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在江南古镇读懂中华文明
远见书院组织中外学生赴同里古镇研学
来源:远见书院 时间:2023.10.17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中华文明开放包容、与时俱进的精神气质,不断吸引着中外青年。10月13日,远见书院组织中法学院本科生代表、国际学院研究生代表、法国交换生和丝路学院留学生30余人,一同前往同里古镇研学,在这座古今相融、开放融合的江南小镇里感受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在“研”与“学”的有机融合中逐渐地了解苏州、读懂中国,并努力做中国故事的讲述者、中国声音的传播者。

在小桥流水中感受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

同里古镇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同里的历史可追溯到距今五六千年前的“崧泽文化”和“良渚文化”时期。优越的自然条件,使这里成为吴地最富庶的地方,故同里原称“富土”。宋代正式建镇后,将旧名“富土”两字相叠,上去点,拆分为“同里”。

同里素有“三多”之称,一是水多桥多。研学团乘坐同里特有的摇橹船,随着船娘的吆喝,摇橹船在水巷中缓缓驶过,小桥、流水、人家,完美的展现了传承千年的江南水乡独特韵味。研学团还走进了太湖水利展示馆,走上古街古巷,踏遍古镇的石板小路,触摸古镇的脉络肌理,深入了解其历史底蕴,感受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

人家尽枕河,水巷小桥多。来自法国的RAFFIN DIANE看到眼前的景象,不禁发出感叹:“真是太美了!这里的小桥流水,古色古香的建筑,宛如一幅生动的水墨画。走在古镇的石板路上,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音,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我还在这里看到了一些新奇的手工艺术品,有大大小小的木雕,有剪纸,还有很多刺绣,原来这里是刺绣之乡,刺绣真的非常非常漂亮!我很喜欢这里,我希望我可以把我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带回到我的家乡,也让我家乡的朋友和亲人们能够了解中国,我希望他们有机会也可以来到中国欣赏中国的美景、感受中国的文化。”

在青砖黛瓦中读懂中华文明的兼收并蓄

同里的第二“多”指的是园林大院多。同里古镇保存着大量的明清民居建筑群,这些古民居建筑代表了江南古建筑的精髓。古民居设计讲究无一不思,蕴含着儒释道三家融合下中国的“和合”哲学。研学团走进耕乐堂、退思园等古典园林和古建筑群,体悟充满诗意和美学的园林设计,共同探讨古镇的古往今来,共享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走进退思园,研学团的成员们被这座江南私家园林的独特魅力所吸引。他们踏着青石板路,穿过垂柳依依的庭院,品味着园内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

研学团成员们深入了解了园林的建筑风格和设计理念,体验古韵盎然的水乡风情。江南园林的景致充分体现了儒家、佛教、道教三种文化建筑的融合,是中华文明兼收并蓄的生动写照。他们欣赏着白墙黑瓦、小桥流水的水墨画境,探讨了江南园林与北方皇家园林的区别,进一步理解了江南水乡的文化内涵,以及蕴藏在园林设计背后的中华哲学的“和合”精神。

古镇自怡然,青石寻悠远。在这个过程中,研学团成员们还与当地的居民和游客交流互动,分享他们对退思园的理解和感受。他们将这些珍贵的经历和感受记录下来,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方式,向更多的人传播江南水乡的文化和园林的魅力,成为一个个行走的“中国故事”。

丝路学院留学生EGANOVA ANASTASIA非常喜欢耕乐堂和退思园。她在给家人录制的视频里介绍说:“耕乐堂是中国明代的处士朱祥建造的,耕乐是他的字;退思园则是清朝的官员任兰生建造的,听介绍说,他是失去官职回到了家乡苏州,建了这个院子,并且园名来自中国古代词语‘退思补过中的两个字,十分好听。两座园子都非常漂亮,有特色的房子,有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还有石岸湖水。这样的建筑形式是我在以前没见过的,我也没想到在中国的古代,在没有任何现代工具的情况下,可以建造出如此精美绝伦的建筑。我觉得中国人真的很有智慧,很多东西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爱这里!”

在先贤古迹中理解中华文明的价值内核

同里“三多”指名人出得多。同里人才辈出,镇志称“儒绅大夫彬彬辈出”“多名家盛族”。研学团走进王绍鏊纪念馆、陈去病故居,在与先贤的对话中,感受历史的厚重,引导留学生认同合理解中华文明和平、发展、公平、正义等价值内核也是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

在王绍鏊纪念馆,研学团详细了解了王绍鏊的生平事迹。王绍鏊是明末清初的一位杰出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和爱国人士。他主张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提倡教育改革,对中国的政治制度和社会风气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留学生们对王绍鏊的远见卓识和高尚品质表示由衷敬佩。

随后,研学团来到了陈去病的故居。陈去病是明末清初的一位著名诗人、画家和书法家,他的艺术成就对中国文化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大家欣赏了陈去病的艺术作品,并对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表示赞叹。

方寸中能碰响历史,仰息间可闻听旧事。来自中法学院的仇正豪表示,每一次驻足,每一次凝望,都能让他更加深入地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陈去病的作品让他看到了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也理解了中国古代先贤追求的价值。他认为,这对于他们自身的成长和未来跨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文明生生不息,思想与时俱进。同里古镇虽已历经数千百年的风雨,但其独特的文化和历史底蕴仍然历久弥新,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活教材”。研学团“沉浸式”体验同里古镇的千年古韵,中外学子“一体化”领会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未来,远见书院将继续探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育人新途径,创新以书院一体化为基础,向来华留学生讲好中国故事的新方法,聚焦青年共同发展,打造中外青年友好交往品牌项目。

编辑:王芬
责任编辑:董涵琪
上一条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