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教学相长正当时 中国人民大学加强校园建设助力人才培养
时间:2012.07.29

金秋时节,中国人民大学与往年一样进入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季,与往年不一样的是,同学们有了新的舞台——明德堂。

明德堂(如论讲堂)座落于中国人民大学明德学院楼群。2006年启用以来,这里举行了中国人民大学2006年学位授予仪式,举办过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文艺晚会……在这里,国务委员陈至立与人大师生共同庆祝2006年教师节;世界奥林匹克史上的传奇人物巴德•格林斯潘与人大一千多名学子分享他的奥运电影人生……

正如纪宝成校长所说:“如论讲堂和日新月异的校园,承载着学校全体师生努力向上的信念和奋斗。”自2000年起,中国人民大学开始大规模的校园建设和基础设施改造工作,教学条件和办学空间得到很大改善。一位毕业生由此感慨:“我在人大生活了四年,看着它一点点的进步,越来越适于学习和生活了。”

从零到足够大:建立新的工作秩序

2005年11月1日,中国人民大学68周年校庆,明德楼宣告竣工启用,经济学院、财政金融学院、统计学院、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法学院、商学院负责人从校领导手中接过了银光闪闪的钥匙。

作为改善教学条件的重要举措,中国人民大学当年7月启动“办公用房调整”计划,明德楼的启用是落实计划的重中之重。如今,国际关系学院、外国语学院、新闻学院和部分机关部处也已搬入明德学院楼群。同时,随着校园置换的顺利推进,信息学院和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已迁至人大附小原址;根据工作职能和学科特点,科研楼、资料楼、实验楼进一步调整,其中,资料楼、实验楼已重新命名为人文楼和理工楼。

按照办公用房调整计划,将实现教授一人一间工作室,副教授两人一间工作室,讲师三人一间工作室的目标,办公面积标准为教授15平方米,副教授10平方米,讲师8平方米。此外,每个学院设有各自的科研基地用房,重点基地将配备100平米行政用房,200平米资料用房。

“面积上实现从零到足够大的突破外,最重要的是环境非常好。” 经济学院明老师说。他回忆以前的办公场景:没有独立的办公室,两个人在狭小的空间里一起办公,遇到就业指导时,上千名学生往来谈话、领表格、签协议,人流量很大,工作效率很低……据了解,在入驻明德楼之前,商学院、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的教师都没有自己的办公室,法学院只有每位教授有10平米左右的办公区域,副教授和讲师没有办公用房;经济学院、财政金融学院的教师办公用房也很紧张。搬迁之后,各学院按照面积标准为老师们划分了办公区域。“副教授的办公用房面积比原来扩大了将近5倍。”财政金融学院何平老师介绍。

充足的空间资源带来了充足的时间资源。结合办公用房调整,学校明确要建立一种新的工作秩序,每位教师每周至少有两个半天在办公室坐班并向学生公布时间。对此,纪宝成校长表示“以人为本,在学校就是要以学生为本”。

对于这个新规定“老师们不单单是严格执行制度,很多老师在两个半天以外都过来。”经济学院牛老师反映。“在搬进明德楼之前,我觉得自己一星期最多只会来一次,但现在基本上一周三次,可以说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商学院的王老师说,“明德楼给我们一种归属感。”

“以前没有固定的办公室,跟学生交流很不方便,无论在时间上、空间上。”在统计学院,一位老师刚刚给学生解答完问题,周围办公室不时有同学来找老师,或修改论文,或请教问题,“现在学生来找我交流的次数比以前多多了。”

“以前找老师根本没有这么方便”统计学院一名大三的同学表示,而现在“原来的梦想在一步步实现。”刚从老师办公室出来的经济学院赵同学说。

从求是楼到明德楼:开创新的办学空间

2002年11月1日,中国人民大学65周年校庆,校园新世纪四大工程之一——多媒体教学楼(公共教学一楼)宣告竣工。一度紧张的教室资源因此有所缓解,学生自习有了新的去处。短短3年之后,同学们又有了新的选择。

“(明德楼教室)折叠桌椅、吸音地板还有其他一些设施都很注意细节,很人性化。最主要的,来这边学习很方便,从来不担心会找不到教室。”新闻学院2004级阎同学接受采访时说。作为目前国内高校已建成建筑中规模最大的单体教学设施,明德学院楼群集教学、实验、图书阅览、办公、剧场、演播厅等多功能为一体,总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最多可满足6300名学生上课需要。

“从求是楼到公共教学一楼,再到明德楼,我们学校的教学环境越来越好了。”一位在明德楼上课的老师说,“这样的环境会带给老师一种愉悦感,上课状态会格外的好。”

求是楼,建于上个世纪50年代的四层建筑;公共教学一楼,奠基于本世纪初的多媒体教学建筑;明德楼,竣工于本世纪初的多功能现代化综合建筑,时间距离越来越短的变化让同学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发展空间。

“这简直不可思议,这样的事情我想都没想过。”4月21日,统计学院学生科研中心正式启用,一名研究生在申请成为第一批使用者后这样表达自己的心情。作为全校第一个专为在校研究生提供的免费独立科研场地,设在明德楼的统计学院学生科研中心由14个独立的科研小间组成,内设常用工作设施,并可以提供无线上网,既为研究生提供了独立自由的学术空间,也为与导师近距离沟通创造了便利条件。

“终于可以不为地方发愁了。”明德法学楼国际学术报告厅里一位同学刚听完学术演讲,“我们院学术交流活动特别多,而且在全校范围内都特别受欢迎。以前有一场好的讲座,要早早就去占座,因为教室太小。” 据法学院齐老师介绍,在各教研室的办公用房之外,明德法学楼设有130人的国际学术报告厅、阶梯教室、模拟法庭等,“现在会议室的使用在数量上、面积上都没有问题,而且会议室的配套设施也比较完善。”

今年9月30日,一则通知让同学们再次有了新的发现:位于明德主楼西北部1—4层的图书馆经济与管理学分馆已经开馆。总面积达2000多平方米的分馆设有新书及西文图书借阅处、现刊报纸阅览室、过刊借阅处、学位论文阅览室和分馆特藏借阅处,主要面向经济学院、财政金融学院、统计学院、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商学院的教师和高年级学生开放。据校园建设管理处负责人介绍,针对各院系原有的资料室各自分离且重复建设的问题,新的学科楼群将资料室单独设计、集中建设,使它们之间预留了能够合并成“分图书馆”的可能。图书馆负责人表示,图书馆的进一步发展是与学校教学科研的发展相协调的,如何更好地保持畅通的服务渠道,如何让读者享受到更便捷的服务,是图书馆不断思考的问题。建立分图书馆整合了人力、场地、图书等资源,有助于缓解学校图书馆人流量大、空间有限、工作人员不足的困难,以保证为师生提供更好的服务。

黄达-蒙代尔讲座、农经茶座、文艺双周……各学院深受欢迎的学术文化活动也都通过办公用房调整拥有了充裕的空间。坐在黄达-蒙代尔讲堂里,听蒙代尔教授讲解“当前中国的宏观经济形势和变幻中的国际环境”,财政金融学院的同学说“感觉非常好”。

从信息楼到计算机广场:打造新的服务平台

2006年5月25日,中国人民大学网络建设十周年庆典,作为“数字人大”建设工程的核心,“数字人大”电子校务系统正式启用。
从曾经一度发展缓慢,到电子校务系统成为高校信息化应用建设的典型模式之一,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化建设随着校园建设和基础设施改造加速推进,万兆核心、千兆到楼、结构合理、管理细化的校园网络基础平台已然成为数字化校园的坚实基础。

“十五”期间,中国人民大学校园网主干带宽从100M升级为10G,与2000年相比,全校信息点总数达到25376个,增长了196%,连接所有教学、办公和学生宿舍等53栋建筑物。学校已初步构建起高等教育信息化平台;校园卡一期工程建设初见成效;数字图书馆初见雏形,已建成5个特色数据库和经济学学科知识门户、法学学科知识门户、OPAC书目资源整合系统,建成集资源推荐、咨询服务和信息检索为一体的“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

校园网的日益完善,现代化教学设施的投入使用,为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提供了必要条件,为提倡以学生为本的创造性教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提供了平台。

2006年初,明德楼地下一层的计算机广场随着学院楼启用开放。“再也不用到公教一楼挤了。”正在计算机广场做《新时代交互英语》视频教程的赵同学说,“原来只能在公共教学一楼仅有的三个机房做,只有一二百台机器,经常会很拥挤,很不方便。”而在公共教学一楼竣工之前,信息楼的3层机房曾经是全校学生有限的选择,设备老化、空间狭小、使用时间受限等问题突出。明德楼计算机广场则拥有800个终端,学生凭证件可以免费使用,所有机器都更新换代,计算机里还设有photoshop、spss、飞腾排版软件等各种专业程序,为不同专业的同学们提供了实践空间。

在明德楼还设置了500台计算机的网络教学环境,并全部接入校园网,采用系统集中控制,以满足多媒体教学的需要。从2000年到2006年,全校可供多媒体教学的教室从31间增至300余间,95%以上的公共教室实现了多媒体化。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中国人民大学教学的一种主要形式,使用多媒体手段教学的课程已经占全部课程的53%,校级精品课程全部都有成熟的网络课件。

输入学号和密码登陆页面,点击查看老师发布的通知、下载作业题目、发送电子邮件,商学院大二的陈星名同学通过Blackboard教学管理平台系统完成了“商品广告学”作业。“提交作业、选课、成绩查询、老师答疑、英语四六级报名……这么多环节都可以通过网络进行,简直是太方便了”陈星名高兴地说。随着电子校务系统的启用,学校同步开发、引进了新的本科教学管理系统和一批用于教学的数据库软件,其中,以课程为中心集成互动“教”与“学”的Blackboard教学管理平台系统已在全校逐步推广。在首批试点的商学院,本院开设的所有课程(包括本科、研究生的课程)全部使用Blackboard教学管理平台进行辅助教学,系统拥有学生用户4 019人,教师用户120人,平均每日访问数5000多次。

从人文楼到理工楼:倡导新的教学观念

2006年11月1日,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系)成立50周年庆典隆重举行。院庆之际,学院迁至人文楼(原资料楼)。

  人文楼现在是文学院、哲学院、历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学科的大本营。在学院办公区域规划中,除了搬入明德学院楼群的9个院系外,其余14个院系的办公室分布在人文楼、理工楼、求是楼、科研楼、学生事务楼、人大附小原址等七处。资产与后勤管理处负责人表示,对于各学院的行政办公室的地理划分,在综合考虑该院的教授工作室等总用房面积的同时,还兼顾了学科的接近性,“相近的学科院系在一起,师生交流时除空间上更加便利外,也有助于思维的互相启发与外延”。

在调整学院楼的同时,全校的实验室进行了重新定位和布局调整。实验室建设与设备管理处介绍,学校大力推进实验室建设是为了适应文科实践教学的需要和“主干的文科,精干的理工科”的学科发展需要。以创办理学院、建设数据工程与知识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为标志,实验室建设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截至2006年9月底,学校建成和在建的实验室总计48个,功能上包括教学实验室、综合实验室、研究实验室,按学科发展方向分为理工科实验室、应用文科实验室、人文科学信息多媒体实验教学环境等。

在实验室建设中,特别强调了整合资源,推动学科交叉融合。2005年,新闻学院将原有新闻摄影、广播电视、新闻采编与媒体管理、网络传播、广告制作等功能加以整合,建立新闻传播实验教学中心,2006年8月中心被确定为“北京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迁入明德新闻楼后,实验中心面积进一步扩大,各项设施功能也进一步完善。在理工楼里,除了重点建设的化学系功能分子与材料动态结构研究中心、物理学系凝聚态物质物理特性研究实验室,还设有普通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基础物理、电子电路、近代物理实验室以及环境学院的微生物实验室等,形成了学科功能齐全、设备一流的本科教学实验中心,环境学院和理学院的学生共享这些实验设备。“我们还常和物理系的同学一起讨论怎么才能进一步完善实验操作。”环境学院05级的刘卉丹说,他们的实验设计方案在不断的讨论中得到完善,同学们的思考方式也在交流中有了新的提高。

找老师难、找教室难,找设备难,曾经的困扰随着明德楼启用一一缓解。站在明德楼上远眺,南侧,培训中心即将竣工;东望,文化大厦巍然矗立;校园东南,新的留学生楼和国际交流中心正在筹划;校园东北,国学楼和4万平方米的新图书馆蓝图待展。

五年来,中国人民大学校园建设工作接近过去五十年总和的两倍。各类教学科研用房竣工面积达40万平方米,其中新建学生公寓和配套用房8.55万平方米,学生食堂和办公用房1.47万平方米,世纪馆、游泳馆及附属用房总建筑面积共26299平方米。与此同时,校内主要道路、管网设施改造一新,新增校园绿化面积达3万平方米,百家园、求是园、汇贤园、宜园等文化主题园林渐成体系。

在原本狭小简陋的校园开创出具有人文、现代气息的新空间,“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是学校领导班子义无返顾、知难而进的最大动力。几年里,为了巩固教师队伍,学校成功实施了深化住房制度改革政策;为了“把最大的空间让给教学,让给学生”,学校创造性地采取校园置换方式拓展了办学空间;配合实施“985工程”、“211工程”以及多种渠道筹集资金,校园建设规划得到有效落实……建造大楼是工程,营造氛围是过程,校园建设者说“在加高硬件设施这块短板后,更为重要的是软条件,以人为本是我们始终努力的方向。”

编辑:人大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