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中国人民大学2023年国际小学期开学仪式举行
来源:党委宣传部 教务处 时间:2023.07.05

7月3日,在《茉莉花》《欢乐颂》等中英歌曲的悠扬歌声中,中国人民大学2023年国际小学期开学仪式拉开帷幕。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林尚立、副校长王易出席开学仪式。教务处处长吴健主持仪式。2023年国际小学期师生、学校各学院和机关部处代表等400余人以线上线下的形式参会。

来自21个国家和地区的80余名教师开设课程,来自全球各地的3400余名学生参加学习,设置全球大师系列讲座,优化通识课程体系,建立丰富的专业学科营……这是重返线下、升级回归的中国人民大学2023年国际小学期!

林尚立对参加2023年国际小学期的海内外师生表示欢迎。他表示,中国人民大学同新中国共同成长,正为建成世界一流大学而努力,学校致力于吸引更多优秀教师和学生前来学习与交流,并推动中国人民大学教师和学生走向世界,这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途径。国际小学期是中国人民大学促进国际交流的重要举措,是拓展学术交流、学生交流、课程交流和知识交流的重要平台。本次国际小学期重返线下,升级回归,全球各地师生汇聚北京,以便更好地加强交流、拓展视野、深化认知。

林尚立强调,中国人民大学是具有“人民性”的大学,社会调查与社会研究是中国人民大学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在国际小学期期间的交流,全球各地师生可以了解更多来自社会实践的生动故事,了解不断变化中的中国。希望参与国际小学期的师生能够通过三个星期的学习,获得新的认知、新的灵感、新的研究方向,并能在北京度过一段充实而愉快的时光!

王易介绍2023年国际小学期相关情况。国际小学期是中国人民大学全面提升国际性战略计划的一项重要举措。国际小学期通过精心设计课程、邀请国外一流大学师资开展全英文授课,招收国际学生与本校学生同堂上课,为学生提供独特的国际学习体验,为教师提供学术交流的机会,也向国际社会展示了中国人民大学开放包容的态度。

王易重点介绍了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小学期2.0版方案及2023年国际小学期课程体系改革情况。

吴健宣布2023年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小学期开学仪式正式开始。

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印度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ACM/IEEE会士C. Mohan作为国际小学期外校教师代表发言。C. Mohan教授分享了自己多年来的国际学术和文化交流体验,鼓励青年学生积极参与国际交流学习,并通过参与国际小学期项目,同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和优秀学生相互学习,积极提升跨文化和跨学科学习能力。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院长汪三贵结合开设的国际小学期课程《消除绝对贫困的中国经验》,以及个人在考察中国贫困地区的亲身经历讲述了中国利用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等优势来消除贫困所做的巨大努力。通过参加国际小学期课程学习,学生们将对中国如何以及为何消除绝对贫困有更系统的了解和更深入的思考。

瑞士日内瓦大学本科生Johann Dicken作为外校学生代表发言。他表示,国际小学期为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课程学习资源,非常高兴能够来到北京以线下形式参加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小学期,希望能在国际小学期期间充分感受中华文化的多样性,并在与全球各地师生的交流中有所收获。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2021级本科生罗夕作为校内学生代表发言。罗夕结合自身求学经历,分享了她对国际小学期作为国际学术交流和文化沟通平台意义的理解,表达了线下参加国际小学期的喜悦,并希望与来自海内外不同文化背景的同学相互交流和学习,共同享受未来三周国际小学期的学习和生活。

为进一步丰富国际小学期课程体系,提升国际小学期办学质量,2023年国际小学期,学校对国际小学期课程体系进行了升级改革,设置高水平、立体化、多层次的国际性课程体系,首次设立全球大师系列讲座、优化通识课程模块、开设专业学科营。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课程质量直接决定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将以2023年国际小学期的举办为契机,继续推动和深化国际小学期课程改革,不断提升国际小学期师资和课程质量,为境内外高校学生提供更优质的国际性学习资源,为境内外高校教师搭建更优质的教学科研交流平台,不断提升中国人民大学对外交流合作水平和国际性人才培养质量。

自2009年以来,国际小学期已成功举办13届,开设课程1528门次,来自境内外高校的1662人次教师参与国际小学期课程教学,36641人次的本校学生和4812人次的校外学生参加国际小学期课程学习。

原文链接:[中国人民大学官方微信号]Welcome to RUC!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小学期重返线下、升级回归!

编辑:张楚怡
责任编辑:朱泽业
上一条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