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开展深入学习宣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专题研学活动,以线上会议研讨形式召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共筑外语课程思政教育先锋”外语课程思政建设专题研讨会。
研学活动邀请教育部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湖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刘正光,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党委书记、课程思政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晓京,学校教务处副处长李向前,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特级教师、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宋友文,学校教务处教学督导组组长、外国语学院教授贾国栋,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阎芳、院长陈方以及外国语学院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小组成员、“吴玉章课程思政名师工作室”团队成员参会。外国语学院副院长田丽丽主持了本次研学活动。
陈方介绍了外国语学院近年来课程思政建设现状和取得的成果,表示课程思政建设关系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的重要使命,学院将外语课程思政建设作为重点任务,将“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摆在育人目标首位,以此推进外语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学院将进一步充分调动教师在传授知识和课程思政育人的双重职能,深入探索将内涵丰富的思政元素融入外语教学。
张晓京表示,课程思政建设是学校人才培养特色的重要成果之一,各学院应同向同行,结合各专业特点、课程特点理解和解读好以下三个问题:什么是课程思政、怎样在教学过程中开展课程思政及如何评价教师课程思政成效。学校课程思政研究中心旨在协助各学院更好地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学院首先要明确教师责任,即将知识传授与思政育人有机结合,将中华文明优秀传统文化等融入教学设计,体现中国文化自信。对于课程思政成效的评价应从总体上把握,抓住关键维度加以考察,及时发现典型、宣传典型,鼓励教师多参与思政教学研讨交流。
田丽丽就学院外语课程思政建设,从师资队伍、课程建设、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四方面做工作汇报:一是通过开展“明德为师”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系列讲座、组织外语课程思政教研工作坊、鼓励教师参与外语课程思政教学大赛提高外语教师课程思政育人能力;二是打造外语课程思政示范课,由点及面,全面推动学院课程思政建设;三是建设外语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库,涵盖外语课程思政教案、教学案例和系列微课;四是开展外语课程思政实践教学,举办多语种党史翻译大赛和明德立言翻译大赛等活动。
由外国语学院副院长王建华领衔的《经典文献翻译与传播》学校“吴玉章课程思政名师工作室”引领学院的外语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室团队成员团委书记钟雪丹介绍了工作室建设重点及成果。工作室以人大“1+N+1”外语课程思政及课程群实践框架为支撑,目前已依托数智思政平台建设了覆盖全校的系列外语思政课程群,多次举办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打造融通中外的跨学科思政研讨论坛,推动以赛促学、以学促行,制定了复合型国际化人才培养计划,探索师生共建的外语思政教学模式,努力构建服务国家需求的对外传播体系。
刘正光表示,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课程思政建设要在本硕博学生群体全覆盖,探索新时期加强研究生课程思政教育深度探索。此外,学院可以进一步加强打造课程思政示范性课程建设,实现长久性的、持续性的课程质量提升,引领其他高校一同探索外语类课程思政建设。
宋友文表示,外国语学院打造课程思政要以教育部教学指导纲要为指引,体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学院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人类文明交流互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都作为外语专业教学特色融入课程思政内涵体系。
贾国栋表示,外语类课程思政要抓准基点,找到特色,构建“大思政”格局。在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和专业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学院可以形成独具外语特色的外语类课程思政成效考察指标,配以学生访谈、问卷调查等帮助教师更好地将教学目的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学院可在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细则的基础上,开发课程样纲和课程样课,加强示范引领作用。
阎芳在总结讲话中表示,学院党委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着眼抓好党的事业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增强总书记重要讲话中“担当育人使命”责任感,完成好“培养时代新人”的根本任务。学院未来将加强课程思政工作体系、教学体系、内容体系和研究体系建设方面久久为功、绵绵用力,形成具有人大特色的外语类课程思政建设机制,全面提升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外语课程思政育人,师德垂范是保障。教师也要做“经师”与“人师”的统一者,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事业中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刘晓阳 李驰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