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正文
中国人民大学通州校区启用大会举行
来源:文/校报 彭美琪 刘晓阳学生记者 李斯宇 图/崔晨 姚伟康 杨澜洁 郝峒涂成思 谭梦旎 陈志臻 孙艺帆 蒋莉薇
时间:2024.09.28

9月28日,在流淌千年的大运河畔,中国人民大学通州校区启用大会举行,中国人民大学发展建设开启崭新篇章!

中国人民大学通州校区总用地面积1652亩,总建筑规模105万平方米。五年来,在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学校党委的周密部署下,参建各方通力配合、攻坚克难,精心组织校园工程建设,高效实施各类支撑配套项目。目前,通州校区先期运行8个组团、约50万平方米建筑已全面竣工,具备了独立运行办学条件。行政服务中心楼群等16.6万平米建设任务正在按计划推进。

中国人民大学通州校区建设始终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努力打造“世界一流、北京最美、独具风格、人大气派”的新时代示范校园。启用先期运行期间,学校将充分发挥新校区资源和区位优势,结合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优势,“一院一策”组织各院系开展教学、科研、智库、文体活动,让通州校区充满人气、生机与活力,成为求学与治学的新殿堂、成为人大人精神薪火相传的新天地。面向国家战略需要,将研究机构、学术论坛、学术资源引向通州校区,推动各研究机构深度服务北京市、副中心和通州区,形成品牌学术文化优势。加强新校园和周边市政环境及城市运营系统协同联动,为探索多校区管理模式积累经验。

北京市委常委、教育工委书记于英杰;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中央党史与文献研究院学术和编审委员会主任王均伟;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郑学选;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陈云;中国人民大学国家一级教授黄嘉树;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崔愷;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副司长宋凌云;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书记李军锋;北京城市副中心党工委常务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通州区委书记孟景伟;北京城市副中心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通州区委副书记、区长郑皓;北京市重大项目办党组书记,北京城市副中心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王承军;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张铁恒;北京城市副中心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石银峰;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王方;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周同伟;北京城市副中心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工程办临时党委书记、主任陈晓峰;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总工程师魏吉祥;北京市园林绿化局二级巡视员周庆生;通州区副区长董明慧;通州校区参建单位代表以及中国人民大学全体在校校领导、通州校区建设总顾问贺耀敏等出席。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林尚立主持。

活动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序幕。

张东刚代表中国人民大学向关心支持通州校区建设和学校事业发展的上级部门和有关单位表示感谢,向参建各方、各施工单位和全体建设者的辛勤付出致以敬意。他指出,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从“新中国新大学”到“新时代新校园”,中国人民大学通州校区正式启用,在学校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通州校区的正式启用,意味着通州区域内唯一一所全国重点大学开始先期运行,标志着学校办学条件的根本性改善、整体性跨越初见成效;标志着城市副中心建设重点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标志着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和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在中国人民大学开花结果;标志着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的政治嘱托形成了崭新实践,具备了全新承载,开拓了广阔空间。站在学校事业发展新起点上,我们要以更高站位强化统筹推进、以更高质量加快校园建设、以更高水平实现先期运行,使通州校区成为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的重要阵地、培养造就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园地、服务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平台和提升教育国际影响力、竞争力和话语权的重要窗口,立足通州、扎根北京、植根中国、面向全球,奋力走好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在建设教育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作出人大人的更大贡献!

于英杰代表北京市委、市教育两委,向中国人民大学通州校区启用表示祝贺,向为人民大学通州校区建设和启用做出贡献的各部门各单位表示感谢。他指出,通州校区建设是中国人民大学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战略之举和生动实践,也是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成果的重要体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通州校区建设工作,通州区和各部门协同作战,全力支持土地规划、施工建设、资源保障等工作,最大限度保证了校园建设的进度和质量。中国人民大学通州校区是目前北京城市副中心唯一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在服务带动区域发展方面具备很好的基础和潜力。中国人民大学要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为指引,努力将通州校区打造成为科教引领、人才汇聚、文化繁荣的城市副中心新高地。希望学校进一步全面深化综合改革,持续推动通州校区建设发展,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主动服务区域建设发展,以更加奋发有为的姿态、更加扎实有力的举措,谱写建设教育强国和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林尚立在主持时指出,中国人民大学通州校区的规划建设是党和国家支持学校事业发展的重大举措,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考察调研时重要讲话精神的生动实践,对于学校更好服务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和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具有重要意义,将为学校加快建设“让党放心、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奠定坚实基础。广大师生校友都对通州校区建设和投入使用充满期待。中国人民大学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立足通州校区,为更好服务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更好融入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展现人大作为,坚定不移走好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校园建设新路,努力书写让党和人民满意的办学“答卷”。相信通州校区必将成为北京城市副中心的一张新的亮丽名片,必将为服务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京津冀协同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陈云作为参建方代表发言表示,高标准、高质量建设中国人民大学通州校区,既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政治担当,也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重要举措,更是中央企业胸怀“国之大者”、服务教育强国建设的生动实践。中国中铁将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政治嘱托,立足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善始善终高标准、高质量完成项目后续履约服务保障工作,努力在中国人民大学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上贡献中铁智慧和中铁力量,为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捐赠方代表,1963级校友、深圳信立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叶澄海和1990级校友、高瓴创始人张磊发表视频致辞。

叶澄海表示,中国人民大学的光荣传统和优良校风为一代代人大人提供了丰厚的精神滋养。通州校区的启用,标志着学校在培养时代新人、服务国家战略、推动教育强国建设方面又迈出了崭新的步伐。相信母校将始终牢记初心使命,坚守人民情怀,培育一流人才,奋力走好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引领更多人大学子立足祖国、走向世界、面向未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 

张磊表示,通州校区的正式启用,不仅是校园建设的新进展,也是母校教育事业的新篇章。新校区的启用,必将为广大师生带来更多、更好的教育环境和生活体验,创造出更美好的回忆。传承了人大深厚人文光芒的通州校区,一定会成为学子们新的精神家园,也将陪伴一届又一届的学弟学妹们与人大共同成长,向世界一流高校迈进。

黄嘉树作为教师代表发言表示,见证通州校区的正式启用,我倍感欣喜与光荣。新校园地处北京城市副中心,是党中央擘画的未来之城,正展现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我们要通过新校园日新月异的变化,用心感受国家的蓬勃发展和与时俱进,回应时代所需,奋进在时代前列,培养出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人才,充分利用先进教学资源,搭建起连接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努力推动知识创新,让青年教师和学子与我们的新校园共同成长。

物业服务单位代表,中海物业执行董事、董事会主席张贵清表示,新起点上,中海物业将持续集中优质资源,坚持提供高标准、高效率、高品质的服务,与校方共同构建“人大标准,高校示范”的物业服务体系,助力通州校区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北京最美、独具风格、人大气派”的新时代示范校园。

启用大会上,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延河讲师团的同学们带来了原创校史情景朗诵《我们从延安走来》。

与会领导和嘉宾一同按下按钮,共同见证中国人民大学通州校区启用。

在宝塔山下创建、在太行山上抗战、在燕山脚下建设、再到运河北首发展,从“新中国新大学”到“新时代新校园”,光阴流转,时空变换,始终不变的是中国人民大学听党话、跟党走的红色基因,始终不变的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始终不变的是“让党放心、不负人民”的精神品格,始终不变的是独树一帜、勇走新路的卓越追求,面向未来,人大人始终初心坚定、步履不停。

编辑:梅文洹
责任编辑:董涵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