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塑国民表率 育社会栋梁 中国人民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纪实
时间:2012.07.29
走进位于北京中关村大街的中国人民大学东门,镌刻在巨石上的校训“实事求是”几个大字映入眼帘,浑厚的石头,朴素、深沉的字体,饱经沧桑中凝聚着一股令人折服的精神和光芒。

  这是一所负载着民族希望在抗日烽火中诞生的大学,一所享誉全国的综合性研究型重点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广大师生发扬“始终奋进在时代前列”的优良传统,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勤俭办学,艰苦奋斗,积极探索,求真务实,使学校成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和研究的重要基地,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普及,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和繁荣,为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被誉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领域的一面旗帜”。穿过历史风雨的中国人民大学,在新世纪的机遇和挑战面前,开拓创新、与时俱进,以“实事求是”的精神、海纳百川的胸怀和人文社会科学的独特优势载入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册。

  中国人民大学充分发挥人文社会科学学科数量多、门类全、综合水平高的优势,积极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高层次的理论型、管理型人才。从陕北公学至今近70年来,中国人民大学共培养了各类人才近20万人,人民大学的毕业生以自己卓有成效的工作和为社会做出的杰出贡献赢得了良好的社会评价,在他们的身上充分体现了心系人民、服务祖国的优良品质,他们勇于担纲,敢于创新,甘于奉献,引领了时代潮流,创造了辉煌业绩,被称为“人民共和国的建设者”。

  历史的传承,传统的熏陶,文化的哺育,使得中国人民大学学生及校友身上打下了“始终奋进在时代前列”的烙印,“文革”中不屈不挠追求真理的思想先驱张志新烈士;1978年在《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全党冲破“两个凡是”禁锢的胡福明;1992年在《深圳特区报》发表《东方风来满眼春》、率先向全国传达邓小平视察南方重要讲话的陈锡添;中国首席大法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时代先锋、“中国法官十杰”之一的宋鱼水……这些优秀校友是中国人民大学培养的千千万万校友的代表。

  “大学之大,乃学生之大”。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说,进入新世纪,我们凝练出“人民、人本、人文”的办学理念、“大师、大楼、大气”的办学思路和“真情、真想、真干”的行动纲领,并将一以贯之的人才培养目标概括为“国民表率、社会栋梁”,要求学生既坚持“明德、博学、求是、笃行”的学术品格,又具有“忠诚、勤勉、朴实、友爱”的道德人格,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和个性发展。这种德才兼备、政治素质与专业素质并重、“道”与“术”相统一、成才与成人相结合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中国人民大学教育思想观念的鲜明特色和亮点。

  一切为了学生全面优化人才培养环境

  夯实基础,完善布局,以学科建设带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中国人民大学以学科规划与建设为学校工作的龙头和学校发展的主旋律,把“一切为了学生”的办学宗旨落到实处,不断追踪学科发展前沿,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

  “十五”期间,学校结合“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围绕建设世界知名的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积极调整学科布局和专业设置,巩固重点学科优势,建设新兴学科、交叉学科,本科专业布局进一步趋向综合性。目前学校共有61个本科专业,5个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和1个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3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名列全国高校第一;有25个全国重点学科,总数居全国高校第五,其中社会科学领域的重点学科数居全国第一,另有4个北京市重点学科;在2004年由教育部组织的全国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重点学科评估中,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社会学、新闻传播学等5个一级学科整体水平排名全国第一,总数位居全国高校第三位。人民大学已经构建起了以经济学、哲学、法学、新闻学等为代表的人文社会科学优势学科群,从而基本形成了涵盖文史哲理工经管法教等9大学科门类的学科体系。

  新世纪的头五年,人民大学着力完善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权威性高、前沿性强、数量众多、种类齐全的人大教材在教育界享有盛誉,精品课程犹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在2003年到2006年精品课程评选中,学校有25门课程被评为“北京市级精品课程”,有15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目前,全校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课程已经占全部课程的53%,校级精品课程全部都有成熟的计算机网络课件。教材建设与精品课程建设齐头并进,2001年,学校有101本教材入选“十五”国家级教材规划,其中,人文社会科学类有95种,位居全国高校第一;2002年,25种教材进入高等教育出版社“百门精品课程教材建设计划”立项;同年,22种56本教材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奖,总数居全国高校人文社科类第一;2004年,48本教材被评为“北京市精品教材”;2006年,又有239部教材被列入“十一五”国家级教材规划。

  立足教学,提升质量,建设高层次本科教学师资队伍。人民大学在“大师、大楼、大气”的办学理念中,“大师”是摆在第一位的。近年来,人民大学不断强化“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意识,在师资队伍建设工作中始终坚持以提高整体素质为核心、以培养拔尖人才为目标、以优化结构为基础、以制度创新为动力、以加强管理为保障的原则,学科建设与人才队伍建设有机结合,引进和培养人才并重,不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逐步优化人才的配置机制、竞争机制、激励机制和创新机制,营造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学术氛围和制度环境,使师资队伍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提高本科教学工作质量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的关键在于汇聚一批能发挥学科带头人作用的拔尖创新人才。学校实施了“请进来、走出去、沉下去”的教师队伍素质提升计划。“请进来”,就是邀请国外知名学者来学校开展学科前沿的国际培训;“走出去”就是通过各种途径将一批教师派往国外一流大学培养深造;“沉下去”就是鼓励教师理论联系实际,到社会经济建设的第一线考察调研。

  目前全校1,671位专任教师人中拥有博士学位的占63.4%,有13名第五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和学科评议组成员,13名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成员,2位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9位副主任委员,15位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位国家级教学名师,10位北京市教学名师。有15人入选“跨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和“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8人入选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工程”,10人荣获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66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55人入选北京市“新世纪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累计共388人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2004年,人民大学有25位专家作为首席专家或主要成员入选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第一批教材系列课题组及经典著作和重大问题课题组,成为全国入选人数最多的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实现了“质”与“量”的双重提升。

  面向未来,拓展空间,根本改善办学硬件设施。“大师、大楼、大气,一个都不能少”,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认为,没有现代化的教学设施,要培养高水平的人才是不可能的。然而,前些年人大校园环境十分破旧,用学生的话说是“进东门,失望!进西门,绝望!”为了从根本上改善办学条件,自2001年以来,通过实施拓展办学空间战略,学校总计收回、腾退房屋近11万平方米,新增可用于办学的土地240余亩,教学科研行政用地增加到740亩左右,比2000年净增近48%。校园置换的实施,拓展了办学空间,极大地改善了人大教职工的居住条件,为学校的发展争取了时间,赢得了空间,凝聚了人心,使得新的校园规划具备了实施条件,对维护校园的完整性和营造学校浓郁的学术氛围产生了不可估量的积极影响。如今学生们说“进东门,向往!进西门,希望!”。

  新世纪人大的“大楼”建设屡创佳绩:建筑面积达14万平方米的明德楼,2005年建成之时为当时全国高校最大的单体教学楼,并因其先进的设计理念和完善的结构布局而荣获“2006年国家优质工程奖”;设备先进的体育馆、现代化的游泳馆、文化大厦、功能完善的多媒体教学楼、学生宿舍楼群拔地而起;百家园、求是园、品园等系列颇具文化品位的主题园林,与现代化建筑交相辉映……2004年,李岚清同志视察校园后充分肯定近几年的校园建设成就,称赞道:“人民大学旧貌换新颜了!”

  完全现代化的教学设施使学生的学习环境有了根本的改善。如今每个学院都拥有了相对独立的办学空间,每一位教授都有自己的工作室,教师们大都公布了自己的坐班时间,“以前找老师根本没有这么方便”统计学院一名大三的同学表示,而现在“与老师交流的次数比以前多多了。”

  开拓创新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作为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充分重视学科专业的规划和建设工作,努力构建适应社会需要,符合人民大学定位与发展目标的、科学合理的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体系。进入新世纪后,人民大学本着“巩固基础学科、优势学科,大力发展应用学科、交叉学科”的原则,提出了“主干的文科、精干的理工科”的学科发展构想。

  近年来,人民大学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创办了国学院和理学院、经济学双学位实验班、金融学双语实验班,这些创举是人民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一个缩影。

  知行结合,双向发展,提高学生创新能力。近年来,学校通过推动将科研成果不断转化为教学实践的研究型教学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计算机、大学英语等公共课服务的网络环境和计算机平台面向全校学生全天候开放。人大学子在“挑战杯”、“求是杯”、“创新杯”、“计算机程序设计大赛”等国际国内重要赛事中屡屡折桂,获奖总数名列全国高校前茅;同时,人民大学还是“挑战杯”全国参赛高校中唯一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学校,也是文科类作品获奖最多的院校。

  此外,以“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为契机,学校对已有的校、院两级共116个实习基地规范管理、加强建设,着力提升本科学生专业实习的“科研含量”和动手能力。统计学院的学生参与教师课题研究,将实习环节与教师科研相结合,进行“研究性实习”;档案学专业本科学生的实验与实习基地“实验档案馆”,通过校园网向全校全日制本科学生提供数字化信息服务,日常工作完全由本科生负责;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中国乡村建设研究中心”结合新农村建设,在全国14个省建立了30个新乡村建设实验基地并开始向本科学生开放。

  发挥优势,转变思路,开拓全新人才培养模式。经济、管理类各学科是人大的传统优势学科,进入新世纪以来,学校开展了以“高素质、复合型和国际性”为特点的经济学类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2002年,财政金融学院推出了以“双语教学、本硕连读、合作培养、名师任教、原版教材”为特点的“中美金融学高级实验班”项目,该实验班已连续招生四届学生,其中三届已进入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实验班开拓了全新经济学科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在科学研究方面表现出良好的素质,大多数学生能够独立发表学术论文或参与教育部科研项目,有些学生还受邀参加了国际学术会议。基于数学工具对金融学研究重要性的认识,2006年,财政金融学院又推出了“金融学—数学双学位实验班”项目,并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在国内金融学界引起较大反响。

  接续文脉,重振国学,培育人文博雅通才。从2005年5月宣布人大组建国学院到同年10月国学院举行开学典礼,人民大学“接续文脉,重振国学”的探索和实践,成为海内外媒体关注的焦点,并被称之为“一项具有文化风向标意义的重要举措”。创建国学院和国学研究院,是人民大学加快实施“985工程”、加强学科建设的重大措施,更是学校顺应历史潮流、回应时代呼声,为重振国学、弘扬传统文化进行的积极探索。国学院注重开拓创新、将学术专业与人生教育融为一体,追求在西方学科分类与学术理念的基础之上,彰显中国传统学术与教育的精华;学院实行教师“双聘制”,聘请文史哲各学院优秀教师参与国学院的教学科研工作。在六年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将在导师的指引下尽快进入学术研究的前沿,掌握国学基础知识,领会国学精神意蕴,学会国学治学方法;并秉承知行合一的传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广泛深入地接触社会,感受人生,将国学素质的提高与精神人格的培养融为一体,同时也借鉴现代西方的学术方法来研究国学。国学院的创立是学校在人文学科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进行的全新尝试,对于强化人民大学的人文底蕴意义重大。

  整合资源,大胆创新,形成文理渗透的学术氛围。近年来,人民大学为使学科发展水平更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使学生得到更加完整的教育,学校有目的、有步骤、重实效地逐步发展理工学科。2004年成立的化学系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做出了许多新的调整,增设与化学相交叉的课程,为学生将来在跨学科领域发展创造了条件;同时不忘凸显以人文学科著称的人民大学办理学的独特优势,对学生进行管理和人文社科类知识教育,有利于学生成长为既有专业知识又懂管理理论的复合型人才。2005年成立的物理学系则采用了国际上较为先进且成熟的人才培养模式,将人才培养与学术研究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上落实抓好。同年,学校整合资源,以“有基础、相关联、高起点、入主流、争取高水平”为指导思想创立了理学院,理工学科人才培养工作也因而取得突破性进展。现在,成立仅仅一年的理学院已经有科研成果见诸世界顶级学术杂志,在理工学界人民大学的名字频频出现,更响,更亮了。实践证明文理渗透的学术氛围、育人环境、思维方式的建立,对于提高学术水平、人才培养质量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创新。

  在完善学科体系、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过程中,人民大学也加快了国际化的步伐,学校先后同37个国家和地区的140多所大学建立了校际合作项目。到2005年,约有近百名本科生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密歇根大学、韩国首尔国立大学等国际著名高等学府中作为交换学生学习,他们在各种国际会议和学术交流活动中充分展现了人大学生的风采。

  营造校园文化氛围构建立体化人才培养体系

  理性引导,形式多样,实践教学扎实有效。多年来,人民大学形成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扎实学风,人大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十分活跃,2005年,许多学生参加了“沿着共和国的足迹”、“青春关注西部”等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主题活动,200名学生进入厂矿、社区,参加基层人才直通车项目。2006年暑期,中国人民大学赴新疆实践团经过近4000公里的长途跋涉,完成了为期10天的社会实践活动,一位队员说:“在这里,我们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艰苦奋斗!”运用专业知识为社会提供服务,也是人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的重要形式。以法学院学生为主要成员的学校大学生法律援助中心,是全国高校中第一个完全由学生志愿者组成的民间法律援助机构,成立7年来,接受法律咨询10,000多人次,网上出具法律意见1,000多次,免费为无法支付法律服务费用的困难群众代理诉讼和劳动仲裁案件百余件。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促进青年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人民大学不断创新“两课”教育的模式,把专业知识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结合起来。在教学标兵王易老师讲授的“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课堂上,偌大的教室常常座无虚席,连很多研究生、外校学生和自考生也慕名而来,大一的刘君同学说:“这里是我们精神生活得到满足的地方。”

  与此同时,学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还采取了一系列新思路、新方法,帮助学生完善人格意志品质。学校积极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活动,每年举办近百场讲座、论坛等颇受学生欢迎的活动,为学生开辟了解世界、认知国情的“第二课堂”。学校以创建邓小平理论学习标兵团支部、举办理论讲座等形式,不断推进团学工作、加强团组织的凝聚力。近年来,学校有6个分团委获北京市红旗分团委称号,两个班集体被评为“全国优秀班集体”,先后有20余名学生荣获北京市“五四”青年奖章、“北京市优秀团干部”、“全国优秀学生干部”、“全国三好学生标兵”和“优秀学生干部标兵”。

  学校十分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成立了心理科学中心,为每一位刚入学的新生建立了心理档案,为在校学生定期开办“心理健康大课堂”,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发展。仅2006年,学校就邀请了回龙观医院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的中、外专家和部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家进行全年共24讲的专题讲座。

  社团活动,潜移默化,人大特色文化别具一格。人大人有着积极的进取精神和参与意识,社团活动和社会工作闻名遐迩。在这座充满青春活力与蓬勃朝气的校园里,有荣获“全国十佳志愿服务先进集体”的青年志愿者协会;有被誉为“业余团体、专业水准”的全国一流的学生艺术团;有在全国高校中极具影响力的学生媒体——青年人大报社;有勇夺首届“中国大学生男子篮球超级联赛”总冠军的学校篮球队;有“文化助残”、“青春健康之旅”、“爱心桥”等一大批大学生志愿实践的品牌活动;此外,一年一度的学生艺术节、五四文化节、服饰文化节、歌影年华、风载我歌行、“一二·九”大合唱等一系列耀眼夺目的传统品牌节目,以及全国高校学生媒体论坛、“青春·中国”全国大中学生纪实DV作品大赛、首届首都大学生创意文化节动漫设计大赛等一大批新创的学生文化活动,营造出积极向上、别具一格、特色鲜明的“人大文化”。

  “论坛现象”是人大的又一胜景。近几年来中国人民大学每年举办的国际国内各类学术论坛有100多次:“中国人文社科论坛”、“共和国部长论坛”、“大法官讲坛”、“世界知名学者讲坛”、“外国使节和政要讲坛”、“人大代表人大行”、“黄达—蒙代尔讲座”、“吴玉章学术讲座”、“国学讲坛”……平均每周有一个国际学术会议召开,每10天有一位外国大学校长来访,每月有一位外国著名学者政要来讲演,丰富多彩的学术活动,让学生们品尝到原汁原味的“学术大餐”,尽情领略大师风采。一位大三学生说他每年会参加几十次论坛;在论坛上,大二学生段蕾用英语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帕德玛·德塞女士对话,她说:“这样的学习是从书本上得不到的,与大师对话让我受益匪浅。”

  美化校园,提升品味,良好文化环境催人奋进。“会中外学术有容乃大,凝古今正气无欲则刚”,这幅由纪宝成校长撰稿、新闻学院学生王延鹏书写的对联悬挂在“百家园”内的“百家廊”之上,廊内刻有中外各九位先哲的石像及经典名言,象征着坚持实事求是的人民大学吸取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在21世纪面向世界开放的胸襟和海纳百川的气度。在百家园悄然变身的同时,学校还重新命名了主要道路、楼群,赋予其深刻文化内涵。2003年人民大学发布了形象识别系统,新校徽图案由3个并列的篆书“人”字组成,寓意“人民、人本、人文”的办学理念,新校徽的唯一使用颜色为颇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人大红”,人大新校徽一经推出,受到师生推崇,并在中国青年报举办的“公众最喜欢的大学校徽”中名列榜首。

  这是一个沉思与奋进的校园。走入人民大学,质朴、沉稳的“实事求是”校训石,被劲松翠柏和似锦繁花映衬;花园里,三两学子怡然览卷,白发教授漫步其间;“吴玉章和学生们在一起”铜像、老校长成仿吾塑像以及巍然屹立的孔子像等景观,映衬在树影婆娑中,定格成人大刚柔相济的迷人风景;入夜,音乐喷泉在五颜六色彩灯映照下,明快的旋律中流淌出梦想和憧憬……积极向上、充满时代气息的校园文化氛围,会如此深刻地熏染着你,人大学子在这里获得的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追求真理、以民族复兴为己任的担纲意识,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气质。

  正如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程天权在刚刚结束的学校第十三次党代会上指出那样,人民大学要始终坚持育人为先的原则,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紧紧围绕培养世界一流人才的目标,建立与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相适应的教育教学体系,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远大理想、对祖国和人民有深厚感情、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积极进取,勇于担纲,具备良好思想道德素质、人格素质、精神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国民表率、社会栋梁”!

  (本文发表于2006年11月29日光明日报第11版)

相关链接:http://www.gmw.cn/01gmrb/2006-11/29/content_514508.htm

http://www.gmw.cn/01gmrb/2006-11/29/content_514507.htm

http://www.gmw.cn/01gmrb/2006-11/29/content_514506.htm

http://www.gmw.cn/01gmrb/2006-11/29/content_514505.htm
编辑:人大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