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人大出版社“与诺奖得主对话:‘四海为家’与中国经验”活动举办
来源:人大出版社
时间:2023.03.01

2月23日晚7点,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马蒂亚·森携即将出版的新书《四海为家》,做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直播间,以“‘四海为家’与中国经验”为主题,和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刘守英,展开了一场精彩的线上学术对话。两位发展经济学家从各自经验出发,就“阅读普及”“共同富裕”“消除贫困”“高质量发展”“文明交流互鉴”等话题交流观点。该活动是人大出版社“CRUP大家谈”的系列活动之一,吸引了1115.1万人次观看。

阿马蒂亚·森1933年出生于印度,是亚洲首位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经济学家。他曾先后在印度、英国和美国任教,撰写了《正义的理念》《以自由看待发展》等多部学术著作。凭借其对贫困、饥荒以及不平等持之以恒的研究,被誉为“经济学良心”。刘守英是我国著名的发展经济学家、土地和农村问题研究专家,始终坚持在农村进行调研和访谈,为中国社会存在的问题持续发声。两位学者对人大出版社发起本次对话表示感谢,并表示很高兴与对方就发展经济学相关问题进行交流。

阿马蒂亚·森亲切讲述了他与中国的友好渊源,并认为“中国不仅在今天,而且在整个历史进程中,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以公元868年中国印制出版的《金刚经》为例,讲述了中国印刷术这一历史性发明的深远意义。他认为印刷术的发明使普罗大众得以有机会阅读书籍,从而推动实现人类阅读平等,并坦言,他作为阅读普及化的受益者,感佩中国的远见卓识,感谢中国在普及阅读中起到的关键作用。

两位学者在共同富裕问题上,都表现出对农村、农民的高度关注。刘守英表示,中国高度关注民生,并出台了促进公共服务提升的公共政策,让农村和一些中西部地区平等地分享公共服务,意在把贫困人口纳入到卫生公共政策中。阿马蒂亚·森也认为,在收入分配方面,“关注农村地区的繁荣尤为重要”,这一点中国做得很好,有利于国家发展。

阿马蒂亚·森提出,中国在消除贫困问题上取得了相当惊人的成就。中国在过去40年里保持了经济的高速增长。如今,中国经济发展的重点已从数量指标转向追求高质量发展。而如何转变增长模式,是摆在包括中国在内的诸多国家面前的一道重要课题。对此,阿马蒂亚·森表示,“整个经济的重心必须改变”,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瞄准高科技,瞄准知识的力量,瞄准不同人之间合作行动的力量”。

阿马蒂亚·森的研究致力于扩大发展的定义范围,将卫生、教育、公共服务等许多价值指标纳入发展。如今在中国,政府也在强调全面发展的概念。对此,他表示,“中国人已经谈论全面发展几千年了”。如今,随着中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人们关注的焦点逐渐从经济领域扩大到了科学、文学等其他领域,从而推动了不同领域的知识、理解和实践的全面发展。

谈及自己“四海为家”的人生经历,阿马蒂亚·森表示“很幸运能在世界上不同的地方长大”。作为中西方不同文化的亲历者,他受到了融合文明的强烈影响,对其学术观点的形成多有裨益。他认为,文明是相互联系的整体,不同文明间应当相互依靠、相互借鉴、相互学习。他还表示,文化是人类生活的组成部分,文化与科学、文明和知识并驾齐驱是非常重要的。

本场对话得到了抖音APP的重点推荐,“中国人民大学”“人大出版”“抖音知识”和“抖音公开课”等官方抖音账号同步进行了活动直播。直播间观众被两位教授的精彩对谈深深吸引,并在评论区积极互动。


(《四海为家》英文版封面,中文版即将于2023年出版)


《四海为家》是阿马蒂亚·森历时十年亲笔撰写的重磅回忆录。该书从1933年森出生讲起,一直到他在1963年离开剑桥大学前往美国哈佛大学执教,开启下一段辉煌的学术生涯。全书在展示一个学术大家是如何炼成的同时,也生动地刻画了一个时代的面影,以及他对不少重要的学术人物和历史事件的真知灼见,是一部难得的现代学术发展见闻录。

“CRUP大家谈”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于2022年策划的优质对谈类系列活动,邀请出版社作者、知识文化领域的名家展开对话,与大众读者一起畅聊时代议题、开拓知识视野。该系列活动已举办19场,邀请了包括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马蒂亚·森、中国人民大学刘守英教授、北京大学陈兴良教授等在内的知名学者参与活动,成为人大出版社学术品牌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

(责任编辑:汪浩然)

编辑:苏 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