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正文
“新时代中国公共政策创新与国家发展”中国人民大学深圳论坛2024系列活动举行
来源:文/校报 赵禾
时间:2024.12.29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推动公共政策体系与政策能力现代化,12月28日至29日,“新时代中国公共政策创新与国家发展”中国人民大学深圳论坛2024系列活动在深圳举行。论坛期间,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公共政策与国家发展研究中心揭牌成立,“智汇宝安——千企服务计划”启动,国内外专家学者共话新时代中国公共政策创新。

本届深圳论坛以“新时代中国公共政策创新与国家发展”为主题,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党组书记马建堂,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副校(院)长龚维斌,原农业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尹成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原副部长于洪君,紫荆文化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许正中,人大附中暨人大附中联合总校名誉校长刘彭芝,深圳信立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叶澄海,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副司长韩劲红,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执行会长、光明日报原副总编辑李春林,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董事长李大宏,华侨城集团原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整魁,招商银行党委书记、行长王良,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施一公,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钱学森力学班创办首席教授、深圳零一学院创始院长郑泉水,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纺织大学校长徐卫林,中国人民大学国家一级教授杨瑞龙,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院士、英国皇家公共卫生学院院士潘毅,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北京大学干细胞研究中心主任邓宏魁等多位政府领导和专家学者出席活动。

出席本届深圳论坛的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相关部门负责同志有:广东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省乡村振兴局局长刘棕会,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党组副书记、院长王廷惠,深圳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程步一,深圳市委常委、深圳市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党工委书记、宝安区委书记王守睿,中共深圳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齐志清,中共深圳市委党校副校长谢志岿,深圳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袁磊,前海合作区党工委副书记、前海管理局常务副局长黄晓鹏,宝安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区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周学良,宝安区委常委、区委区府办主任古子熔,宝安区政府副区长练聪。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林尚立、常务副校长朱信凯、原党委常务副书记张建明、副校长冯仕政、党委副书记青格勒图出席系列活动。

29日上午,全体大会暨中国公共政策与国家发展研究中心揭牌仪式举行。

林尚立表示,公共政策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工具,公共政策体系与政策能力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圳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写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浓墨重彩的一笔,形成了具有示范效应的“深圳经验”。中国人民大学作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领域的一面旗帜”,是我国公共管理领域的学术重镇,将高举思想旗帜、引领公共政策创新的前进方向,汇聚人才力量、激发公共政策创新的智慧活力,立足实践经验、紧扣公共政策创新的时代脉搏,与深圳一道牢记使命、砥砺前行,探索创新、引领示范,生动诠释共商、共建、共创、共享之理,为以公共政策创新推动国家发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程步一表示,当前,深圳正以新时代经济特区建设、新征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牵引,加快打造更具全球影响力的经济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需要源源不断的智力和人才支撑,需要加快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中国人民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长期以来和深圳保持着良好合作关系和深厚合作情谊,双方相互赋能、相互支持、相互成就。深圳愿为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及各类智库机构在深圳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将以此次论坛的举办、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公共政策与国家发展研究中心的成立为契机,汇聚各方智慧,增进共识合力,为深圳、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智慧力量。

马建堂、林尚立、龚维斌、尹成杰、刘世锦、于洪君、许正中、叶澄海、刘棕会、王廷惠、程步一、王良、李大宏、朱信凯共同为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公共政策与国家发展研究中心揭牌。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公共政策与国家发展研究中心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对接国家发展战略需要,将对深圳改革开放四十余年的宝贵经验进行系统总结,对公共政策发展的新趋势、面临的新挑战进行前瞻性研究,为完善我国公共政策体系、助力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在主旨演讲环节,马建堂表示,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完成2025年经济发展目标任务,关键在于把超常规逆周期调节和大力度改革开放更好地结合起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的“适度宽松”主要体现在降低央行系列利率和加大再贷款规模上。更加积极有效的财政政策要在大力度增加地方专项债额度、支持“化债”基础上,适当提高赤字率,继续较大规模发行地方专项债和超长期特别国债,筹集的资金要较大比例地用于提高养老金、低保水平,以及已开工尚未完工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

龚维斌表示,人口老龄化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亿万百姓福祉。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保障人口安全的必然要求、助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一要坚持党对老龄工作的全面领导,健全上下左右协同联动的老龄工作机制;二要推动养老事业与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发展银发经济;三要积极促进老年人社会参与,实现更高水平“老有所为”;四要推动我国人口年龄结构优化,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

尹成杰表示,进一步健全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重大任务。改革创新是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不断完善的根本动力,要充分考虑到我国大国小农、农业资源禀赋、发展阶段等特征,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注重守住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注重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注重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活力,注重推动农村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乡村治理与社会发展更好相适应,注重推动形成国际国内双循环格局、准备好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提供有力保障。

刘世锦表示,当前,我国正处在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与新一轮技术革命上行的交汇期,全方位增强新技术革命架构下的创新能力,需要充分利用我国在超大规模市场、后发优势与新技术应用联合联动、跟随技术和工程化能力等方面具有的重要优势。应加快转入由发展型消费、人力资本提升、创新驱动和产业转型升级组成的“三支柱”国民经济运行新格局,采取有力有效措施提振企业家和地方主要领导者这两台中国特色市场经济发展的“发动机”活力和创新精神,推动中国进入高收入阶段并持续稳定增长,实现高质量发展。

于洪君表示,当今国际形势复杂严峻,我国同外部世界的关系经纬万端,美国是世界唯一超级大国,中美关系是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从历史上看,中美两国关系曲折反复跌宕不定。当前,中美关系面临建交以来从未有过的严峻局面。中方致力于中美关系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从世界和人类的发展大势出发,以历史眼光、全球视野把握和维护中美关系,提出双方要相向而行,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但中美关系能否巩固向好态势,关键在于中美元首会晤共识能否真正落到实处。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孙柏瑛发布报告《大国善策:新时代中国公共政策创新与国家发展》。报告深入剖析了新时代公共政策发展、创新特征、作用机理、驱动方式,阐述了公共政策创新促进国家发展的路径特点,解码了以公共政策驱动发展的深层逻辑,从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治理、公共服务和生态环保5个方面总结了中国式公共政策模式破解大国治理难题的作用机制,并从价值理念、决策机制、政策执行、政策评估、政策创新5个方面探讨了以高质量公共政策创新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创新路径。

朱信凯主持。

本次论坛首次面向全球发布“人小深”虚拟数字人IP形象。“人小深”以全息彩虹圈技术及裸眼3D大屏相结合的方式呈现,将虚拟与现实交互技术巧妙融合,汇聚前沿科技为现场观众带来一场视觉盛宴。

28日下午,深圳论坛2024序幕论坛——首届企业高质量发展宝安论坛举行。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林尚立、原党委常务副书记张建明,中国燃气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总裁刘明辉出席并致辞。中国人民大学国家一级教授杨瑞龙,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院士、英国皇家公共卫生学院院士、深圳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控制工程学院院长潘毅,腾讯研究院首席经济学顾问吴绪亮,滴滴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兼ESG研究中心负责人李萌围绕“数智时代的企业战略创新与变革”,分享创新机制经验、探讨企业高质量经营之道,为产学研融合发展贡献大湾区智慧和力量。论坛上,“智汇宝安——千企服务计划”启动。中国人民大学将以此为牵引,为宝安区企业提供智库咨询、企业服务、政企校合作等全方位支持,进一步助力宝安区企业高质量发展。

本届论坛还举办了首届教育家前海论坛“新时代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与展望”“振兴县域教育”主题论坛。

“新时代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与展望”主题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和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主办,中国人民大学深圳研究院〔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深圳)〕、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深圳市宝安区教育局承办。林尚立,深圳市委常委、深圳市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党工委书记、宝安区委书记王守睿,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执行会长、光明日报原副总编辑李春林出席并致辞。会上举行了深圳市前海区、宝安区人民政府教育顾问聘任仪式、“刘彭芝卓越校长卓越教师培养基地”揭牌仪式及首席专家聘任仪式、“中国人民大学深圳研究院〔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深圳)〕基础教育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并发布《新时代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报告》。著名教育家、人大附中暨人大附中联合总校名誉校长刘彭芝、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施一公,中国科学院院士、深圳零一学院创始院长郑泉水,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邓宏魁,人大附中校长刘小惠等嘉宾学者发表演讲,展望新时代基础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振兴县域教育”主题论坛由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专家顾问委员会、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中国人民大学与河北大学共同主办,中国人民大学深圳研究院〔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深圳)〕、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河北大学双卓教育学院和深圳市宝安区教育局承办。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副司长韩劲红,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冯仕政,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执行会长李春林,深圳市宝安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曦出席并致辞,光明日报教育家期刊社社长徐功明作总结发言。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会长、河北大学双卓教育学院院长刘彭芝携同双卓教育学院领导和学员代表、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组委员代表、人大附中优秀骨干教师、国内知名教育研究者共话县域教育振兴的路径与策略。

29日下午,11个主题论坛同步举行。

公共政策论坛聚焦“数智治理与公共政策创新”,深圳大学副校长李永华、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冯仕政出席并致辞。深圳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院长俞可平、香港城市大学公共及国际事务系系主任许智文、深圳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执行院长陈文、澳门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胡伟星、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杨爱平、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唐斌、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李文彬等学者围绕政府管理与数字化、数字游民与重塑乡村治理共同体等前沿话题进行讨论。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与深圳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发布了题为《中国特色市场监管理论体系与实践》的研究报告。

宏观经济治理论坛以“宏观经济治理与数字经济制度创新”为主题,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林尚立、腾讯集团副总裁司晓出席并致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原院长刘尚希、中山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赵昌文等围绕目前的宏观经济形势及政策、数字经济的创新发展与治理等话题发表了主旨演讲。中国人民大学数字经济研究中心团队还发布了《新发展阶段的宏观经济治理》和《未来经济:数字、智能与人类》两份报告。同时圆桌论坛还聚焦“人工智能的就业影响与公共政策创新”这一当下备受关注的话题进行了讨论。

以“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与政策创新”为主题的人才政策论坛暨第三届中国人才与创新高峰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中国人民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深圳)、深圳人才集团以及中国人民大学交叉科学研究院联合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冯仕政出席论坛,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赵忠,深圳人才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高大伟致辞;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纺织大学校长徐卫林,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理学院院长俞书宏,深圳人才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孙川做主旨演讲。论坛期间,举行全球人才与创新研究院(深圳)揭牌仪式;发布《全球能力中心与政策创新研究报告》《世界城市人才黏性指数报告》《青年科技人才长效创新机制研究报告》。

开放与发展论坛围绕“中国高水平开放政策创新与国家发展”主题展开,发布同题报告,系统回顾我国对外开放取得的成就,总结高水平开放的基本脉络特征与政策创新经验,并结合当前国内外发展趋势提出下一步对策建议。浙江大学中国数字贸易研究院院长马述忠、香港岭南大学经济系主任丘东晓、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毕吉耀、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关雪凌、辽宁大学校长余淼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原副校长林桂军、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事唐杰、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彭水军等国内知名经济学者就当前全球化发展趋势、推进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面临的挑战及应对建议等议题开展深入讨论。

文化政策论坛以“文化政策与产业创新:全球视角下的对话”为主题,中国人民大学原党委常务副书记张建明出席并致辞,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院长马峰,中国公共关系协会文化大数据产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宣部文改办原副主任高书生,全国网络文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互联网上网服务行业协会会长刘强,中国传媒大学教授、文化和旅游部“十四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贾旭东等数位业内专家、学者展开深入研讨。论坛发布主题报告《中国文化产业IP影响力报告(2024)》,多维度评估中国文化产业IP的价值和海内外影响力,提炼总结优质IP发展经验和出海经验,推动我国优质IP孵化和提质增效,进一步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民生政策论坛围绕“社会创新与民生政策”的核心理念,共同探讨如何通过创新和社会政策,促进国家发展与民生改善,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深圳大学副校长李永华、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冯仕政致辞。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北京市社会建设促进会会长宋贵伦,厦门大学社会学系主任黄晓星等嘉宾就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的社会建设时代课题、治理情境变迁与社会服务高质量发展、社会服务发展与慈善力量动员等议题发表主旨演讲。论坛上还发布了《以发展谋福祉:中国特色社会政策理念与实践路径》报告,深入剖析了中国民生政策的演变历程及其对社会福祉的深远影响。

生态环境政策论坛以“聚焦碳定价机制,推动生态环境政策创新”为主题,围绕“生态环境政策创新与可持续发展”议题展开讨论,并发布《中国碳市场研究与展望》报告。中国人民大学生态环境学院院长庞军、副院长王克、副教授潘勋章会同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段茂盛、深圳绿色交易所董事长赖高宇、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应对气候变化处副处长刘畅等展开深入讨论,立足全球特别是我国碳定价机制及生态环境政策的理论研究、重大需求、一线实践和具体案例,探寻政策创新的突破口,为国家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及生态文明建设战略贡献智慧与力量。

财政金融政策论坛聚焦“中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取向及前瞻”主题,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副局长纪敏、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杨志勇作主旨演讲,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党委书记孙华玲、北京银行深圳分行行长助理孔令涛致辞。论坛发布2个主题报告《中国财政政策:演进、逻辑与取向》《中国货币政策取向及前瞻》。

涉外法治论坛围绕“高水平制度型开放与涉外法治现代化”展开。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林尚立、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杨东、深圳市司法局副局长曹海雷、深圳国际仲裁院秘书长赵枫、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发展部数据要素处处长王璟璇等致辞。论坛期间,还举办实践教学共建基地授牌仪式,中国人民大学涉外法律咨询服务中心(深圳)揭牌仪式,涉外法治大模型项目、数字资产法律服务项目启动仪式,发布《海外利益司法保护问题研究报告》。

“三农政策”论坛围绕“以创新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展开,原农业部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部长尹成杰,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裁赵亮作主旨演讲;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刘棕会,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青格勒图出席并致辞。论坛发布《新时代党的“三农”政策重大创新及其理论贡献》、《数字技术助力“三农”政策创新与效能提升》报告。农民日报社原党委书记、社长唐园结,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司伟,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罗明忠以及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专家学者与会研讨。

政府统计政策论坛聚焦“中国式现代化的统计测度和深圳现代化统计实践”主题,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青格勒图,国务院参事、国家统计局原副局长鲜祖德,深圳市统计局党组书记、局长郭驰出席并致辞。论坛还发布主题报告《中国式现代化指数的编制与深圳经济社会现代化测度分析》《深圳现代化指数的探索》《构建中国式现代化之广东高质量发展监测指标体系》。

29日晚,“桃花源里话未来”深圳论坛2024闭幕论坛举行。中国人民大学学生艺术团、深圳校友合唱团和深圳大学学生艺术团的学生、校友代表带来精彩表演。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与深圳大学的校友和大湾区创新创业代表齐聚一堂,交流共享创新创业教育新思路、新模式、新实践。

中国人民大学于2023年成立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深圳),以“新时代开放战略与中国式现代化”为主题举办首届深圳论坛,并设立中国式现代化深圳创新实践研究基地和涉外法治、知识产权、人才战略、数据要素、数字经济、全球政策、政府统计7大研究中心,着力推动中国人民大学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突出优势与深圳作为先行示范区、中国改革开放窗口的独特优势有机融合。

本届论坛创新形式,采用“1+7+N”的主题分布模式,聚焦新时代下公共政策创新研究这一主题,设置1个主论坛;聚焦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作出的重要部署,设置7个主题论坛;聚焦深圳未来发展的战略方向,设置8个主题论坛,以更好汇集千余名各行各业专家智慧,为推动中国公共政策创新,宝安区、深圳市、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贡献人大力量。

编辑:邱童
责任编辑:董涵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