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正文
“全球粮食体系与安全”论坛举办
来源: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时间:2024.10.22

10月19日,“全球粮食体系与安全”论坛在大北农凤凰国际创新园举办。本次论坛是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的通州·全球发展论坛(2024)的分论坛之一,由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和大北农集团联合承办。论坛汇集了来自全球的专家学者、企业家、国际组织代表、驻华使节和媒体代表,共同探讨全球粮食体系的未来发展方向及其安全保障问题,以期为全球粮食体系的可持续发展和安全贡献智慧和力量。

中国人民大学常务副校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农经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朱信凯视频致辞,大北农集团党委常务副书记莫宏建致辞。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党委书记曾丙健主持论坛开幕式,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郑适主持主题发言。

朱信凯表示,全球粮食安全问题不仅事关各国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更是推动世界可持续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的基础之一。他指出,中国人民大学将在全球粮食体系与安全的研究合作交流中扮演积极的角色,通过继续推动农业农村管理与农业科技创新的交叉融合研究,和全球粮食供应链的稳定性与公平分配问题相关研究,分享中国在消除贫困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保障粮食安全方面的成功经验,为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贡献中国智慧。

莫宏建概述了中国农业的发展进程以及大北农集团为中国粮食事业、世界粮食安全所作出的贡献。他强调,大北农集团将继续秉承“强农报国、争创第一、共同发展”的企业理念,致力于以科技创新推动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他表示,新时代农业强国背景下农业人才重要性日渐突出,需要更多的农业人才主动挑起重担,加速创新与提升,共同创造农强国盛的美好未来。

新西兰坎特伯雷大学前副院长帕维尔·卡斯特卡;美国驻华大使馆公使衔农业参赞罗勃特·汉森;泰国驻华大使馆公使衔参赞雅典娜·吴;加拿大驻华大使馆农业参赞贝迈信;联合国可持续农业机械化中心副主任森杩柯;农民日报社原党委书记、社长,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执行院长唐园结;中国人民大学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研究院院长程国强作主题发言。

帕维尔·卡斯特卡介绍了科技创新在粮食安全和食品保障中的关键作用,他提出利用卫星技术、遥感技术和人工智能等手段来提高食品质量检测和审计的效率,并建议加强国际合作和数据监管,以应对全球粮食安全面临的挑战。帕维尔·卡斯特卡认为,要突出技术融合在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重要性,建立一个更安全的全球粮食质量保证体系。

罗勃特·汉森回顾了美国与中国在农业领域长期合作的友好历史,介绍了美国在促进食品安全、提高农业生产率、减少粮食损失和浪费方面的工作。他认为创新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方面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并建议各国在粮食生产领域需要继续合作,应对全球粮食安全和可持续性挑战。

雅典娜·吴介绍了泰国农业的发展现状,认为泰国农业是该国经济的基石,通过泰国农业的出口数据,分析了泰国农业生产对全球粮食供给作出的重要贡献。她表示,泰国将致力于采用现代农业技术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可持续农业实践,通过国际合作和知识分享,促进全球粮食安全和农业创新。

贝迈信介绍了全球粮食系统面临的多重挑战,包括气候变化、人口增长和国际冲突,认为国际社会应当加强合作,以创新和可持续的方式应对这些挑战,确保全球粮食安全。他强调了可持续农业实践的重要性,并提倡基于科学的自由贸易体系减少浪费,实现可持续发展。

森杩柯强调了农业技术创新对于提高粮食安全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性,他提到了农业机械化在支持小农户、提升生产效率和质量方面的作用,并建议政策制定者加强国际合作和全民参与,以推动农业转型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唐园结强调了完善中国粮食安全长期保障机制的重要性,提出需要强化粮食安全的政治和利益保障机制,包括执行党政同责制度、建立粮食安全职责清单、加强政策扶持,以及推动产业链各环节利益相关方的积极性,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程国强介绍了全球粮食安全形势的严峻性,探讨了全球粮食安全问题的成因,包括发展中国家农业发展相对滞后、全球粮食市场结构性失衡和粮价高频波动等因素。他提出了深化全球粮食安全合作的路径与重点,应通过国际合作解决粮食安全问题。

“大北农奖学金”获奖学生代表、2022级博士生何欣玮对研究成果《筑牢建设农业强国的基础:大食物观下中国的粮食安全》进行了介绍。

此次论坛不仅是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更是一个国际合作的契机。通过深入讨论和分享最佳实践,与会者共同探索如何通过创新和合作,提高全球粮食体系的韧性和可持续性,以应对气候变化、人口增长和资源限制等挑战,共同为实现全球粮食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目标作出贡献。

编辑:许龄艺
责任编辑:董涵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