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第二届武夷论坛“中华文明核心价值与现代化阐释”平行分论坛举办
来源:苏州校区
时间:2025.03.26

3月22日下午,第二届武夷论坛“中华文明核心价值与现代化阐释”平行论坛活动在福建省南平市浦城美术馆(范迪安美术馆)举办。本次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南平市委、南平市人民政府、武夷学院联合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中法学院、中共浦城县委、浦城县人民政府承办。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浦城县委书记李江平,浦城县委副书记、县长陈锡明,中国人民大学智慧治理学院副院长宋鹭,韩国延世大学文学院历史系荣誉教授白永瑞,韩国成均馆大学儒学院副教授、儒学文化研究所所长金渡鎰,韩国江陵原州大学哲学系助理教授金玟,马其顿科学与艺术学院教席学者冯海城,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哲学院高级研究员塔玛拉·普罗西克,首都师范大学国际文化学院教授、语言治理研究中心主任王春辉,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编审、中文分社副社长王琳,辽宁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文学院教授、国际中文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李宝贵,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副教授金海鹰,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副教授郑梦娟等出席论坛。

范迪安表示,要在文化交流中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阐释,使其精髓要义、理论价值转化为新的文化认知和实践指南,既要“明理”,还要“达用”;宋鹭表示,中华文明的现代化发展需扎根历史、放眼全球,尤其需要关注人工智能飞速发展带来的全球治理与技术伦理等难题,在文明互鉴中以开放、发展的姿态实现中华文明繁荣发展。

李江平期待各位专家学者在梦笔生花之地迸发灵感与思想碰撞的火花,用学术研究的深度拓宽文明对话的广度。

7位专家分别从艺术、哲学、国际关系、文学、教育与文化传播等方面展开会讲。金海鹰主持。

冯海城阐释了中西方对艺术与自然关系认知的差异。他以“文”为切入点理解中国思想中的艺术,认为“道”、自然和“文”的内在连续性体现了艺术的本质,艺术有表达具体的内化道德的功能;与儒家思想不同的是,柏拉图以理性为基础,认为自然现象是对理性的复制,而艺术则是对自然的复制,是“复制之复制”,属于纯粹的人为结果。

金渡鎰、金玟提出了儒学研究的韩国式方法论。以子安宣邦和黄俊杰关于儒学多样性的学术争鸣为引,他们认为儒学的权威性诠释反而突显了中心-周边的知识位阶。为了呈现儒学本质性、动态性的多样性,他们基于实践脉络提出了“批判儒学”,提倡将经典与现实中东亚人的经验联系起来体现经典诠释,并以“谦逊市民所创造的和谐社会”为案例,对这一方法论的实践应用进行了验证。

塔玛拉•普罗西克认为,辩证法思想的差异是中国与西方在处理国际关系问题时不同行为模式的基础。西方辩证法植根于亚里士多德的同一律,具有“非此即彼”的对抗性色彩,在国际关系方面体现为零和博弈思维,即削弱、破坏、摧毁并且最终战胜认定的对手。中国辩证法则带有对立统一的理论特征,强调相互的主体性,更倾向于追求统一的、合作的、平衡的和协调的关系。当前世界相互依存关系日益加深,唯一具有建设性的道路就是采纳中国包容性的辩证法思想。

国内学者会讲环节由郑梦娟主持。

李宝贵认为语言教育不仅是沟通工具,更是文明传承与认知塑造的重要载体。通过国际中文教育,可以推动中华文明核心价值的全球传播,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当前语言教育在文明互鉴中面临四大挑战,包括文化认知偏差、教育体系冲突、资源分配不均和技术应用中的伦理隐忧。他提出通过构建语言、文化、治理相结合的教育体系,完善课程设计、技术应用、合作机制等多维路径,提升语言教育服务文明互鉴的能力。

王琳谈到“中华思想文化术语”工程自2014年启动以来,梳理和凝练了诸如“天人合一”“和而不同”等体现中华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的核心术语,形成了多学科、多层级、多形式出版的系列成果,包括《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中华思想文化关键词365》等读物,覆盖不同受众,并通过漫画、有声读物、戏剧化课堂等创新形式实现融合传播。术语工程注重多语种对外推广,联合全球出版机构,在国际主流出版社策划出版“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研究丛书”,有效促进了中华文明精神标识的全球传播,增强了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与话语权。

王春辉认为中华文明具有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与和平性五大特性,这一文明特质与中华语言文字的发展紧密相连。具体而言,汉字体系自殷商时期形成以来,经历甲骨文、篆书、隶书、楷书等演变,至今未曾中断,体现了中华文明的连续性;汉字与多民族语言共存共荣,展现出包容性与统一性;语言文字的不断演变创新、对新词新义的吸纳反映了文明的创新性;而中华语言文字在促进各民族交流、凝聚文化认同、维系社会稳定方面,也体现了和平性。语言文字不仅是文明的重要载体,更与中华文明的五大特性形成深度耦合,具有不可替代的文化价值和战略意义。

王琳对会讲内容进行总结。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在读硕士生围绕文明概念、中国特质等主题与学者积极互动,双方深入展开讨论交流。

论坛期间,专家学者在浦城美术馆(范迪安美术馆)、非遗文创中心、博物馆及仙阳镇等地开展文化考察;中华文明讲坛第二讲“新天下主义走过的路与未来之路:中韩文明对话”在浦城美术馆(范迪安美术馆)举行,白永瑞主讲。

编辑:梅文洹
责任编辑:董涵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