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为党和人民事业服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立意高远、视野宏大,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彰显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阐明了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问题导向和根本路径,指出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学术己任和思想追求,为推动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扎根中国大地,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
扎根中国大地,是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的历史进程中得出的宝贵经验,是探索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题中要义,是办好新时代高等教育,实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标志。扎根中国大地,归根到底是要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进而彰显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
扎根中国大地,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以服务党和国家建设发展为目标。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将“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作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之一。扎根中国大地,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就要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指引下,不断解决在全面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遇到的新问题,提出新理论,探索新方法。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当前,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提出了大量亟待解决的新问题,“扎根中国大地”就是要立足中国实际,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回答新时代提出的新课题、新任务,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指引下,不断解决全面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提出新理论、探索新方法,在研究解决事关党和国家全局性、根本性、关键性的重大问题上拿出真本事、取得好成果。
扎根中国大地,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以加快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为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深刻分析了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提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的重要论断,指出“要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使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真正屹立于世界学术之林”,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既是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真正屹立于世界学术之林的必由之路。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进一步指明了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前进方向,明确了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所应担负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中共中央办公厅近期印发的《国家“十四五”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提出,要增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主体性、原创性、本土化和竞争力,发展中国理论,繁荣中国学术。时代的发展不断提出新挑战和新课题,持续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深化研究和思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伟大实践和中国社会的创新发展都为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也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提供了生机勃勃的理论和思想创新之源。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种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必将给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唯有深深扎根于中国的国情社情民情之中,深植于党和国家发展的大历史之中,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方有源头活水,方能永葆活力。
扎根中国大地,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以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为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提出“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这一重大命题,为扎根中国大地办世界一流大学指明了方向。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这些特点决定了我们不能完全照搬他国的经验,不能跟在别人后面照猫画虎,简单以国外大学作为标准和模式,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必须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才能获得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必须解决中国问题,回答好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才能体现出一流大学的应有价值。
二、融通中外文化,增进文明交流,回答好时代之题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迫切需要回答好“世界怎么了”“人类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题。随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需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的了解、理解,减少误解、曲解,扩大朋友圈,提高话语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融通中外文化、增进文明交流中的独特作用,传播中国声音、中国理论、中国思想,让世界更好读懂中国,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融通中外文化的基础是了解中国发展实际,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既要能够提出中国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还要能够说清楚这些中国问题是如何解决的,提炼出方法和理论,深入推进中国道路、中国经验、中国方案的学理化,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形成中国理论、中国思想。在这样的实践到理论提炼过程中,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科研能力,不断加强基础理论研究与学科交叉研究。例如,中国人民大学在反贫困问题方面的系统性研究就是从中国经验提炼为中国理论的生动实践。贫困问题是困扰很多国家的民生难题,也是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首要问题。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2021年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 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关于如何实现这个人间奇迹的研究就是中国经验、中国理论的总结提升的过程。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联合相关学院就脱贫攻坚开展了专题调研,通过访谈全国832个国家级贫困县主要领导和脱贫攻坚亲历者,用口述历史的方式记录我国脱贫攻坚的伟大成就,归纳总结中国故事,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脱贫攻坚经验,从脱贫攻坚的鲜活案例中提炼理论规律,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融通中外文化也要进一步开拓国际视野,坚持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充分了解世界文明发展史和不同文化的共同性与差异性。提出引起国际学界广泛关注和普遍参与的学术议题,增进文明交流互鉴。国家对外开放战略和“一带一路”建设都需要一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拥有出色外语能力、具备跨文化沟通与交流能力、能够参与全球治理的世界一流的创新人才。中国发展创造出的新经验、开创出的新道路所形成的中国理论和中国思想是对世界发展的重大贡献,在国际交往和文明交流中展现中国自主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是提高中国思想传播能力、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中凸显中国特色的战略之举,同样也能够在国际交往中展现大国担当,在国际交流中传播好中国声音,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发挥作用。
融通中外文化要进一步发挥高校在国际学术交流中的重要作用,积极搭建高水平国际学术合作平台,整合海内外优质的学术资源,注重具有国际视野和知识基础的人才队伍建设,通过教学和研究将中国方案、中国理论、中国思想推向世界。今年,中国人民大学与意大利和美国高水平大学签署的管理学三学位合作协议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通过国际学生培养项目合作整合中国、欧洲、北美高等教育的国内国外学生资源、教学资源、声誉资源、文化资源,形成人才培养的新型国际合作机制,为全球市场所培养的优秀商务人才,这些人才将通晓亚、欧、美三大地区经济文化,成为未来三大地区经济互联互通的桥梁,未来知华友华的潜在力量。
要深刻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与世界一流的辩证统一关系,二者紧密联系、相辅相成。面对时代之题,高校师生要更加主动自觉地以中国之理深刻阐明中国之路、中国之治,实现“使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真正屹立于世界学术之林”的宏伟目标。面对时代之题,高校也需要进一步创新国际学术交流平台和组织形式,注重提高国际传播和国际交流的质量和效果,加快建设与中国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海外中国学术中心和国际传播中心,让世界更好读懂中国。同时,加强区域国别研究和国际组织研究,更好地读懂世界。
三、扎根中国,融通中外,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始终是教育的根本问题。扎根中国大地,立足中国实际,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由之路,同样也是培养融通中外、具有全球视野的国际性专业人才的战略之基。
高校教师承担着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的重要责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迫切需要我们的教师既精通专业知识、做好‘经师’,又涵养德行、成为‘人师’,努力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对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极为重要,教师只有对中国国情有深入的了解、对中国日新月异的发展有深刻的认识,对中国制度优势和治理成就有深切的理解,才能在教书育人全过程中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建设世界一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有世界一流的大师。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他指出老师应该有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自觉,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以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成为被社会尊重的楷模,成为世人效法的榜样。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大学涌现出以人民教育家卫兴华、高铭暄为代表的优秀教师群体,他们耕耘不辍,品德高尚,学识深厚,为学校学科发展、学术繁荣和人才培养作出了开创性贡献,奠定了坚实基础,引领了追求“经师”和“人师”统一的学术风尚,为中青年教师树立了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的榜样,引领学生听党话、跟党走,坚定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新时代青年学子应扎根中国大地,感应时代脉搏,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一个国家的进步,镌刻着青年的足迹;一个民族的未来,寄望于青春的力量。新时代中国青年身处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既面临着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也面临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自觉担负起新时代赋予的重任,就要积极投身于伟大的时代,到国家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把青春书写在中国大地上。习近平总书记寄语新时代青年“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把对祖国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贯穿学业全过程、融汇在事业追求中”。广大青年既要不断自觉加强学习、提升自身素养,同时也要扎根中国大地,自觉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在实践中掌握真才实学,在磨砺中增长过硬本领,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中国人民大学自2012年以来,组织开展“千人百村”“街巷中国”等学生社会实践调研项目,深入农村、社区开展课题研究、获取一手资料,引导学生把课堂理论知识和社会实践调研相结合,让学生们在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和良性互动中深刻认识中国国情,增强学生读懂中国、研究中国的意识和能力,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成就,深刻感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伟力。
打造教育对外开放新高地,培养扎根中国、融通中外的时代新人。随着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与日俱增,以及对外开放步伐的不断加速,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的发展机遇越来越多,在此背景下,始终坚持教育对外开放不动摇,主动加强同世界各国的互鉴、互容、互通,形成更全方位、更宽领域、更多层次、更加主动的教育对外开放局面,培养既深入了解中国国情、服务党和国家发展,又具有全球视野的高层次国际性人才成为大势所趋。只有真正地培养出“扎根中国、融通中外”的青年人才,才能实现向国际社会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为全球治理和国际秩序建设贡献“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在加强文明交流互鉴中以更加开放、共享的理念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让国际社会更好地读懂中国。
(作者杜鹏,系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原文刊载于《社会建设》2022年第3期。)
(责任编辑:吴仪 张凯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