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中国人民大学深圳论坛2024财政金融政策主题论坛举行
来源:财政金融学院
时间:2025.01.02

2024年12月29日,中国人民大学深圳论坛2024财政金融政策主题论坛在深圳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联合主办,中国人民大学深圳金融高等研究院、北京银行深圳分行联合承办,深圳市中国人民大学校友会财金分会、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联合协办,各界专家学者出席会议并围绕主题“中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取向及前瞻”展开深入研讨。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党委书记孙华玲和北京银行深圳分行行长助理孔令涛分别致辞,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研究员纪敏、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杨志勇发表主旨演讲。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院长、深圳金融高等研究院院长庄毓敏主持。

孙华玲表示,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作为新中国财政金融高等教育的领头雁,积极响应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致力于财政金融政策的前瞻性研究。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作为宏观调控的两大支柱,对于推动高质量发展、优化资源配置、调节收入分配及维护币值稳定至关重要,面对复杂经济形势,当前需重点关注两大政策的基本面、发展趋势及其协同配合。本次论坛旨在研判政策取向,探索政策协同发力机制,并加强政策演进趋势的前瞻性研究。期待与会专家学者围绕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提出真知灼见,为我国宏观调控体系完善提供智力支撑。

孔令涛表示,北京银行积极推动校企合作,合力建设“科技金融联合创新实验室”,并将打造科技金融专业银行作为重要战略,创新推出专属产品,为科技企业提供精准、高效、优质的全生命周期融资服务。未来,北京银行将进一步加强银、企、校三方联动,持续探索科技金融新路径,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期待与高校在学术与金融融合创新上取得更丰富的成效。

纪敏以《从当前经济形势看经济转型和财政货币政策协同》为题发表主旨演讲。他表示,当前我国经济运行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很多都是转型中的阵痛。在此情况下,转型期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应协同发力,从需求和供给两端提升技术进步的资本回报率,增后劲、惠民生、促消费。总量政策协同上,一方面货币政策应顺应资本回报率(自然利率)下降逐步降低政策利率,为财政政策扩张创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另一方面,财政政策应通过提升赤字率,增加中央债特别是超长期债比重提升政策力度,促进自然利率提升,为货币政策发力提供空间。结构政策协同上,应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九项任务确定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通过贴息、担保、充实银行资本等多种途径,发挥财政政策对信贷资金投向的牵引作用。

杨志勇以《理解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为题发表主旨演讲,他阐述了如何理解2025年“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强调其延续性、协同性和针对性。他认为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是2024年的增量财政政策的延续和深化。通过提高财政赤字率、发行特别国债和增加专项债发行等措施,进一步扩大政府财力,同时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保障重点,确保财政政策有效支持经济增长和社会民生。他表示,增量财政政策中的化债措施有助于解决地方财力不足问题,让地方政府可以心无旁骛地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增加地方自主财力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优化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健全地方税体系、非税收入管理权限适当下沉、适当上收中央事权等措施,从收支两方面理顺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2025年财政将重点做好六方面工作,同时,大力推进财政科学管理,提高财政治理效能,更好地保障党中央治国理政、当家理财。

会上,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刘勇政发布主题报告《中国财政政策:演进、逻辑与取向》。报告简要概述了财政政策的基本定义和类型,梳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政策发展演进的典型事实及其蕴含的中国特色的制度逻辑和治理逻辑,分析总结现阶段积极财政政策的主要取向。报告结合2024年以来经济运行出现的一些新情况和问题,以及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定位,认为现阶段中国财政政策的主要取向是在增强积极财政政策有效性的同时,实现财政的可持续性。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马勇发布主题报告《中国货币政策取向及前瞻》。为了能够更为准确地评估总体货币状况和货币形势,为政策制定者、各类金融机构及其他市场主体提供货币政策执行情况参考,报告构建了货币形势指数(简称MSI)。MSI对反映中国货币状况变化、监测货币市场流动性状况以及判断货币政策的可能取向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庄毓敏主持。

主题演讲环节,厦门大学经济学院院长、王亚南经济研究院院长周颖刚,中银香港首席经济学家钟红,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汪德华,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李戎依次发表演讲。

周颖刚表示,近年来,M2持续增长,但货币流速不断下降,大量资金滞留银行体系,房地产下行、消费放缓、通缩压力持续。一个关键问题在房地产市场,尤其是房企债务具有金融加速器效应,不仅直接给金融体系带来负面冲击,同时引致上下游产业链关联风险、家庭抵押债务风险、土地收入下降带来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影响系统性金融稳定。比较几个政策,收购库存商品房的政策能较为有效帮助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但可能导致更大的财政压力,“保交楼”很重要,但还要“保主体”,尽快实现房地产市场出清,进而提振消费和经济增长。更为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主要包括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转变货币投放方式,减少对信贷投放货币的依赖,增加财政投放货币的比重,推动财政扩张与央行扩表联动,强化社会保障普惠性,提升居民消费能力,以国债为纽带实现货币与财政政策协同,助力经济恢复稳定增长。

钟红认为,在2021至2023年间,面对日本与欧美央行货币政策的显著分化,日本的大型银行通过一系列战略性举措,成功提升了净息差,这些做法对中国银行业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日本大型银行采取的主要策略包括:打通跨境渠道,加大境内外资产负债的错配力度;多渠道补充海外资金,降低负债端对利率变动的敏感性;强化重点地区资源配置力度,提高海外资产利率敏感性;严格遵守业务准入标准,不断完善组织架构和风险管控机制。这些经验为中国银行业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在全球高息差市场环境下,中国银行业可以通过加大海外业务布局、优化资产结构、提升跨境资金运转效率、强化重点地区资源配置、严格遵守业务准入标准并完善组织架构和风险管控机制等措施来改善净息差表现,并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实现境内外业务的良性互动。

罗志恒围绕“化债的效果及长效机制构建”主题,提出“6+4+2”的化债方案取得了积极效果,核心是激发了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能力和积极性,地方政府积极性的发挥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经验。此外化债还实现了隐性债务显性化、降低举债成本、拉长债务周期等效果。化债方案反映出财政思路已从“化债中发展”转向“发展中化债”,充分体现出对债务风险的更深层次认知:其一是认识到债务规模不等于债务风险,防范化解的是债务风险而非压降债务规模;其二是认识到财政可持续的前提是经济可持续,收支平衡不是防风险。要充分抓住化债腾出的战略空间构建债务管理长效机制,包括建立债务与资本预算、上移事权和支出责任至中央政府。最后他提出了2025年积极财政的五点建议:一是从盯住赤字率转向关注支出增速,二是改革专项债制度,三是从收入政策转向扩大支出政策,四是优化支出结构,五是增发国债成立“房地产稳定基金”促进止跌回稳。

汪德华提到,中国财政赤字不能简单等同于宏观财政政策刺激经济的力度,主要是由于大规模的存量型收支资金。存量型收入,如2014年开始启动的盘活存量资金,2022年大规模启动的盘活存量资产资源收入等,可以在不新增债务,也不增加企业居民部门负担的情况下增加财政支出力度。存量型支出,指计入当期财政支出但不增加当期企业居民部门收入的支出,如地方隐性债务的直接偿还。近些年地方财政运转困难,存量型收支视角可以部分提供启示,主要是存量型收入挖掘的潜力变弱,而真金白银化解隐债的要求加大了存量型支出的压力。近期宣布的“6+4+2”隐债化解政策,将有效减轻未来几年隐债化解存量型支出压力,相当于每年为地方额外提供2万亿新增财力。展望未来,中国大规模的国有资源国有股权,决定了还要继续挖掘存量型收入的潜力;面对老龄化等挑战,部分存量型支出也是必要的。要按照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要求,统筹好增量和存量关系,分析时重视存量型收支对财政政策积极力度的影响。

李戎表示,在当前低利率环境下,财政政策成为宏观调控的主导力量,中央政治局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实施更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提升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他强调,提高财政赤字率和加大财政支出强度是关键措施,同时增加超长期特别国债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以支持“两重”项目和“两新”政策实施。李戎提出,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重点任务包括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科技创新、经济体制改革、扩大对外开放、防范化解风险、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加大区域战略实施力度、绿色转型以及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些措施旨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全球经济稳定,为构建开放和包容的国际金融系统贡献力量。

主题演讲环节由中国人民大学深圳金融高等研究院副院长邱志刚主持。

出席会议的还有来自粤港澳大湾区各大高校、科研院所的师生、金融机构从业人员、中国人民大学校友以及媒体代表。

据悉,中国人民大学深圳论坛2024于12月28日至29日在深圳举办,本届论坛以“新时代中国公共政策创新与国家发展”为主题,采用“1+7+N”的主题分布模式,即1个主论坛,聚焦新时代下公共政策的创新研究;根据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七大战略性、关键性政策领域,部署7个主题论坛;结合人大深圳的战略方向和关键研究领域,策划8个主题论坛。大会邀请政界、学界、商界领军人物和嘉宾代表共聚一堂,深入探讨新时代中国公共政策的创新理论与实践。届时,还将基于大公共政策理念,发布系列研究报告,多方面、多领域、多角度展示中国公共政策的发展特征、转型问题以及未来展望。

编辑:胡海雨
责任编辑:董涵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