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建“一带一路”重要论述精神,商学院全面贯彻落实学校融入义乌发展、高质量建设“一带一路”国际商学院的战略部署,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加大力度进行资源投入,组织师生调研团多次赴义乌对接、推进有关工作的落地落实落细。
学院学生活动组依托“共赴山河”实践品牌,第一时间组建“一带一路”义乌实践调研团对接校地需求,先后与教育局、文旅局、团市委、就业人才中心、大数据集团多次联系对接,拓展实践育人阵地,积极探索新时代社会实践育人新范式。2月7日至2月15日,学院派出18名本科生赴义乌开展跟岗实践、田野调查。
1月10日,学院召开实践调研行前培训动员会。会上,商学院党委书记旋天颖,院长、党委副书记易靖韬对本次实践活动作动员部署。
2月8日上午,实践调研团成员召开岗前工作会议。商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方玉萍向大家致以新春的问候,鼓励同学们珍惜此次实践锻炼机会,充分发挥先锋首创精神,加强横纵沟通,积极向前辈与老师学习请教和朋辈之间互助互促,在实际工作中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好个人的成长记录,将成长轨迹留存在影像与文字中,在生动的实践场景中总结宝贵经验、锤炼本领、增长才干。
2月8日晚,调研团来到学校“一带一路”国际商学院参观,王传洋老师为同学们讲解学院有关情况。
2月9日上午,实践调研团来到位于义乌分水塘村的陈望道故居,这里不仅是《共产党宣言》中文首译本的诞生地,更是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中国传播的摇篮。大家参观了陈望道祖宅、望道展示馆,重温历史,沉浸式感受信仰力量,更加深刻感受到了革命先辈崇高的理想信念以及对真理执着追求的精神。
随后,实践调研团来到位于义乌后宅街道的李祖村,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9月前往浙江视察考察的第一站。沿着总书记的足迹,实践调研团参观了李祖村党群服务中心、皮皮杂货屋、李祖村民共富市集、李氏梨膏糖等创业项目,与当地妙笔生花的文人创客、指尖生花的非遗工匠、热爱生活的美食家、扎根田园的乡创农夫深入交谈,共同见证村庄生活空间的创新典范,以及农旅产业融合的丰硕成果,深入了解义乌经验中“创新牌、改革饭、开放路”的丰富内涵。
2月9日的新春开市,实践调研团一行来到义乌国际商贸城。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调研团一行考察调研了义乌国际商贸城在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共建“一带一路”国际贸易当中的经验做法与发展成效,亲眼见证了普通商品转化为全球贸易宝贵财富的创新活力,深刻领悟了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推动总结的“义乌发展经验”。
2月10日至2月14日,实践调研团成员分赴义乌市教育局、文旅局、团市委、就业人才中心、大数据集团进行实岗锻炼,在为期一周扎实的调研中洞察社情民意,在细致的工作中增长知识、练就过硬本领。大家纷纷表示,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将结合理论知识与义乌经验,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不断提升“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为共建“一带一路”贡献青春力量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