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数学学院党委开展“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主题研学活动
来源:数学学院
时间:2022.05.15

5月12日下午,数学学院党委会就“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主题开展研学活动。数学学院党委书记柯媛元、副书记沈健,教授张庆彩,副教授韩丽涛、姜昊、朱晓宝、黄志勇参加研学活动并进行研讨交流。

活动伊始,成员们首先集体观看了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新闻联播》片段,重温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接着,柯媛元就“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主题作了主题发言。她认为,对教师来说,想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自己首先就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迫切需要教师既精通专业知识、做好“经师”,又涵养德行、成为“人师”,努力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经师要融入人师之魂,人师要融入经师之体。她表示,大学教师只有拥有坚定的政治立场、高尚的道德修养,才能率先垂范、言传身教,教出优秀学生,现年94岁、任教69年的高铭暄教授是全体教师应当学习的榜样。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有爱才有责任。老师应该有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自觉,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以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成为被社会尊重的楷模,成为世人效法的榜样。

随后,与会成员就主题进行研讨交流。

沈健认为,做理工科学生的思想工作十分重要,作为“人师”应当以身作则,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后再对学生言传身教,才能拥有更强的说服力;学生在毕业后也许对于专业知识有所遗忘,但教师对其潜移默化的处世方式却可能让学生铭记一生,因此教师不仅要做好“经师”,还应做好“人师”。

韩丽涛认为,一线教师作为“经师”,应当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与业务能力,让学生能够更快掌握知识、掌握更丰富的知识,让学生在课堂上的所得比看教科书自学所得更丰富精彩。统一“经师”与“人师”,则须将思政建设融入专业教育之中。在进行思政教育时,可以和数学教学一样举出具体的案例,便于学生理解接受。

姜昊认为,“经师”是做学问,“人师”则是教学生如何做人,二者需要实现有机统一。在提高自身教学与学术能力的同时,教师的知识储备不应当局限于自身的研究领域,还应当拓展到通识教育领域。此外,教师在指导学生如何做人、成为“人师”前,也应当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

张庆彩认为,教师“传道授业解惑”,传的是专业之道与人生之道。作为“人师”须言传身教,教导学生做人之道。与在其他地方不同,在人大任教,应当培养出有格局、有眼界、业务强、有思想的,听党话、跟党走的学生,传承好人大的“红色基因”。

朱晓宝认为,努力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是对新时代教师提出的高要求。打铁还需自身硬,有爱才能育学生。在日常的工作中,要不断学习知识、学习先进,多与学生互动,相互影响共同进步。

黄志勇认为,将“经师”与“人师”统一即是对课程思政提出的要求。做“经师”,即要上好自己的每一门课;做“人师”则要在日常授课中展现出教师对科学的重视、尊重与热爱,同时,教师为人处世的方式也能感染学生,对此教师应当向人民教育家学习,做好示范。

本次研学活动中,各参会教师踊跃发言,积极讨论,加深了对如何“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的理解与认识。

(责任编辑:姜彬涛)

编辑:徐 小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