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包心怡、宋佳航、聂婧:金奖,金奖,金奖!祝贺她们!
来源:文字/吕惟溪
时间:2025.03.27

在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北京市总决赛的舞台上,三位来自中国人民大学的学生以清晰的职业目标、扎实的实践、积累昂扬的青春风采从北京市16.8万名报名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斩获金奖。她们来自不同的专业,各有不同的职业方向,但都通过职业规划大赛展现出人大学子的家国情怀和专业素养,彰显了新时代青年与时代同频共振的使命担当。

(国际关系学院2021级本科生包心怡参加就业赛道-本科生组比赛。)

(应用经济学院2023级硕士研究生宋佳航参加就业赛道-研究生组比赛。)

(马克思主义学院2022级本科生聂婧参加成长赛道比赛。)

做大数据时代的“情绪探索者”

“选择品牌市场营销这一职业方向并非天马行空的想象,而是基于对自我的充分认知以及大学期间丰富的实习实践经历”。

“营销的本质是抓住人心,大数据时代更需要捕捉情绪共鸣”,对消费者敏锐的洞察和对热点的捕捉,让包心怡在就业季斩获了一个又一个令人心动的offer。

从国际政治专业到品牌营销赛道,包心怡的跨界选择看似令人意外,实则是她在校期间持续实践与探索的答案。大一起就开始实习实践,政府部门、咨询公司、互联网大厂、电商,四段实习经历不断拓宽着她的能力边界,市场营销人才需具备的市场分析能力、活动策划能力、项目管理能力,在她的身上也逐渐清晰。怀揣着助力中国品牌出海、与世界浪潮同行的梦想,包心怡开启了在市场营销领域的“摸爬滚打”。

大数据时代,用户浏览的信息逐渐碎片化,如何在新媒体平台抓住用户眼球,更好地将产品推广出去,成为了包心怡在实习中遇到的难题。扎实的市场调研,准确抓取特定用户特征及消费习惯,不断地推倒重来、反复打磨,成为她提出成功营销方案的底气。在比赛中,她带领的团队从来自国内顶尖大学的96支队伍中脱颖而出,获得冠军;在实习期间,她提出的营销策略成功将某普通产品打成爆品,取得亮眼成绩。

(包心怡带领团队参加宝洁品牌管理部人才培养项目并获冠军)

作为一名本科毕业生,包心怡同样面临“读研,还是就业”这一选择题。在校期间优秀的综合成绩让她取得了推免资格,但是几年间对职业目标的精彩探索,让她感受到社会是更广阔的舞台,她迫不及待地想跃入其中,成为一朵小小的浪花。她放弃了保研的机会,坚定了直接就业的选择。2024年求职季,包心怡先后斩获互联网大厂、快消巨头、科技公司的offer。她说,未来想成为兼具数据思维与人文关怀的行业领军者,推动品牌与用户建立深层的情感连接,“营销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我想成为那个翻译情绪的人”。

以笔为媒,讲述中国经济故事

“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讲好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故事,我将以笔为媒,时刻在场”。

“党报记者要顶天立地,既要站在天安门上看问题,也要蹲到田间地头找感觉”——人民日报社实习记者宋佳航的笔记本扉页上,写着流传在前辈们口中的这句话。

宋佳航是中国人民大学第九期“LEAD计划”的学员,从小就坚定要成为一名经济新闻记者的她选择了人大校友、资深记者严冰担任导师,进入人民日报社实习。七个月,她已经以实习记者的身份主笔并发表二十余篇报道:春运首日新春走基层、国际交通展览会深入展区、长城脚下采访外国友人……新闻记者的使命在一次次采访中更加明晰。

在2024年秋招季,她敏锐地察觉了AI面试官对于招聘市场的影响,经过大量采访和信息整理,她撰写了《今年秋招,你遇到“AI面试官”了吗?》一文,该文不仅在海外版传播效果榜单夺得头筹,同时也进入人民日报社传播效果榜单前十,被“学习大国”公众号全文转载。

思想有深度,笔尖才有力量。近六年的经济学学习为她打下扎实的专业功底,国家部委、大型央企的实习经历让她对国家经济发展有了自己的思考,而扎根中国大地、深入基层调研,则让她用镜头和笔触记录最真实的图景,形成了一篇篇生动的中国经济发展故事。

“你天生就有新闻的感觉”“写经济问题特别专业”,来自新闻业前辈的鼓励让宋佳航充满并坚定着信心。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讲好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故事,这是时代赋予新闻记者的使命,也是宋佳航热爱并将全力以赴的事业。

让思政课成为“信仰的灯塔”

“从大别山革命老区到人大马院,红色基因早已融入我的血脉,我希望能讲好思政课,既有理论的深度更有信仰的温度”。

“我的高中母校安徽省潜山野寨中学位于大别山革命老区,校园内长眠着985名抗日阵亡将士”,聂婧从小受到红色文化的耳濡目染,在人大,她深深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魅力,更加坚定了成为一名大学思政课教师、把红色基因传承下去的决心。

“延河讲师团”年级最低、年纪最小的讲师,“延河朗诵队”的创建者,《我们从延安走来》的主创之一,校级重点课题的主持人……这些经历帮助聂婧累积一步步接近职业梦想的勇气,也成为她把思政课讲准、讲深、讲透、讲活的底气。

(聂婧主讲中国人民大学《校史青年说》)

“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大学思政课教师,必须重视调查研究,必须扎根中国大地”,聂婧认为,在人大接受顶尖的专业培养,同时在社会大课堂中学思践悟,用行走的青春感受时代脉搏,让她一步步接近自己的职业梦想。从新疆阿勒泰到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进学校、进社区、进军营,她的调研和宣讲足迹遍布祖国多个省份,宣讲累计覆盖10万余人次。2024年暑假,聂婧通过共青团中央大学生实习“扬帆计划”选拔,前往安徽省政协实习。她结合在校研究课题,独立完成资政报告,并被实习单位采纳。

从人大的学生讲师起步,一路扎扎实实学习、实践和探索,让聂婧更加深刻地领悟了思政课是一门启智润心、铸魂育人的重要课程,她期待着能够有一天站上讲台,像她的前辈师长一样,在循循善诱中启迪学生心智,在润物无声中传播真理。

从中国人民大学校赛走到北京市赛,再到总决赛,三位选手在参赛过程中更加坚定自己的职业选择。三枚金色的奖牌不仅是对参赛选手个人奋斗的肯定。更是对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与职业发展指导工作的认可。中国人民大学构建“智慧平台+校企直通+温暖护航”三维服务体系,努力为学生提供全链条、多维度的精准指导服务帮助,实现从“优秀大学生”到“卓越建设者”的华丽蜕变。

心中有梦,眼里有光,脚下有路,期待更多人大学子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绽放光彩、成就梦想!

编辑:张瀚文
责任编辑:董涵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