健全一套坚强、科学、有效的领导体制,保证先进性示范群体建设的统一领导和管理

在先进性示范群体建设实践中,我校确立了党、政、团、学配合,校、部、院、班整合,教育、管理、服务融合,专职、兼职、聘任结合的职责分明、渠道畅通、坚强有力的领导管理体制。

1、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 我校依托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了学生先进性示范群体建设领导小组。学校党委书记、校长任领导小组组长,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副校长任副组长,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先进性示范群体建设,为推进活动实施提供人力、物力、财力支持。今年以来,增加岗位编制5个,追加专项经费20余万元,并设立专项课题基金,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等,有力保障了先进性示范群体建设顺利开展。

2、学工部门实施,全校密切配合 我部(处)是推进先进性示范群体建设的具体执行者。我校于2005年初充实调整了新的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生处),明确了其作为先进性示范群体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统筹全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角色定位。并通过我部(处)和团委在人员任职上互有交叉,强化全校学生工作“一盘棋”意识,增强党、团、学携手推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合力。在直接管理的工作中,学生工作部门处于前台位置;在先进性示范群体建设活动中,学生工作部门重在发挥好指导、协调和统筹作用。

3、学院具体落实,队伍言传身教 学生先进性示范群体建设的落实关键在基层。我校实行“学院党政一把手责任制”,学院成立了以分党委书记、院长为“第一责任人”的学生先进性示范群体建设领导小组。注重完善基层工作体系,坚决扭转了部分学院领导和教师把学生先进性示范教育工作仅看成党团组织工作职责的局面。重点建设一线工作队伍,包括学生党团组织和学生干部队伍、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队伍、网络监管队伍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他们活跃在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和文化育人的各个环节,通过言传身教在学生先进性示范群体建设中发挥着主导作用。

4、团学组织引导,工作手臂延伸 各级团学组织是先进性示范群体建设的核心力量。团学骨干来源于同学,服务于同学,发挥桥梁、纽带和火车头作用,做到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实现了文明自律,切实增强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贴近性和亲和力。我校实行学生工作部门与后勤、保卫部门在学生公寓管理职能上合署办公的体制,选派辅导员入驻学生公寓,指导成立学生公寓自我管理委员会,从而延伸了学生先进性示范群体建设的阵地,实现了工作网络由班级到宿舍的整体覆盖。

(二)完善灵活、贯通、高效的工作机制,保证学生先进性示范群体建设的长效运行

只有建立了完善的工作机制,领导体制才更具弹性和活力,先进性示范群体建设成果才能够长效保持。

1、从统一步调入手,完善决策沟通机制 为加强步调统一和政令畅通,涉及到全校层面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先进性示范教育的重大问题,由学校学生先进性示范群体建设领导小组作出决策;涉及到先进性示范群体建设十个具体项目的实施问题,由学生先进性示范群体建设联席会议讨论解决方案,领导小组有最终决策权。学生先进性示范群体建设联席会议由领导小组办公室定期召集,通报情况,研究对策。活动期间,其他部门凡涉及到学生教育、管理、服务的决策,分管学生工作副书记须作为签准人之一。

2、从把握全局入手,完善信息联动机制 在先进性示范教育实践中,我校把学生工作部作为整合信息资源主体,通过建立联合队伍,开发网络平台,建立了党政团学信息联动机制。我校建立了一支遍及院系、机关、学生组织和社团的50余人的信息员队伍,成立了学生自主参加的学工通讯社,出台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信息报送制度》和信息员培训制度,建立了完善的信息报送和反馈网络,为实施先进性示范群体建设提供了大量及时、准确、全面、有效的调研信息。

3、从深化实效入手,完善管理考核机制 建立科学的管理考核体系成为过去一年我部(处)的主要工作。一是做好学生工作系统内部的管理与考核。我部(处)和团委尝试改变了传统的工作模式,实行了“项目化运作”,一人牵头,多人辅助,权责分明,业绩评议,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二是做好学生工作系统外的考核,不属于学生工作部门直接负责但又涉及学生工作内容的,学生工作部门建立了参与考核和评议机制。三是依托大学生素质拓展认证系统,做好学生先进性示范教育活动综合测评。

4、从激发活力入手,完善激励约束机制 我校正通过一定的优惠政策,确立吸引优秀人才参与学生先进性示范群体建设的激励、约束机制。根据奖勤罚懒、优胜劣汰的原则,对于表现突出的优秀工作者在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在升学、进修、晋级中给予优先考虑,并建立了开放式的干部培养流动机制。对于在先进性示范群体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学生骨干,学生工作部门提供寒暑期社会实践和挂职锻炼的机会。特别突出的,纳入学生党政管理后备干部人才库。

5、从良性运行入手,完善危机应对机制 我校建立了学生工作系统信息联动机制,完善了危机信号预警系统,提高了分析舆情、应对突发事件的效率;成立了一支以党委学生工作副书记、副校长牵头,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参与,院系积极配合的“突发事件应对工作领导小组”;对紧急情况和突发事件进行了分类、分级,构建了“以人为本、分级负责、快速反应、责任到人”的应急处理机制。

三、充分运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优势资源,精心培育先进性建设品牌项目,润物细无声地持续推进学生先进性示范群体建设

(一)启动以“五带头”、“五个一”活动为代表的先进性示范教育工程,高扬先进性示范群体建设旗帜

先进性示范教育工程要求学生党员、优秀团员、学生骨干率先垂范,带头搞好学习,带头严于律己,带头改进作风,带头联系同学,带头服务社会。全校每一位同学都要参与建立一个联系点,做一场青春主体报告,举行一次先进性主题讨论,开展一次专题调研,制定一份大学倒计时发展计划。“五带头”和“五个一”活动,是学生增强先进性意识、实践先进性要求、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集中体现,掀起了全校学生投身先进性示范群体建设的热潮。2007年4月,学校还专门开展了全体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入党申请人的廉洁教育主题活动,通过座谈、研讨、竞赛、报告会等形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达到了提高党员的思想水平,增强党员的群众意识和自律意识的预期。

(二)构筑“争做国民表率,敢为社会栋梁“的青年战略发展工程,凸显先进性示范群体建设战略意义

依托青年战略发展研究中心,我校相继启动了青年发展战略大讲堂、青年领袖论坛、青年战略发展训练营、青年战略发展交流营等系列项目。青年发展战略大讲堂先后5次邀请国内外政界要员、商界精英、学界泰斗、社会名流登台演讲;青年领袖论坛举行了5期港澳领袖生奖励计划;青年战略发展交流营组建了第一支中韩大学生记者团赴韩国首尔采访奥运文化。青年发展战略工程立足校园、辐射社会,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成为推动先进性示范群体建设的重要动力。

(三)打造“人民、人本、人文”的校园精品文化工程,建设先进性示范群体建设的良好文化环境

先进的校园文化是一所大学的旗帜与灵魂。2005年,我校以积极、健康、高雅、活泼的特色校园文化活动为基调,让学生在先进文化氛围中受到熏陶,得到教育。“五月的鲜花”谱写了万人同庆“人民万岁”的盛世欢歌;“五四文艺比赛”、“一二•九”合唱节、“红色院线”、“文化名人进校园”紧紧围绕先进性主题,活力四射;服饰文化节、风载我歌行、歌影年华、雁渡寒潭、诗歌节、辩论赛也推陈出新;国学论坛、“明理诚信,修身立德”孔子文化月、环境文化节、国际交流文化节等一系列活动更是受到青年学生的青睐。

(四)实施“传承先进精神,锻造自强之才”学生自立自强工程,奠定先进性示范群体建设的坚实基础

2005年,我校通过多种渠道共筹措了4372.5万元用于学生资助工作,资助学生超过5万人次。其中为学生提供了947个固定的和1300多个临时的勤工助学岗位,为3726人次发放了105.2万元酬金。学校勤工助学服务中心、自强社本着“服务社会,成就自我”的宗旨,开展勤工助学活动近400项,为同学创造了1000多个岗位和50余万元的收入。树立了法学院博士生邱鹏等一批自立自强示范典型,带动全校学生继续保持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作风。

(五)推进“影响有影响力的人”校园舆论导向工程,营造先进性示范群体建设的热烈舆论氛围

2005年,《中国人民大学》报开辟报道专栏,人大新闻网推出专题网页,广播台、视频中心制作专题节目,天地人大BBS站开通讨论专版,《青年人大》、《新闻周报》等校级和院系学生报刊纷纷编辑了专题、专版、专刊,形成了先进性示范群体建设的热烈舆论氛围。《青年人大》致力于“影响有影响力的人”,实现了“一社四媒七副刊”的立体优势;有23年历史的《新闻周报》与网络电台、网络电视台、接力新闻网共同组建了“接力传媒”,成为国内规模最大、媒体齐全,并完全由大学生自主运营的媒介平台。

(六)实施“健康青春,呵护心灵”心理港湾工程,营建先进性示范群体建设的健康港湾

2005年,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增加编制,形成了一支由20余人组成的心理健康教育专家队伍;全面展开“心理港湾”网站建设,已发展成含7大版块20余子栏目的专业平台;举办讲座50余场,开设了4门公共选修课,编写《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手册》,多批次组织学生工作干部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指导心宇社开展心理健康“第二课堂”活动,开展“慧心成长小组”、“温馨人际关系工作坊”。首次利用“心理测评”对2005级新生进行了在线心理普查,总施测率占全部新生的59.70%;成功地通过网络信息解救了4名处于心理危机中的同学,相继开展了“关注心理健康,促进自我成长”心理健康周活动、“如何有效解决人际冲突”专家讲座等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七)开展“和谐校园、节约校园”文明创建工程,深化先进性示范群体建设成效

今年以来,我校先后开展了内容广泛的群众基础文明创建活动。开展了“尊师重道”文明礼仪主题活动;开展了安全大检查和“安全文明月”主题教育活动;开展了“文明教室”、“宜居宿舍”、“节约食堂”创建活动,以及包括节水、节电、节暖和垃圾分类回收的“环境与资源文化月”活动。全校上下在各类先进性示范群体的感召下,踊跃投身和谐校园与节约型校园建设,使“和谐”、“节约”理念在中国人民大学蔚然成风。

(八)建设“以奉献扬青春,与社会同进步”志愿服务工程,弘扬先进性示范群体建设的精神理念

多年来,我校青年志愿者协会开辟了青春健康教育、中华骨髓库建设等30余个志愿服务领域,打造了“宁养项目”、“爱心桥”等近百个品牌项目,多层次、全方位、深入持久开展大量的志愿服务活动,实现项目化、特色化、专业化、事业化运作。2005年,我校青年志愿者协会十年磨一剑,注册志愿者达6000余人。以十周年庆典为契机,与我校人文奥运研究中心、OGGI课题组合作,举办了“志愿者文化月”活动和“奥运面面观”系列讲座,启动了奥运志愿者培训工程和“北京奥运文明市民促进计划”。

(九)发展“青春奉献祖国,知识回报社会”社会实践工程,延伸先进性示范群体建设的社会影响

2005年,我校有近百支实践团参加暑期社会实践。3000余人参加了“沿着共和国的足迹”、“科技文化下乡”、“青春关注西部”等主题社会实践活动,150余人次到港、台、韩、日、菲律宾参加对外交流活动, 200名学生进入厂矿社区参加基层人才直通车活动,30名博士、硕士前往广西、四川挂职锻炼。暑期实践共征集各类科研成果200余篇,优秀报告汇编成了《求是集》。通过放宽参与主体资格,将服务社会与专业学习、科技创新结合,前期举办实践辅导营,后期举办成果分享会,我校学生社会实践的“人大模式”得到了进一步完善。我校已连续九年荣获“全国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十)构建“国防大计,小事做起”安全与国防教育工程,拓展先进性示范群体建设的内容

2005年,以“首都庆祝学生军训20周年阅兵活动”为契机,我校采取自愿报名和院系推荐相结合的方式组建了“青年战略发展训练营”,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训练,同学们的身体素质、精神面貌、思想境界焕然一新,受训同学还把这种积极影响带给了身边的其他同学,使大多数同学都接受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抓好我校首批59名国防生的教育,使之成为校园内国防教育的先进性示范群体。成立军事教研室,推进军事理论课改革;举办国防教育系列讲座,促使国防教育常规化。多年来,不间断地组织学生社会实践团赴海陆空三军慰问演出,将先进的校园文化输送到军营,将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辐射到校园。

四、当前推进学生先进性示范群体建设的几个要点

回顾多年来的工作实践,我们提炼了一些经验性的认识,这是深入推进先进性示范群体建设、继续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始终贯彻坚持的。

(一)推进学生先进性示范群体建设的着眼点要高 当代大学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生力军,必须从人才强国战略的高度上来看待新形势下的高校育人工作。我校推进先进性示范群体建设,必须着眼于造就具有“担纲精神”的“国民表率、社会栋梁”。在这方面我们有多年来的很多成功实践,青年战略发展计划的推进和青年发展战略工程的实施,已经并将继续影响一代又一代的人大学子。

(二)推进学生先进性示范群体建设的立足点要实 我校推进先进性示范群体建设一年来的成果,再次印证了要实现培养一流人才的战略目标,就必须立足于青年学生自身的学习要求和成才愿望,避免空洞说教,让学生感到理论教育紧密联系实际,而且能够很好地指导实践,这样才能增进他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信任和信心。

(三)推进学生先进性示范群体建设的生长点要新 必须不断开拓新的阵地和手段,用学生普遍接受的形式吸引学生主动向先进性示范群体靠拢,不留任何思想政治教育的盲区和空白。我校实施校园舆论导向工程,通过舆论引导和舆情监督两手抓,两手硬,增加了网络虚拟信息向现实转化的可能性,推动了先进性示范教育渗透校园网络,极大地拓展了工作空间。

(四)推进学生先进性示范群体建设的闪光点要多 推进先进性示范群体建设,必须重视调查研究,总结提炼,及时抓住实践中的亮点和闪光点,树立典型,加强引导。可以说,典型示范是我们推进先进性示范群体建设的核心动力,这样既能通过鲜活的事实增强说服力,又能在总结中提高我们的工作。


编辑:人大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