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4年教育评价改革研讨班举办 中国人民大学参加并作教育评价改革典型案例分享
来源:人事处
时间:2024.08.01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论述和在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总结《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印发以来的重要进展,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贡献力量,近日,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秘书局、教育部在京举办2024年教育评价改革研讨班。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翁铁慧出席并作主题报告,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秘书局局长、教育部综合改革司司长刘自成,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局副局长王猛、教育部综合改革司副司长高庆峰出席研讨班,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部门,教育部各直属高校、部省合建高校、有关部委所属高校负责同志,教育评价改革研究基地有关专家和基层单位代表等200余名学员参加研讨班。

中国人民大学作为7个高校代表之一现场分享了教育评价改革典型案例。人事处处长杨东以“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 助力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为题,分享了中国人民大学坚持“破五唯、立新标”,在重构职称评审和岗位聘用体系、重塑人才岗位体系、构建人才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等方面的实践经验,展示了学校在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工作中的积极探索和显著成效。一是坚持质量导向,强化多维评价。设定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六个维度指标体系,学术委员会结合申报人业绩成果在六个维度进行分档打分,推动人才评价向重视原创性贡献、决策支撑作用、文化传承影响转变,不断提升评价的多元性、科学性。二是拓宽业绩成果形式,搭建多类型成果认定体系。将有影响力的著作和教材纳入评价体系,将决策咨询类成果、普及读物、入库案例、数据库、制定或修订国际或国家标准、规划方案、调研报告、网络作品、工程建设、学术运营成果、实验室维护、病例分析报告等作为评聘代表性成果,破除“五唯”顽瘴痼疾。三是赋予二级单位自主权,发挥其积极作用。有效破解不同时期核心期刊目录的适用、期刊级别与论文水平不匹配、论文作者排序与贡献认定不清等多年来一直想解决但未解决的难题,为推进新时代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增添强劲新动能。中国人民大学典型案例经验做法引发现场热烈反响,得到上级部门和兄弟高校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认可。大家纷纷表示,中国人民大学“真改革”、动真格,要引以为标杆和榜样,推进本校人事人才评价改革。

在分组研讨环节,杨东作为召集人代表第四组以“‘三三三’制教育评价改革论”进行了汇报发言,第四组包括北大、清华、人大、北师大等15所高校。杨东从目前高校教育评价改革的三个层次、高校教育评价改革的三个方向、高校教育评价改革路径的三个维度出发,对小组研讨内容进行总结,提出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教师职称改革和“帽子”改革为关键,以完善职务、职称、职级“三职并行”评价体系为目标,以加强技术维度、程序维度、制度维度为抓手,推动教育评价改革改在深处落到实处。

2023年,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学校牢固树立“大人才观”,系统推进以职称评审和岗位聘用制度为核心的教育评价改革创新,构建以激发人才创新活力为核心,理念先进、评价科学、程序严密,具有鲜明人大特色和良好示范效应的人事人才评价体系。学校将继续纵深推进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激活力、增动力。一是持续深化职评岗聘改革。强化评聘导向,畅通职业发展通道,三支队伍系统谋划、整体推进,为学校队伍建设工作创造良性竞争环境,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二是推进考核评价制度改革。全面修订教师和教师以外人员考核办法,设置考核指标体系和正负面清单,增强科学性和有效性。三是完善人才薪酬激励机制。系统推进薪酬制度改革,健全完善与岗位职责目标相统一的收入分配激励机制,坚持多劳多得、突出优绩优酬,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编辑:张瀚文
责任编辑:董涵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