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加强通识教育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民共和国的建设者
时间:2014.03.24

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中心工作。衡量一所学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成绩的标准就是看她是否能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时代变化的需要,紧密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在把握高等教育内在规律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结合学校的目标定位,培养出高质量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中国人民大学是中国共产党亲手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体现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就是为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和发展培养“始终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的建设者”、“始终奋进在时代前列的建设者”、“心系人民、服务祖国的建设者”。进入新世纪之后,结合学校创办“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的历史进程,被进一步概括为培养“国民表率,社会栋梁”。

人才培养最基本的是教育,最主体的活动是教育教学工作。为实现上述人才培养目标,学校自建校以来即十分重视教学工作。尤其在进入新世纪,学校逐步发展成为一所高水平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形势下,学校领导仍高度重视作为人才培养基础的本科教育,牢固树立本科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反复强调本科教育是研究型大学的主体和基础,抓好本科教学是提高研究型大学教育质量的重点和关键;没有高质量的本科教育,高质量的研究生教育也很难得到保证;要把大学办得让人民满意,首先就是要搞好教学工作,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基于这些认识,学校在深入研究和把握人才培养规律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了本科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即学校的本科教育要坚持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的重视“三基”(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体现“教书与育人统一”、“理论与实践统一”、“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统一”的身心协调发展的创新性、研究型人才。为此,学校采取了多种措施,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一、 遵循人才培养规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始终注重追踪学科发展前沿,根据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新需求,在做好专业建设、教师队伍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等教学基本建设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本科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学校依据“宽口径、厚基础”的教学指导思想,较早地实行了“按院招生,分流培养”的本科生培养方式。同时,针对文科中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人才培养对教学方式、课程体系、教学环节的不同要求,有针对性地设计培养方案。在基础学科方面,我校哲学、中文、历史三个学科均为教育部“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为实现“以具有扎实的人文基础和较强的研究能力为特征”的文史哲教学与研究人才,设立了文史哲实验班,设计了贯通文史哲三大知识领域的课程体系,进行了以注重元典、强调师生互动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式以及以本硕连读、导师制为标志的教学管理模式改革。2005年,在重新整合教学资源,充分借鉴文科基地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学校成立了“国学院”,明确了培养国学“通才”的目标,实行本硕六年一贯制的培养方式。在教学上强调元典阅读,重视学生自学,并将读书与实践紧密结合,开展游学活动,以扩大学生的视野。在应用学科方面,为适应国家经济社会的转型与日益深入的开放形势,依托学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教学优势,进入新世纪以来,学校开展了体现“高素质、复合型和国际性”为特点的经济学类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推出了以“双语教学、本硕连读、合作培养、名师认教、原版教材”为特点的“中美金融学高级实验班”项目,通过“三个支持”(雄厚的师资力量支持,一流的教学设施和环境的支持,先进的管理制度的支持)来实现“三个搭建”,即搭建宏观与微观相结合、中西结合的课程体系,搭建系统性、前瞻性与应用性相结合的教学内容平台,搭建富有特色的学生遴选机制、国外知名教授全英文授课、配套的助教制度为主的模式创新与制度规范。与此同时,学校全力促进学科的交叉渗透,打造复合型人才。学校提出“主干的文科、适当的工科、必要的理科”的学科发展构想,在做强文科优势学科的同时,将理工科的建设定位为“有基础、相关联、高起点、入主流、力争高水平”,并以此为指导成立了理学院,为文理的交叉渗透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二、 加强通识教育,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之下,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是党和国家对高等教育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的一个基本要求,是国家意志,反映了时代的要求和人民的呼声。在创建“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的历史进程中,学校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放在更为重要的议事日程之上,常抓不懈。在总结以往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以加强和推进通识教育为突破口,正确处理通才与专才,非专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关系问题,重新审视本科培养方案,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努力把学生培养为既有一技之长,同时又全面、自由、和谐发展的人民共和国的建设者。为此,学校于2007年初开始展开了全校性的关于通识教育的大讨论,在充分研讨的基础上,成立了学校通识教育委员会,设计了2007级本科教学方案。新方案对原有的课程体系进行了比较大的调整,将本科课程体系划分为全校共同课、部类共同课和学科专业课三大模块。其中,重点加强了全校共同课,规定了政治理论、身心健康、通用基础、人文艺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领域的学分要求,使本科的通识教育得到了进一步强化,本科教学中基础教育得到了更高的重视。同时,为进一步打破专业界限,扩大学生的专业基础,设计了部类共同课,即根据学科门类将学校的本科专业分为五大部类,学生按照自己所在部类选修相关学科基础课程。

为保证通识教育课程的质量,学校提出,要更加注重课程设计和课程质量,以使学生从教学中得到真正的“心灵的启迪”和“思想的震撼”;要转变过去的以“概论”、“通论”课程为主的教学模式,注重经典作品的“深度阅读”,加大学生学习的工作量,强调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师生的交流与互动;要加强教学管理,选择优秀教师任教,建立健全助教制度,加强对学生学习的指导。

三、以精品课程建设为依托,全面提高课程建设质量

课程建设质量关系人才培养的质量。近年来学校围绕精品课程建设,努力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打好基础。首先,明确了我校的精品课程建设指导思想:即,精品课程建设要体现培养掌握系统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高层次、高起点、高素质”本科人才的质量标准;作为学校学科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精品课程建设要综合教师队伍建设、教材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改革、教学环节的改革和建设等各方面成果,整体推进;精品课程建设要集教学名师、精品教材、教学改革成果于一体,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充分交流与共享,最大限度地提高本科课程教学的质量。其次,制定了科学的课程建设规划,并采取相关措施保证规划的落实。第三,结合精品课程建设进一步加强教材建设,推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经过几年的建设,精品课程建设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目前,学校本科大部分学科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均已进入学校精品课程建设立项,截止到2007年8月,共有15门课程获得国家级精品课程称号,31门课程获得北京市精品课程称号。集“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不仅对于提高我校的本科人才培养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也对兄弟院校相关课程的建设起到了很好的辐射作用。

四、坚持“以学生为本”教学理念,建立健全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优质的教学要有出色的管理来保障。近年来,学校在积极推进教学改革的同时,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进一步规范教学管理流程的基础上,重视在管理制度设计中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

在完善规章制度方面,2000年以后修订出台的涉及本科教学组织与运行、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改革、实践教学、质量监控等环节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共53种。为保证院系一级教学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学校自2000年开始课题研究,2001年试点,2003年在全校推行中国人民大学“教学质量体系”。该体系将本科教学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要素化,并细化为《本科教学质量手册》、《教学服务规范》、《教学服务程序》、《教学服务提要》、《管理文件汇编》等文本指南,分别对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教学及教学管理工作内容、程序及依据进行规范,明确了各个环节的质量标准。

在规范管理过程的基础上,学校不断改进与完善学生评教系统,及时反映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意见及建议。同时,创新教学督导模式,以“督导结合,以导为主”的工作思路开展工作。教学督导员主动总结在课堂教学督导过程中发现的创新教学法,以扩大优秀教师的影响力;与授课教师交流教学心得,传授授课经验,帮助青年教师提高教学水平。

编辑:人大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