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事要慎,处众要和,常看有志者之行事,莫效无恒者之尚浮,今日能受其苦,后日必得其甘。与上下人相处,以忍让为主,办事不遂己意,以宽宏为是。” 这是清朝末年一位中国父亲在家书里写给在外经商的儿子的话。当地时间10月25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与德国莱比锡孔子学院共同主办的“亲爱的,你好——中国传统家书展”在德国莱比锡开幕,自清末以来不同历史时期的15组36封中国家书精彩亮相,向德国观众展示了中国家书文化的独特魅力。
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馆长李贞实,德国莱比锡大学汉学家、莱比锡孔子学院德方院长柯若朴(Philip Clart),莱比锡孔院中方院长杨庆芳,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鲁尔都市孔子学院中方院长张明尧,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副馆长张丁,莱比锡大学著名汉学家白莎(Elisabeth Kaske),莱比锡大学档案馆馆长Jens Blecher,家书作者、中国著名画家赵蘅等中外来宾出席开幕仪式。人大校友、莱比锡孔院德方执行院长田亚明(Benjamin Creutzfeldt)主持开幕式。
李贞实在致辞中表示,家书是家人和亲友之间进行信息和情感交流的载体,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拥有数千年历史的中国家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进行中外文化交流的生动载体。中国人民大学一贯重视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国际文化交流,建有中国首家家书博物馆,现收藏家书8万余封,时间跨度达四五百年,包括名人家书和普通人的家书。此次展览是中国家书首次出国展览,共展出自清末以来不同历史时期的15组36封中文家书和9封德文家书,配合相关人物照片和背景故事,立体讲述了家书背后的感人故事,展示了中国家书文化的独特魅力,反映了中、德人民之间的真情交流和深厚友谊。
此次展出的15组家书包括:清末山西一位父亲致在外经商的儿子的教子家书;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镇馆之宝20世纪20年代陈独秀、梁启超致胡适信札;1929年西湖国立艺术院首批油画教员龚珏自法国致父母和妹妹的家书、明信片;1937年4月抗大二期女生队学员韩雅兰致父母家书;1938年7月陕北公学学员孔迈致母亲的一句话家书:“妈:把我献给祖国吧!”;1948年季怡陶自济南致在北京大学任教的侄子季羡林的2封家书;1953—1956年在莱比锡任教的著名文学家、翻译家赵瑞蕻与次女赵蘅互通家书8封;1957年北京大学外语系德语专业学生朱甫晓与爸爸朱企霞互通家书3封;1959年在中国驻民主德国大使馆商务处工作的吴德融致妻子葛德芸的5封家书;1960年春节期间中国人民大学老校长吴玉章致孙女孙子家书;1969年2月北京知青张小虹从陕西黄陵县致爸爸、妈妈、弟弟的富有时代特色的一封家书;1924年在德国柏林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的著名学者陈翰笙,1970年4月致外孙女吴笙的家书;1987年和1990年书法家苏知纯致弟弟苏知续的2封毛笔家书;1991年庄严致女儿庄小羽的3封图画家书。
展览现场,赵蘅向来宾们介绍了自己家书背后的故事。1953—1957年,她的父亲、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赵瑞蕻被高教部选派赴民主德国莱比锡大学(卡尔·马克思大学)东方语言系任客座教授。在德国任教的前三年,赵教授与妻子和三个孩子鸿雁往还,留下了那个时代家人之间交流的轨迹,反映了当时中国和民主德国的社会状况、人们的精神面貌以及两国人民的友谊。1956年,11岁的赵蘅和弟弟随母亲来到莱比锡,跟父亲团聚,并一起生活了一年。配合家书展出的还有一组拍摄于德国的老照片,再现了当年的小学生赵蘅与父母弟弟在莱比锡的生活景象,引起观众的浓厚兴趣。
此次展览旨在通过家书让德国观众了解汉字书写、礼仪道德、家教家风、民族精神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受家书中尊老爱幼、兄弟有爱、夫妻恩爱等中华传统美德,珍视亲情、友情、爱情等人类美好情感,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