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始终保持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是需要研究解决的大党独有难题之一。党内政治生活、政治生态、政治文化是相辅相成的,政治文化对政治生态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全面从严治党,既需要猛药去疴、重典治乱,也需要正心修身、涵养文化,让党所倡导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优良传统深入广大党员干部思想和心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涵养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是基于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取得历史性成就的规律性总结,彰显文化之于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的浸润滋养,对于厚植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精神沃土的重要意义。
党内政治文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以革命文化为源头,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体,集中反映党的指导思想、理想信念、精神境界、价值取向,蕴含着对科学真理的深刻认知、对文化传统的历史传承、对时代潮流的真切洞察,具有价值导向、形象塑造、激励约束等功能,是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强大文化支撑。新时代新征程,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需进一步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以良好的政治文化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加强理论武装,坚定政治信仰。党内政治生活出现的各种问题,根源在于一些党员干部理想信念这个“压舱石”发生了动摇,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出现了松动。强化理论武装,能够增强政治定力抵腐定力;坚定信仰信念信心,可以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因此,要坚持不懈强化理论武装,毫不放松加强党性教育,持之以恒加强道德教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学理论、强信念,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通过思想上的固本培元,坚定党员干部的政治信仰和价值追求。面对长期存在的“四大考验”“四种危险”,党员干部要以理想信念强基固本,以先进文化启智润心,以高尚道德砥砺品格,在应对各种风浪考验中站稳政治立场。
传承廉洁文化,浸润精神世界。中国古代素有治国先治吏的政治传统,《周礼》把廉善、廉能、廉敬、廉正、廉法、廉辨作为衡量官员称职与否的重要标准,塑造了中华民族正己修身、俭以养廉的美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克己奉公、清廉自守的精神境界和廉洁文化,积淀在历史典籍、文物古迹镌刻的嘉言懿行之间,对于新时代党员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培育政治气节和风骨、增强能力本领、传承优良作风亦有现实启示。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中国共产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必然要求。把全面从严治党推向纵深,需要以廉洁文化涵养人心,筑牢倡廉促廉、反腐防腐的思想防线。坚持以文润廉、以廉化人的文化建设是涉及党风、政风、民风、社风、家风的系统性工程。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深入挖掘和阐发其中精忠报国、严以律己、重义轻利、廉洁自守等理念的时代价值,大力倡导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规规矩矩的上下级关系、干干净净的政商关系,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正确处理好公和私、义和利、苦和乐等关系,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
坚持人民至上,凸显价值取向。党内政治文化是充分体现党性的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不谋私利才能谋根本、谋大利,才能从党的性质和根本宗旨出发,从人民根本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政清廉才能取信于民,秉公用权才能赢得人心。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继承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保持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生活情趣,不断夯实清正廉洁思想根基,大力弘扬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价值观,带头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努力为人民创造更美好、更幸福的生活,紧紧依靠人民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作者沈江平,系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研究员、马克思主义学院与纪检监察学院双聘教授。原文刊载于《经济日报》2024年4月11日第1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