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①: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政治经济学博士第二党支部成员在交流讨论。
王 腾摄
图②:浙江大学历史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研究所研究生党支部成员在研习室阅读。
王崇均摄
图③:陕西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公费师范生第二党支部成员在参加志愿活动。
秦 网摄
高校基层党组织是党在高校的战斗堡垒。坚持和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必须夯实高校党建工作基础,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我们选取3个高校学生党支部,讲述他们在严格支部组织生活、创新支部工作方法、丰富主题实践活动等方面进行的探索。
——编 者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政治经济学博士第二党支部
建立学习矩阵,加强理论学习注重知行合一
本报记者 丁雅诵
每天上午9点左右,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政治经济学博士第二党支部的微信群里,都会推送一条“每日学习动态”,内容包括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当日的时事新闻热点、经济领域的重要信息、学科专业的前沿文献等。“动态由支部成员轮流推送,每个党小组负责一周。”支部书记王声啸介绍。
这是政治经济学博士第二党支部常态化、制度化学习的一个缩影。结合视频学习、研讨学习、实地学习等形式,支部成员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构建起“个人+党小组+党支部”的联合学习矩阵,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学生们的政治意识、政治能力显著增强。
主题党日活动是支部建设的一个重点,每月第二个周三固定开展。在前不久“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活动中,支部成员陈雪娇仔细研读《习近平经济思想学习纲要》,她很有感触地说:“读原著、学原文,深入思考、联系实际,有助于我们深入领悟理论的精髓与要义。”
怎样让主题党日活动更扎实、更有效?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党委副书记、支部指导老师李佩洁说:“我们采取书记领讲、党小组分讲、全员联动参与的方式,个人先读、党小组先讨论,党支部再开会,用足精力每月开展好一次活动。同时鼓励党小组围绕专业学习、党的建设等进行经常性学习交流。”
在加强理论学习的同时,党支部注重知行合一,发挥实践育人作用。面向国家需求与人民关注,支部成员以政治经济学理论基础分析中国实际问题;为了解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支部成员前往河北、安徽、贵州、云南等地深度调研,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为实现个体与组织的融合发展,我们支持每个支部成员完成‘四个一’:每学年至少讲一次微党课、写一篇学习文章、参加一次社会实践或志愿活动、参与一次对外交流。”李佩洁说,我们的目标是打造一支“讲政治、强理论、勇担当、甘奉献”的党支部,让学生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培养一批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的开路先锋、事业闯将。
浙江大学历史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研究所研究生党支部
打造书香支部,党建与学术相互促进
本报记者 闫伊乔
毕业前夕,浙江大学历史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研究所研究生党支部成员徐韵菲收到了支部赠送的毕业礼包。这份小礼物蕴含着支部对毕业生们的期许,希望他们将“书香支部”终身学习的理念带到新的工作岗位。
“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努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3年硕士生时光,最让徐韵菲难忘的,正是支部浓郁的学习氛围。
打造书香支部,建立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制度机制,定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展沉浸式“四史”学习,不断探索党建与学术成长深度融合,是中国近现代史研究所研究生党支部的特色与亮点。
走进支部固定研习室,图书资料十分丰富。研习室一角,支部还专门购置了一批“四史”图书。“将党史学习与专业相结合,更能让学生在回望过往的奋斗中,眺望前方的奋进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跑好属于当代青年这一棒。”支部书记、历史学院兼职辅导员柯溢能说。
“3、2、1,请抢答!”“四史”知识竞赛中,支部成员们激烈角逐。为创新学习形式,支部精心设计考题,以赛促学、寓教于乐。“在激发兴趣中启智润心,这样的学习让我们受益匪浅。”2021级博士生张世杰说,“支部还组织参观‘两弹一星’展等,让我们在对历史的深入了解中,坚定理想信念。”
如何让党史故事焕发时代光彩?在浙江大学建校125周年之际,支部创新开展“‘四史’我来讲”活动。2021级硕士生刘升姗在活动中讲述了抗日战争时举校西迁办学的历史,她深有感触:“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我深入学习党史知识,在解读经典中将家国情怀、民族责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支部不断探索新的学习形式,将党史学习与学术研究深度融合,与悟思想、强党性有机结合。”历史学院党委书记卢军霞表示,我们希望每个学生都能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
陕西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公费师范生第二党支部
坚定理想信念,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本报记者 吴 月
列车西驰,承载梦想。从西安到乌鲁木齐,经过近30个小时的路程,陕西师范大学2022届毕业生甘贾元回到了家乡,入职乌鲁木齐八一中学。“我们要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到基层和人民中去建功立业,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书写别样精彩的人生。”
甘贾元是陕西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公费师范生第二党支部成员。“支部开展的学习活动让我更坚定地扎根西部。”她说,“前不久的主题党日活动中,老师们在红烛校史馆给我们讲党课,鼓励我们传承学校‘西部红烛、两代师表’的传统,铭记教育报国初心。”
坚守教育报国初心,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党支部成员的共同信念,更是坚定的行动。今年,支部44名毕业生党员全部选择成为人民教师,其中超过一半赴西部就业。
“引导同学们到西部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需要从支部日常建设入手。”支部书记马义泽介绍,支部注重朋辈激励、导师引领、师德示范,并建立党员先锋队、支教帮扶实践团等,引导党员筑牢理想信念根基,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学院为党支部配备了指导教师,为我们开设讲座、指导实践活动。很多党员教师一辈子坚守在西部,他们的教育情怀让我们更理解自己肩负的使命。”支部成员薛雯轩说。受前辈影响,她在实习时放弃了去沿海地区的机会,主动到学校定点帮扶的陕西岚皋县支教。
教育报国的信念,在一届届学生中传承。公费师范生第二党支部主要由入学年份为偶数年的公费师范生党员组成,今年毕业的2018级成员是2020级成员的师兄师姐,也是他们学习的榜样。数学与统计学院党委书记辛省平说,支部成员同专业、跨年级,有利于学生党员充分交流、接续传承。
“今年7月1日,我参加了‘新老党员话初心’主题党日活动,深受触动。我要向老党员们学习,在西部坚守、奋斗、奉献!”数学与统计学院2020级本科生黄竹君今年被列为发展对象,她说:“我很想回到家乡贵州任教,用青春点亮红烛,点亮更多孩子的人生梦想。”
(原文刊载于《人民日报》2022年8月14日第05版)
原文链接:[人民日报]高校学生党支部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 强化党建引领 激发青春力量(深聚焦)
(责任编辑:杨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