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学校党委在《求是》2022年第11期发表了署名文章《坚定不移走好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这是学校党委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人民大学重要讲话精神的标志性成果,它深入阐述了学校党委对于“走新路”的思考,更加清晰描绘了中国人民大学加快建设让党放心、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蓝图,对于指导学校全体教职员工持续深入领会和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更加自觉投身到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意义。6月21日上午,为深入学习和领会文章精神,期刊管理中心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召开了线上专题学习会。会议由中心支部书记、《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副主编杨万东主持。
会前,支委会安排将学习材料发布在党支部联系群中,要求全体党员认真学习原文。线上学习会上,大家结合本职工作交流了各自的学习心得体会。《教学与研究》副主编陈翔云认为,通过学习这篇文章,可以看出坚定高等教育自信是走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的重要保证。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中创造了高等教育发展奇迹,这是办好大学、走出新路的最大底气。2021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57.8%,进入世界公认的普及化阶段。我们已建立起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体制,全国现有高校3012所,一批大学和一大批学科已经跻身世界先进水平,高等教育整体水平进入世界第一方阵。坚定“四个自信”,掌握历史主动,中国人民大学一定能够走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
《教学与研究》编辑部主任李文苓表示,文章提出要把传承红色基因,把党的宝贵精神财富转化为办学治校的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肯定中国人民大学的光荣革命传统和鲜明红色基因,指出中国人民大学从陕北公学成立之初就鲜明提出要培养“革命的先锋队”,到新中国成立之初提出培养“万千建国干部”,到改革开放新时期提出培养“国民表率、社会栋梁”,再到新时代提出培养“复兴栋梁、强国先锋”,始终不变的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这些红色基因蕴含着博大的历史观、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价值观,彰显了高等教育的鲜明政治品格和精神底色。作为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期刊的编辑,对学校红色基因的传承深有体会,在今后的编辑工作中,要把学校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走好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作为重要使命。
《教学与研究》编辑部副编审刘蔚然表示,通过学习文章更深刻体会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为党和人民事业服务的重要意义。作为一名编辑,要以做好编辑的本职工作为前提,遵循期刊要求,按照期刊的政治标准、学术标准和选稿程序、校对程序,认真踏实做好分内工作。为此,必须认真学习中央精神,不断提高政治判断能力、文章鉴赏能力、对问题的洞察能力、与作者进行学术讨论的对话能力、引领学术研究前沿的选题策划能力,以学术进步繁荣为职业使命,为建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做贡献。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编辑部编审林坚分享学习体会并表示,中国人民大学独树一帜。这集中体现在中国人民大学在抗日烽火中诞生,在党的关怀下发展壮大,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和鲜明的红色基因。中国人民大学的历史独一无二,我们要加强校史资料的挖掘、整理和研究,建立校史展览教育基地,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讲好党创办人民大学的故事,激励广大师生继承优良传统,赓续红色血脉。一定要把这一光荣传统和红色基因传承好,守好党的这块重要阵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红色基因,让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成为人大师生的自觉追求。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青年编辑王伯英结合编辑工作谈了四点体会:一是学报作为一个综合性的哲学社科期刊,也应该按照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学校党委的要求将推动“构建以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为内核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作为办刊的根本宗旨。二是在组稿选稿过程中,要始终坚持“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研究真问题和真研究问题结合起来,使理论和政策创新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鼓励科研人员立足我国国情和发展实践,提炼和总结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规律性认识。三是作为一名综合性期刊的编辑,更要关注学科交叉研究,对交叉学科研究成果多持支持和鼓励态度,鼓励科研人员打消被旧有学科势力边缘化的顾虑,勇于探索交叉学科研究,努力办出综合性期刊的风格和特色。四是自己作为一位年轻的学报编辑,从去年开始编辑不少重大选题稿件,学科也不熟悉,涉及很多红色文献,编辑过程中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深感责任之重大,因此要时刻谨记提高政治站位,与时俱进加强自身政治理论学习。
《经济与政治研究》编辑部主任李存娜表示,《坚定不移走好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深入论述了“中国特色”与“世界一流”的关系,提出要把坚持“中国特色”作为争创“世界一流”的前提和保障,把追求“世界一流”作为坚持“中国特色”的目标和动力,在改革创新中推进“世界一流”与“中国特色”的内在融合。作为中国大学主办的英文学术期刊的编辑,要深入领会“中国特色”与“世界一流”的关系。一方面,要扎根于中国大地,以服务于中国问题的解决、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建立为出发点,理性看待国外评价体系的指挥棒;另一方面,要坚持开放的国际视野,关注世界各国面临的共性问题,以问题为导向,主动推动中外学术交流对话,并广泛传播中国学者的原创成果和独到见解,为中国学术国际影响力的提升做出应有的贡献。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编辑李振新表示,高等教育事业包括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以及科学研究等,这些事业与期刊发表息息相关,因此,高校期刊建设与发展是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的重要力量。东西南北中,党领导一切,《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作为中国人民大学的专业经济学期刊,是党和国家重要的舆论宣传阵地和经管学术研究重要的传播媒介,要时刻把握好政治性宣传和专业性研究的尺度,努力为党和国家宣传事业做出新贡献,自觉维护和赓续中国人民大学红色血脉,自觉为经济学研究注入新思想和新活力。
中心办公室主任翟文忠认为,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与一般意义上的世界一流大学的关系是个性与共性的关系。过去我们讲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主要参照西方发达国家的标准和模式,其中主要强调的是共性,忽视了因国情和学校本身差别而存在的个性。现在强调中国特色,强调从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出发,走自己的路,就是考虑中国国情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别。这一认识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科技及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显著提高有直接的关系,同时也反映了我们对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认识上的深化和进步。这对于我们今后更加自觉地坚定“四个自信”,建设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中国人民大学具有独特的历史和传承,是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高校,相比于国内其他高校,也有着自身的特色特点。把中国人民大学建设成世界一流大学,应该统筹考虑世界一流大学的一些标准、中国特色的内涵以及学校的优势和特点。
中心办公室副主任吕聪聪认为,学校党委在《求是》杂志发表的文章落脚在期刊建设方面,可以总结为“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为党和人民事业服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办期刊,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期刊的新路。”这与中宣部和教育部等期刊主管部门对期刊进行社会效益评价的要求是一致的,即坚持政治导向的正确性,注重期刊的舆论引导与社会责任,同时要发挥期刊在高校学科建设和知识引领中的重要作用。一流大学需要一流期刊,一流期刊需要一流的作者和编辑,同时也需要一流的行政团队,我们需要在期刊发展思路和制度建设、期刊考核与绩效设计、人才培养和编辑培训、期刊宣传与出版发行、组织协调与对外联络等方面持续思考、创新实干。
杨万东做总结发言。他说,学校党委发表在《求是》杂志的文章,提出将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作为办学治校的根本保证,传承红色基因作为办学治校的精神力量,扎根中国大地,服务新时代伟大实践作为办学治校的战略方向,坚定教育自信,统筹好“中国特色”与“世界一流”的关系作为办学治校的关键之举,是中国人民大学在学习和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重要讲话后确定的中国人民大学未来办学治校的蓝图。中国人民大学作为中国共产党亲自创办的新型社会主义大学,诞生于抗日烽火年代刚起的1937年,并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历经千辛万苦,走过万水千山。中国人民大学从延安到正定和北京,从宝塔山、太行山到燕山,中国人民大学从战火中走来,成为中国大学的样板,孕育并传承了鲜明的红色基因。学校的一些学术期刊,是由老一辈在抗日战争时期甚至更早时期参加革命工作的老同志创办起来的,例如创办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教学与研究》、创办于1981年的《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老同志们为我们这些期刊开创了优秀的直面现实、担当历史的传统,也为这些期刊打下鲜明的红色底色。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编辑相关学习体会文稿的过程中,《教学与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的各位老师做出了很大努力,他们紧锣密鼓,加班加点,团队充分合作,按时按质完成了学校交办的任务,体现了编辑部优良传统和认真负责的精神。新时代期刊工作面临严峻考验,我们要进一步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直面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多学习、多交流,不断总结提高,勇于担当,不辱使命,努力传承红色基因,发扬革命传统,做好本职工作,从而为中国人民大学建成独树一帜的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做出我们期刊人应有的贡献。
(责任编辑:黄可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