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持续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要求,结合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落实北京市“时代新人强国行”工作部署,中共党史党建学院师生于4月30日-5月1日前往天津市开展红色文化传承主题青春社会行实践。回首岁月峥嵘,重温红色记忆,传承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探寻津沽大地的“红色地图”。学院党务秘书、团委书记胡明路带队,学院20余名学生参加。
4月30日下午,师生前往中共天津历史纪念馆。天津是全国较早建立党的地方组织的地区之一,涌现出了周恩来、邓颖超、张太雷等一大批优秀共产党员,他们以坚定的理想信念、无畏的牺牲精神和卓越的领导才能,为党的事业披荆斩棘、奋勇前行,为我国地方党组织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100年来,海河儿女在党的领导下,浴血奋战、获得解放,艰苦创业、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许多傲人的新成就。实践团成员通过参观回顾了党领导天津人民走过的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同学们从党的历史中汲取前行的智慧和力量,学习先辈革命作风,坚定理想信念,更加深刻地了解天津地方党史,努力继承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激励并引导同学们铭记历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共同向党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不懈奋斗。
接着,师生来到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全景式地还原了周恩来和邓颖超两位伟人波澜壮阔的一生。大家在讲解员的带领下,依次参观了“人民总理周恩来”“邓颖超专题展”等展厅。通过珍贵的历史照片、手稿信件、实物展陈,全面了解了两位革命家从青年求学到投身革命、建设新中国的光辉历程。周恩来同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壮志、邓颖超同志推动妇女解放的坚韧担当,深深打动了我们。这次参观不仅使同学们对周恩来邓颖超两位伟人的革命生涯更加了解,而且被周恩来和邓颖超所代表的无私奉献的精神与艰苦朴素的作风而深深感动。
5月1日上午,师生前往天津觉悟社纪念馆。踏入觉悟社纪念馆,一张张泛黄的照片、一件件珍贵的文物、一段段感人的故事,无不诉说着百年前那群热血青年为了国家独立、民族解放而奔走呼号的壮志豪情。觉悟社,这个由周恩来、邓颖超等革命先驱创建的进步团体,为中国革命培养了一批杰出的领导人才。大家被先驱们“革心、革新”的宗旨,“自觉、自决”的精神深深震撼,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五四运动”所孕育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精神的伟大力量。师生一行表示应当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以觉悟社的先驱们为榜样,树立远大理想,坚定理想信念,努力学习,积极实践,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传承革命先辈的优良作风。
随后,师生一行来到平津战役纪念馆。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平津战役纪念馆时强调,对中国革命战争史要学而时习之,珍惜来之不易的红色江山,发扬革命传统,增强斗争精神,勇于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平津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三大战役中的最后一战,也是关键一战。平津战役的胜利,为中共中央机关、人民解放军总部进驻北平创造了条件,成为新中国定都奠基礼。师生们通过追寻红色记忆,感悟革命先辈的使命与担当,汲取着向上的力量。这次参观也激励同学们切实将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在日常学习中落地生根,未来要以实际行动做堪当时代重任的“复兴栋梁、强国先锋”。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它记录着先辈们的奋斗与牺牲,蕴含着无尽的智慧和力量。信仰则是最亮的指明灯,为新时代青年照亮前行的道路。通过此次实践活动,同学们在参观学习中认识到无数革命先辈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和新中国的诞生付出了毕生心血。同学们感受到这些革命先辈们廉洁奉公、一心为民的作风,纷纷表示要将他们作为加强作风建设的学习榜样。这份跨越时空的精神传承,正是革命先辈留给我们最珍贵的遗产。从他们的事迹中汲取勇气和信念,在重温历史、致敬英雄中传承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在红色的沃土上深深扎根,于复兴征程中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