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晚,中国人民大学孔子学院工作办公室与海外孔子学院合作举办的中国人民大学85周年校庆“跨文化对话·合作的纽带”系列讲座第一讲举办,中国人民大学汉语国际推广研究所副所长、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副研究员张靖作题为“书中的中国文化密码——中国文学作品选读”的全英文讲座。爱尔兰都柏林大学孔子学院外方院长、经济学教授王黎明主持讲座。来自爱尔兰、意大利等国高校的数十位国际师生,以及在中国人民大学等中国高校就读的国际学生参加讲座。
王黎明介绍,张靖的研究方向和工作内容均与中西方文化交流有关,本次讲座主要聚焦三本中国图书,将介绍中国的历史叙事和文学想象,希望参加讲座的都柏林大学“商学与中国学”专业本科三年级全体同学从中获益,培养跨学科视野,为日后成为推进经济合作与文化交流的中爱友好使者打下基础。该复合型专业项目由都柏林大学孔子学院与都柏林大学奎恩商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合作开办,受到都柏林大学学生广泛欢迎和关注。
张靖认为,每一个文明和文化均有自己的特殊文化印记和密码,这些印记形塑了这个民族和人民的文化身份,在无意识中决定了我们的行为和决定,因此了解一个文明和文化的密码很重要。在中国,汉字和图书让文明可以存续流传至今,而中国自古有着与西方不一样的“家”“国”“天下”等观念,与此同时,多民族文化与汉文化不断融合和碰撞,增添了华夏文明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在现实生活中,中国社会又是多元宗教并存且“三教合一”,有自己的一套思维逻辑。
张靖介绍了英文版的《荀子》《西游记》《浮生六记》。她首先选取《荀子》23章“性恶篇”的段落,介绍荀子的思想特点,解释“性”“伪”“心”“礼”等重要概念,展示孔子之后儒家思想的发展和多样性。随后在介绍《西游记》时,张靖突出书中“三教合一”的特征,并通过书中“多心经”段落介绍“心”这个在儒释道及中国哲学中都很重要的概念。最后介绍的《浮生六记》这部记录普通中国人生活的自传体作品,是为了展示一位并不成功的中国文人的精神志趣和不一样的夫妻情感。通过阅读其中有关“爱”“乐”“浮”“生”“趣”的记录文字,读者不难发现前面提到的中国文化密码和印记。
最后,张靖鼓励国际学生先读中国经典的英译本,学习中文,以便能通过阅读去观察发现中国文化密码,了解中国智慧。
(责任编辑:徐小婷 姜彬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