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正文
守正创新与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研讨会举行
来源:文/刘晓阳 赵禾 彭美琪 图/崔晨 徐海宁 薛思远
时间:2025.04.25

4月25日,在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中国人民大学三周年之日,守正创新与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副院长黄一兵,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崔士鑫,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甄占民,教育部社会科学司二级巡视员马建通;原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李君如,教育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教授顾海良,武汉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沈壮海,求是杂志社原副总编辑、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宇,清华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院长、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艾四林;来自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工作过的地方以及重点城市、重大区域所在地方党校代表出席。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校长林尚立,党委常委朱信凯、郑水泉、何力、王易、冯仕政、支晓强出席研讨会。林尚立主持。

会上,习近平文化思想研究中心、《资本论》教学与研究中心、科学社会主义研究中心揭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战略联盟成立。

李君如、顾海良、黄一兵、崔士鑫、甄占民、张东刚、林尚立共同揭牌。

习近平文化思想研究中心依托哲学院建设,旨在深入阐释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深化“两个结合”,深刻阐明习近平文化思想这一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开放式思想体系,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资本论》教学与研究中心依托经济学院升级建设,旨在促进《资本论》研究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度融合,分析研究我国经济发展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推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时代化,有力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科学社会主义研究中心依托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旨在高质量推进科学社会主义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学科建设,围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聚焦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以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战略丰富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

张东刚、林尚立与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陈柳裕,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副校长马郁葱,中共深圳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齐志清,中共延安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刘宇梁,正定县政协副主席、中共正定县委党校常务副校长齐顽强共同启动联盟。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战略联盟由中国人民大学联合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工作过的地方以及重点城市、重大区域所在地方党校组织发起,以学习研究、宣传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首要政治任务,聚焦党的创新理论和强国建设、民族复兴重大实践问题,凝聚校地合力,共享学术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溯源研究和实践总结。

张东刚在致辞中指出,在习近平总书记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并发表重要讲话三周年之日,深情回顾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寄予的政治要求、政治厚望、政治嘱托,深入总结学校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逻辑、历史脉络、历史经验,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精髓要义、实践要求,扎实推进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研究阐释,意义重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承继于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立足于坚持人民至上根本立场,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厚沃土,依托于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积淀于充分吸纳人类文明有益成果,以其鲜明的科学性、人民性、民族性、实践性和开放性,体现着独特的理论品格和力量来源,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张东刚强调,中国人民大学将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优良传统、扎根中国大地、赓续中华文脉、厚植学术根基,举全校之力深化党的创新理论研究“一号工程”,坚持“一个根本”,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一根本指导思想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把握“两个结合”,积极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深化“三大体系”,系统提炼总结具有中国特色、世界影响的标识性概念、原创性理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答好“四个之问”,以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为学术己任,深入研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践中的重大问题,以“理”铸魂,以“理”答问,以“理”促干,团结哲学社会科学“五路大军”,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汇聚党的创新理论学理化阐释、学术化表达、体系化建构的合力,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甄占民指出,此次研讨会的举办,彰显了中国人民大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推进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的主动精神和使命担当。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真理力量和实践力量,就在于以一系列相互贯通、富于创造、具有丰厚学理性的思想观点,科学回答了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发展的重大问题。坚持守正创新,深入推进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必须把握好贯穿其中的“魂脉”和“根脉”,在“两个结合”中找准研究阐释立足点和着力点,聚焦核心性概念、标识性命题和原创性成果,稳定持续地推进有组织科研,坚持久久为功,积小胜为大胜。期待以此次研讨会为纽带,进一步推进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为更好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更大贡献。

黄一兵指出,守正创新是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推动理论创新的科学方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之一。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把握时代的“变”与“不变”,以“守正”应“不变”、以“创新”应“万变”,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守正创新是坚持和发展党的思想路线的生动呈现,是坚持固本培元、坚守文化主体性的生动呈现,是赋予理论现实解释力和实践引领力的生动呈现,是不断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良性互动的生动呈现。新征程上,坚持守正创新推进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是一项关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工程,也是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光荣使命,需要凝心聚力,共同拓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化研究学理化阐释的广度和深度,为党的创新理论研究阐释贡献应有的力量。

林尚立在主持时指出,三年来,学校牢记政治嘱托、高擎思想旗帜、锚定一流目标,打造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的大工程、大项目、大平台,形成学理化阐释、学术化表达、大众化传播的强大声势。新征程上,加强对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研究阐释,是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重要任务,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必然要求,是实现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服务党和国家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光荣使命。学校将继续高举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奋力打造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研究阐释高地,期待携手各方,不断为深化党的创新理论研究贡献好成果、展现新作为,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坚实理论支撑、强大发展动力。

李君如、顾海良、沈壮海、张宇、艾四林先后作主旨发言。中国人民大学常务副校长朱信凯主持。

李君如以“在‘两个着力’同步努力中推进‘两化’增强‘两性’”为题发言。他表示,新时代理论工作者要坚持守正创新,不断端正学风、改进文风。要坚持“两个结合”,加强对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研究阐释;扎根中国大地,追随习近平总书记足迹,感悟思想伟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厚植学术根基,增强党的创新理论学习宣传的针对性实效性。

顾海良以“开拓党的创新理论研究的‘新气象’”为题发言。高校思政课课程教材体系建设必须有新气象新作为,要坚持课程教材体系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贯穿于课程教材体系整体及各门课程之中,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百年发展历程和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有机结合,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内涵式建设、高质量发展。

沈壮海以“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及其构建”为题发言。他表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具有主体性、原创性、体系性和开放性,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需要在“总和”中、于“源头”处共同着力,既要广采众长,吸收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又要立足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加快推进学科、学术、话语体系创新,建设有根脉的、有源头活水与无限生机活力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

张宇围绕“以习近平经济思想为指导加快构建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主题发言。他表示,习近平经济思想深刻回答了坚持发展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时代课题,明确了其理论意义、重大原则、基本原理、逻辑主线和普遍价值,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境界。在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引领下共同奋斗、积极探索,中国自主经济学知识体系建构必将不断取得新成就。

艾四林以“把握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的内在逻辑”为题发言。他表示,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研究阐释具有三重内在逻辑,一是深入探究党的创新理论对真善美的追求,阐释其背后的真理、伦理和情理;二是讲好体系化、学理化与中国化、时代化的内在联系;三是超越传统主体性理论的自闭性、排他性和扩张性,构建具有开放性、包容性的中国自主主体性理论。

朱信凯主持。

当天下午,“习近平文化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时代化”“习近平经济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实践与科学社会主义发展振兴”三个分论坛同步举行。

在“习近平文化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时代化”分论坛上,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郑水泉致辞,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院长、习近平文化思想研究中心主任臧峰宇主持。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张立文、郭湛,武汉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沈壮海作主旨报告。中国人学学会会长丰子义、中央编译局原秘书长杨金海、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部主任董振华、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中华文化教研部主任翁贺凯、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院长吴向东、国防大学国家安全学院政治理论教研室主任孙经国等作主题报告。

在“习近平经济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发展”分论坛上,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支晓强致辞。国家一级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崇实书院院长杨瑞龙,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胡乐明作主旨发言。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蒋永穆、南开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刘凤义、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副院长邱海平、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王生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总编辑谢富胜、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周文、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朱安东等参与研讨。

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实践与科学社会主义发展振兴”分论坛上,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青格勒图致辞。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副主任王中汝、山东大学当代社会主义研究所所长方雷、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科学社会主义研究所所长牟成文、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寇清杰、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简繁,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院长秦宣、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陶文昭、国际关系学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所所长郑云天等作主题报告。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王衡发布科学社会主义学科研究报告。

中国人民大学教学机构、科研机构、管理服务机构主要负责同志,相关学院老中青教师代表、学生代表,《人民日报》、新华社、《求是》、《光明日报》等20余家主流媒体和理论刊物代表参加研讨会。

编辑:毕欣颖
责任编辑:董涵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