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下午,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教师节重要指示精神,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奋力推动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中国人民大学2023年教师节表彰大会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专题学习会在世纪馆北大厅召开。学校党委书记张东刚出席大会并讲话,校长、党委副书记林尚立主持并宣读学校获国家、北京市奖励情况,宣读学校教师节表彰决定。“人民教育家”、我校荣誉一级教授高铭暄等教师代表在会上发言。
学校党委领导班子成员与受表彰的优秀教职工代表、集体代表等现场收看了9月9日的新闻联播,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深刻领悟教育家精神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
张东刚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信中深刻阐释了教育家精神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义,勉励广大教师以人民教育家为榜样,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快推动教育强国建设。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悟、准确把握、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弘扬教育家精神,把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教师节重要指示精神,要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来校考察调研时重要讲话、致学校建校80周年贺信精神结合起来,统筹推进,系统贯彻。
张东刚强调,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教师节重要指示精神,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首先必须深刻理解凝炼弘扬教育家精神的重大意义。凝炼弘扬教育家精神,有利于引导广大教师涵养精神动力,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与抱负,坚定改革创新的信心,努力成为大国良师,矢志投身教育强国建设。凝炼弘扬教育家精神,肯定教师重要价值的同时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为人民群众认识和评价教师群体作用和素质提供了新的体系,有利于社会科学理性看待教师职业,营造尊师重教良好氛围。凝炼弘扬教育家精神,不仅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力举措,也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形成向上向善的良好氛围,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强大精神力量。
张东刚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信中从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智慧、躬耕态度、仁爱之心、弘道追求等六个方面对教育家精神进行系统论述,具有鲜明的人民性、科学性、时代性和系统性,贯穿着“六个必须坚持”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我们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不同的方面加以整体理解和把握教育家精神的丰富内涵。要从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中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家精神的论述,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师队伍建设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的丰富和发展,是今后一段时期教师队伍建设新的指引。要从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中理解和把握。要以发展眼光、系统视角、辩证思维,既立足教师的主观立场,又结合外界的客观要求,全面认识、有机融合教师在新时代的综合性职业定位和角色所承载的高尚职责。要从共性与特质的关系中理解和把握。要注重学习领会教育家精神的核心要义,积极探求教育家精神的外延,形成鲜活而生动的认知,从先进典型身上汲取经验和智慧。
张东刚强调,全国高等教育领域仅有的两位“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卫兴华教授和高铭暄教授均出自中国人民大学,这是对一代代人大人不懈奋斗的高度肯定。我们要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在对标对表、知行合一的不断探索实践中成长发展,在教育强国建设征程上建功立业,为加快教育强国建设贡献人大教师力量。他向全体教师提出六点要求。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坚定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要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坚定不移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己任;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定教育强国建设的自觉与自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有强烈的家国情怀,扎根中国大地,胸怀“国之大者”,使教育工作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要自觉做学校精神品格的践行者,坚守“党办的大学让党放心,人民的大学不负人民”的精神品格,努力做忠诚可靠的教育工作者。
二是提升境界品位,铸牢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要不断提升自身道德修养,带头弘扬社会公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做到为人师表;要时刻自省自励,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以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成为被社会尊重的楷模和世人效法的榜样。
三是恪守职责本位,增长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要以学生为本,努力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相统一;要既善于把握教育规律,发现并解决关系党和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全局的重点难点问题,又能在自己的专业教育领域日求精进,积极探索新的教育思想、理念、模式和方法并身体力行,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四是实现学术进位,发扬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要坚守学术良知,站在世界知识创新发展前沿,刻苦钻研、严谨笃学、潜心问道;要自觉以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为学术己任,在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上作出积极贡献,在研究解决事关党和国家全局性、根本性、关键性的重大问题上拿出真本事、取得好成果。
五是把握仁者定位,涵育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要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用真心换真心,在教学相长中品味教师独有的成就感和幸福感,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为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六是找准时代方位,彰显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要立足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把握大势和主流,以实际行动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成为文明交流互鉴的使者,做世界和平发展的贡献者,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的全球治理人才,投身全球治理。
张东刚特别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要靠教师。习近平总书记来校考察调研时重要讲话中指出,要把人民大学打造成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和教学领域的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这是党和国家赋予中国人民大学的崇高使命和责任。学校党委将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坚定不移弘扬培育践行教育家精神,真正打造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流的管理团队、一流的专业技术队伍,带领全体师生自信自强、踔厉奋发,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林尚立在主持时指出,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充分肯定广大教师为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作出的重要贡献,深刻阐释教育家精神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赋予新时代人民教师崇高使命。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立意高远、内涵深刻,情真意切、催人奋进,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饱含着对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亲切关怀和殷切期望。这让我们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倍感激动、很受鼓舞,同时也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林尚立指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关键在人才,关键在教师。我们必须把教师队伍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长远谋划、科学布局。要基于学科建设汇聚和培养教师人才,从时代发展和国家战略上把握学科布局,发挥现有的学科特色和优势,在学科规划的引领下,在新型书院体制的框架下,深入做好教师工作,同时,各学院要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切实承担起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责任。要依托创新高地汇聚和培养教师人才,今年学校授牌成立了第一批创新高地,就是要建设世界一流人才的富集高地、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园地、重大科技成果的产出基地,充分发挥创新高地大团队、大平台、大项目的优势,锤炼学术本领,激发创新活力,形成人才聚落。要扭住师德师风汇聚和培养教师人才,继续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坚持“严管厚爱”原则,营造良好环境,厚植群贤毕至、竞相进步、人才辈出的土壤,夯实人才服务保障,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破除“五唯”,最大限度盘活校内教师资源的活力,发挥人才效能,激发干事创业的动力。要着眼服务保障汇聚和培养教师人才,统筹学校各类资源,从待遇保障、权益维护、评价激励等方面健全教师发展保障体系,为教师提供系统培养和支持,营造尊师重教的风尚,想教师之所想、急教师之所急,切实减轻非教学负担,让教师聚焦教书育人主业,安心从教、潜心育人,将学校打造成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和教学领域的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我校荣誉一级教授高铭暄分享了自己在人民大学治学从教70余载的宝贵经历,并就如何做好一名大学教师、弘扬新时代教育家精神谈了自己的认识体会。他表示,广大教师一要有高的政治站位,以“国之大者”为使命所系;二要有深的育人情怀,以教书育人为第一职责;三要有实的钻研精神,以求是求新为根本追求。他愿与广大教师一道,践行教育家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忠诚于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不断为全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培育新人,输送力量!
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人民大学关工委常务副主任,人大附中、人大附中联合总校名誉校长,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专家顾问委员会主任刘彭芝表示,我们要以教育家为榜样,向教育家学习,扎根三尺讲台,锤炼忠诚担当,自觉赓续中国教育血脉,把握教育事业规律,顺应教育发展趋势,为加快教育强国建设注入强大动能;要时刻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会上,学校领导为中国人民大学师德优秀集体、师德标兵获奖代表,大华杰出教学贡献奖获奖代表,教学标兵、本科课外教学优秀指导教师获奖代表,科研标兵、优秀科研成果奖获奖代表,智库工作优秀集体、优秀个人获奖代表以及“从事教育工作三十年”教职工代表现场颁发奖杯证书。2022年度师德优秀集体代表、应用经济学院“832”调研团队负责人郑新业教授;2022—2023学年教学标兵、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田晓晖;破格晋升教授青年教师代表、公共管理学院夏方舟等先后发言。
机关部、处,学院(系)、书院,研究机构及直(附)属单位主要负责人列席会议。
会前,庆祝第三十九个教师节特展“人民教育家卫兴华、高铭暄”揭幕仪式举行。张东刚书记、林尚立校长为展览揭幕。
(张东刚书记、林尚立校长共同为展览揭幕)
(展览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