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未来峰会”青年圆桌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
来源:文/共青团中央 王馨予 小苑 图/共青团中央 石韬然 杨蕙菁 崔译丹 白勇 周传玉 武俊含 刘璇 时间:2024.08.14

8月13日,“未来峰会”青年圆桌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来自近100个国家的300余名各国青年部长、青年领袖和各界青年代表围绕联合国未来峰会相关议题进行深入探讨,为未来峰会成果文件提供政策和行动建议。共青团中央国际联络部部长、全国青联副秘书长董霞,共青团中央国际联络部副部长刘凯,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齐鹏飞出席活动。

联合国未来峰会将于2024年9月召开,是全球发展和全球治理领域的重要会议,将在重振多边主义、推动发展议程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未来峰会高度关注青年议题和青年参与,并将形成《未来契约》《全球数字契约》《子孙后代宣言》等成果文件。

圆桌会设八个平行会场,平行会场由中国人民大学青年教师和联合国驻华机构青年代表共同主持,专家学者进行引导性发言,各国青年代表围绕“可持续发展和发展筹资”“国际和平与安全”“科技创新与数字合作”“青年和子孙后代”“全球治理变革”5个议题进行了分组研讨,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现场气氛活泼而热烈。

围绕“可持续发展和发展筹资”议题,青年代表们结合各自国别背景,从绿色能源、气候治理、土壤修复、灾害防治、发展筹资、基础设施建设、人与自然价值理念等角度切入进行深入讨论,并结合各国各地区发展经验提出了思考和建议。大家一致认为,面对人类社会的共同挑战,需要更多国际组织和国际力量投入其中,吸引更多的企业主体和青年人才参与进来贡献自身力量。

围绕“国际和平与安全”议题,青年代表们分享了各国由青年主导的、为解决冲突与促进和平所采取的一系列成功举措和经验。大家一致认为,推进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是当前进行全球治理的关键,提出了加强多边合作、应对全球环境挑战的政策建议,为推动实现国际和平与安全提出了青年方案。

围绕“科技创新与数字合作”议题,青年代表们深入探讨了数字化协作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如数据安全、人工智能在教育和就业领域的深远影响等问题。大家认为,数字化协作在带来更多灵活性和包容性的同时,也带来了技术差距、隐私保护和跨代沟通等挑战。代表们呼吁政府、企业界和学术界加强合作,通过跨部门、跨领域协作,有效应对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各种挑战,推动社会向更加公平、可持续方向发展。

围绕“青年和子孙后代”议题,青年代表们从互联网对心理健康的影响、青年职业培训的重要性、如何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数字时代个人信息保护的紧迫性等问题切入,展开热烈讨论。与会代表指出,全球许多地区的青年尚未获得足够参与全球治理讨论的机会,让青年有效参与全球治理应该落实“双向责任”,青年应该具体而实际地发出声音,有关组织和机构给予有效支持,确保青年能够发挥潜能,为子孙后代创造一个更加繁荣、公正的未来。

围绕“全球治理变革”议题,青年代表们结合当前的国际形势和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探讨了全球治理的创新策略,结合具体案例,阐释了政府在全球治理中应扮演的关键角色及其潜在的深远影响。代表们认为,青年一代在共建共享未来中有重要责任,提升青年领导力十分必要,呼吁青年继续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以独特视角和创新思维为构建可持续和包容的未来发出青年之声。

各国代表认识到,在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的背景下,人类特别是青年一代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前所未有。青年是世界的未来,未来峰会的议题和成果与青年发展紧密相关,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需要全球青年团结起来,发出青年声音,展现青年行动。各国代表表示,中国是世界经济的增长引擎,是倡导多边主义、参与全球治理改革和建设的重要力量,期待以世界青年发展论坛为机制化交流合作平台,全球青年能进一步凝聚发展共识,加强务实合作,为世界的未来创造更多发展机遇,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

“未来峰会”青年圆桌会是2024年世界青年发展论坛框架下的系列活动之一,由全国青联、联合国驻华系统主办,中国人民大学承办,青年外交高校联盟协办,并得到国际劳工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人口基金、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联合国人居署、亚欧基金支持。圆桌会有关讨论将形成报告,将各国青年的声音递交联合国未来峰会。

中国人民大学高度重视青年国际交流,作为青年外交高校联盟理事长单位承办此次活动,派出来自马克思主义学院、哲学院、国际关系学院 、社会学院、商学院、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育学院、高瓴人工智能学院、国际组织学院的10名专家学者、青年教师和各学院的30名学生代表参加圆桌会,为高校中最多,并组织86名青年志愿者服务保障活动顺利进行,为落实习近平主席在2022年全球发展高层对话会上对外宣布的重要倡议,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凝聚青年共识、贡献人大力量。各国青年在中国人民大学结下深厚友谊,留下了难忘的回忆。

编辑:胡海雨
责任编辑:董涵琪
上一条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