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加强红色校史研究 传承教育红色基因 走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学术研讨会召开
来源: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
时间:2022.06.15

6月11日,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中共党史学会高校学科建设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加强红色校史研究 传承教育红色基因 走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学术研讨会。研讨会采用线上会议形式,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副院长、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耿化敏主持开幕式,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院长、中国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杨凤城,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宋学勤代表主办单位致辞。

本次研讨会设立“红色校史与教育红色基因传承”“红色校史与高校思政课建设”两个研讨单元,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山东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湘潭大学、浙江工商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13所高校的近20位学者发言,100多位学界同仁、师生参加线上研讨。

围绕“红色校史与教育红色基因传承”的研讨专题,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胡建华发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中国道路》主题报告。胡建华认为,走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就是要在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将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与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结合起来,不断赋予红色基因、红色血脉新的意义。要关注世界一流大学全球性与本土性、共性与个性的主要特点。他以“四个如何”界定中国道路的主要内涵,即如何更好发挥政府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中的宏观指导作用,如何更好地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如何更好地健全以学术委员会为核心的学术管理体系与组织架构,如何更好地完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并就这些方面的要点展开了进一步的深入分析。

浙江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游海华以《中央苏区高等教育的红色基因解析》为题,从中国共产党系统创办高等教育角度论述了中央苏区高等教育的发展概况及革命根据地红色基因的形成。游海华认为,中央苏区高等教育的红色基因指中国共产党在中央苏区创办高等教育中所呈现的特质,并为此后中国共产党的高等教育事业所承袭,进而形成的独特的革命教育传统。这种红色基因的特质在于高等教育的阶级性、政治性、军事性、干部性和现实性。承袭和发扬红色基因,以顺应新时代的发展和需要,仍是一个值得探讨和完善的问题。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王元周以《引入马克思主义——接管后北大史学系师生的政治学习》为题,介绍了1949年北平接管初期北大史学系师生开展政治学习的状况。王元周表示,思想改造不仅来自新政权的要求,也来自知识分子的自觉。北大史学系开展政治学习的主要路径有:一是积极组织师生进行政治学习,学习内容主要是马列主义理论和时事政治等,并邀请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到北大发表学术讲演;二是除全校统一开设的“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新民主主义论”“政治经济学”等政治课外,史学系还在系内增设了“社会发展史”“马列主义史学名著选读”等政治课。

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王运来以《红色基因在南大的百廿传承》为题,结合南京大学在建党之初的历史贡献、创建“九三学社”、开辟“第二条战线”、引爆“真理标准大讨论”等重大历史事件,系统梳理了南京大学120年来红色基因的发展。王运来表示,南京大学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为反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反对“全盘西化”等方面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南京大学的红色基因具体可总结为矢志不渝的爱国信念、敢为人先的创新意识、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尚诚尚朴的人文情怀、厚积薄发的治学风格、艰苦奋斗的拼搏精神等六个方面。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刘超以《“再造”清华——学人、学术与国家的时势易位(1947-1965)》为题,探讨1940年代后期到1960年代前期清华大学与国家之间的互动关系,阐释近代以来中国与世界的知识生产、知识人的生存状态及社会变迁。刘超认为,随着二战后全球学术-教育大转型,中国大学也纵深变革。1945年起,清华就开始酝酿打造巨型大学;1952年院系调整后,清华成为工科大学;蒋南翔任校长后,该校抓住契机大幅扩张学科布局,办学格局渐获修复。在这近20年中,该校在发展尖端科技、承担社会责任方面,是一以贯之的。这显示出,在历史急遽“变革”的大潮中仍有明显的“传承”。刘超提出,应充分考虑变革与传承之间内在的张力和韧性;历史研究要容纳生命体验和个体情感,既要观照世道人心,也要包含伦理判断和价值关怀,但更应深入历史实体的内核寻绎其自身理路,以求“了解之同情”,追寻历史科学的界面。

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黄广友以《山东大学校史与红色基因》为题,系统梳理山东大学创办百年来的历史发展,深度解读百年山大始终把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扛在肩上,坚定跟党走的鲜亮的底色;艰苦奋斗、勤俭办学的优良传统;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理念;敢为人先、勇立潮头的创新精神;兼容并包、广纳贤才的办学原则。他表示,山东大学把学校的命运同国家的兴衰、民族的存亡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把个人的价值融入了社会进程,“为天下储人才,为国家图富强”,积淀形成了以“家国情怀、担当精神、崇实品格、创新素养”为核心的“山大文化基因”。这些红色基因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鲜亮底色,彰显着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担当。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教授徐拥军以《红色档案在赓续红色血脉中的价值及实现路径》为题,运用档案学的学科视角,界定了红色档案的内涵,探讨了其在赓续红色血脉中的价值及实现路径。徐拥军认为,红色档案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领导人民在矢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形成的能体现党的初心使命的各种历史记录。红色档案作为红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形载体,具有重要的凭证价值、知识价值、记忆价值、认同价值和情感价值。从红色档案价值实现的路径来看,档案开放化是前提,档案数字化是基础,档案故事化是方向,档案法治化是保障。

在学术评议环节,胡建华认为,“红色校史与教育红色基因传承”的研讨关涉四个主要问题:一是红色基因的产生;二是红色基因的发展;三是红色基因的主要内涵;四是红色基因对于新中国高等教育制度建立产生的影响。他表示,传承红色基因的研究不应仅局限于具有红色校史的高校,需扩展范围,更加深入地挖掘中国高等教育中的红色资源。红色基因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影响,不只局限于几所高校,而是影响了我国整个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应进一步深入探讨传承红色基因在形成高等教育中国模式、走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中国道路中的重要作用。因此,红色基因对中国现代大学制度的影响意义更加重大。这一课题值得学界继续深入研究。

中国人民大党委宣传部副部长、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董佳主持“红色校史与高校思政课建设”的专题研讨。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刘复兴发表“红色基因是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必备的精神品格”主题报告。刘复兴表示,在新时代,我们要从宏大历史视野来认识“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这一论断的重大意义,把融汇在我们党一百年伟大历程中的红色基因作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精神品格,努力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刘复兴认为,红色基因在“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中具有独特地位,中国人民大学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始终服务党的中心工作、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始终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全面继承与发展了中国共产党创办新型高等教育的历史经验与红色基因。他表示,传承红色基因是“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必然要求”,传承红色基因要做到 “三个统一”,即坚持赓续红色血脉与开拓创新相统一、坚持中国特色与世界一流相统一、坚持构建自主知识体系与吸收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相统一。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耿化敏以《红色校史资源与中国人民大学“大思政课”建设》为题,梳理了红色校史资源的思政价值与意义,介绍了红色校史融入“大思政课”的路径与方法。耿化敏表示,红色校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创办新型高等教育奋斗历程的见证、中国高等教育红色基因的重要载体、中国高等教育历史之脉的有机构成。红色校史服务“大思政课”的原则与路径在于坚持把党的领导和理论武装列为首位、坚持价值引领、坚持元素融入、坚持机制保障、坚持守正创新。他认为,思政课教师将红色校史融入“大思政课”,挖掘校史文献是第一步,开展校史研究是基础,探求思政教育的元素和方法是关键所在。站在新时代,把握新形势,红色校史教育要着力从服务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服务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共党史党建学科建设与“大思政”课程改革之中寻找到自身的位置和角色。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助理教授张牧云以《红色校史资源在清华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的运用》为题,介绍了清华大学红色校史资源运用于课程教学的意义、途径、方式与具体案例。她表示,清华大学思政课教师通过组织学生参观校园红色旧址和展览、阅读一手红色校史文献、设计课后短视频作业等方式将红色校史资源融入课堂。为进一步探索红色校史资源运用于高校思政课教学,高校可以加强对校园红色资源的调查与保护,推进红色校史资源数字化转型,创新校史研究者与思政课教师的合作机制,加强红色校史资源与思政课主干教学内容有机融合。思政课教师应积极推进研究型教学,收集、整理红色校史文献,追踪最新红色校史研究成果,在填补校史研究空白的同时丰富思政课教学资源。

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助理教授张虹以《“延安根 军工魂”锻造智慧思政“金课”》为题,介绍了北京理工大学红色校史融入思政课的探索经验。张虹首先阐释了红色校史赋能思政课程的传承与创新,表示“延安根 军工魂”传承育人红色基因在新时代体现在红色育人路、强军报国路和创新发展路三方面,围绕这三条路的红色“校史工程”、学科史案例教学库建设和相关科技成果都作为思政课教学立体化辅助支撑。她总结了北京理工大学红色校史赋能思政课程的智慧化模式,包括以虚拟仿真体验教学为中心的思政课资源库建设、课程思政示范课建设、立德树人“大思政”平台建设。她介绍了北京理工大学课程的“数字+”教学探索,通过虚拟仿真教学体验课、数字历史实验教学等将红色校史融入思政课中。

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助理研究员谈思嘉以《讲好真理故事 赓续建党精神》为题,介绍了红色校史资源赋能复旦大学思政课建设的探索。他表示,把握红色校史资源融入思政课建设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是提升新时代思政课教学质量的有效举措,是赓续弘扬高校深厚历史基因的重要途径;要明确红色校史资源融入课堂主渠道的基本原则,坚持全面性与重点性相结合,有效性与多样性相兼顾,主导性与主体性相互动三个原则,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关系上分别解决融入什么、怎么融入、谁来融入的问题。谈思嘉分析了强化红色校史资源融入思政课建设的支撑保障,即坚持固本立根,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厚学立论,深化研究阐释;坚持铸魂立德,贯通育人过程;坚持推陈立新,营造文化氛围。

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李桂华以《中国农业大学红色校史资源融入思政课的探索》为题,阐述了中国农业大学红色资源的主要内容、利用形式以及课堂利用实例。他表示,中国农业大学的三支源头是京师大学堂的农科大学、清华大学农学院、华北大学农学院,学校历史悠久,红色资源丰富。中国农业大学的红色资源内容具有悠久的红色传统和深厚的“三农”情结,利用形式包括校史馆展览参观、主题展览讲解、实地调研学习、将校史融入思政课堂等。李桂华结合红色资源的课堂利用实例,分析了将红色校史资源融入课堂教学的角度和方式,探讨了关于中国农业大学红色资源利用的思考,表示要注重校史资源的挖掘和利用。

湘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李伏清以《湘潭大学“大思政”视域下红色资源的开发与应用》为题,从科研、教学、实践三个层面分别阐释了湘潭大学红色资源学术化、立体化和大众化的内容。李伏清表示,在红色资源学术化方面,将红色资源编撰入中宣部“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谱系”丛书、教育部“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系列读本”之中,建立毛泽东同志图像数据中心。在红色资源立体化方面,湘潭大学建设“恰同学少年”虚拟仿真教育实践馆,注重互动性、教育性、活跃性和联动性,建立“四史”虚拟仿真资源库,360度全沉浸式虚拟仿真实验室等平台并开发本校特色课程。在红色资源大众化方面,湘潭大学通过组织大学生思政微讲述、发挥“思政+专业”的创新性思政教学模式改革以及理论宣讲和知识竞赛等方式扩展红色资源覆盖面。

在学术评议环节,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副院长何虎生、宋学勤、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黄延敏分别对六位主讲人进行了评议,充分肯定了主讲人在挖掘红色校史资源、思政课教学创新、数字技术赋能、特色经验做法等方面的探索和成效,并提出了深化红色校史教育与思政课建设的建议。何虎生表示,主讲人选取的研究问题精当、对于校史材料的挖掘非常深入,报告思路清晰,具有很强的学术性与学理性,向大家展示了不同学校将红色资源研究和高校思政课建设结合的新颖思路。宋学勤表示,主讲人将红色校史资源与自身研究经验相结合,不断创新将校史融入思政教学的方式,这为红色校史资源进入思政课提供了有益启发和借鉴。她勉励青年教师抓住历史机遇,在思政课堂中形成“老师用心教、学生用心学”的典型范式,为高校思政课建设作出更大贡献。黄延敏表示,报告都充分展示了红色校史资源研究与思政课教学结合的成果,这对于高校思政课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和有益启发。他认为要不断深入挖掘红色文化的教育内容,重视科技赋能创新表现形式,构建完善红色文化资源的课堂教学和实践体系,在此基础上,要逐步探索形成思政课程引领课程思政、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互渗透、学校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同频共振的红色文化育人体系。

本次研讨会由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牵头发起主办,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和学校85周年校庆的系列学术活动之一,旨在发挥新型研究平台作用和党史党建学科集成优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推动学界深化红色校史研究、传承教育红色基因和推进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

(责任编辑:张凯怡)

编辑:黄 可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