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中国人民大学前身是1937年诞生于抗日战争烽火中的陕北公学,以及后来的华北联合大学和北方大学、华北大学。学校始终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始终得到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和高度重视。
查看更多
VR典范展
陕北公学时期(1937-1939)
华北联合大学时期(1939-1948)
北方大学(1945-1948)
华北大学时期(1948-1949)
中国人民大学建校初期(1949-1970)
改革开放时期的中国人民大学(1978-2012)
中国人民大学进入新时代(2012年至今)
1937年“七七”事变以后,为造就成千上万的革命干部,满足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需要,中共中央于1937年7月底决定创办陕北公学,并于8月任命成仿吾为陕北公学校长兼党团书记。
1939年7月7日,华北联合大学在延安宣告成立,成仿吾任校长兼党团书记,实行党团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设社会科学部、文艺部、工人部、青年部。
1945年11月,抗日战争结束后,国内一度出现和平建设的曙光,解放区各项建设事业急待开展。
1948年5月,为迎接全国解放,中共中央决定将晋察冀边区的华北联合大学与晋冀鲁豫边区的北方大学合并,成立华北大学。
为了培养具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素养和专业知识的新中国的建设人才,中共中央决定以华北大学为基础,合并中国政法大学,调来华北人民革命大学部分干部组建中国人民大学。
“文革”结束后,在党中央的关怀支持下,停办长达八年之久的中国人民大学获得了新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人民大学处于新的时代坐标。
陕公学生学习和生活
1955年,吴玉章校长(左一)
与工农速成中学学员郝建秀(右一)等合影
华北联合大学的同学在学习时事政治
1978年,中国人民大学东校门
中国人民大学学生参加团体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