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奥会落幕,雪花的故事还在继续,迎来告别的那一刻,世界再次感受到中国式浪漫,“折柳”的依依惜别辉映着“迎客松”的璀璨星河。
冬奥会传达的中国文化深情里也点缀着人大人的浪漫时刻,他们背对赛场、笑语相迎,他们背靠白墙、传递温暖,他们心向未来、绘就希望,与此同时还有近200名人大师生,将投入到冬残奥会的服务保障中确保“两个奥运同样精彩”。
“小雪花”的故事,从来都带给我们感动不止。
做奥林匹克挺立的“迎客松”
引导、检票、验票、沟通,是“迎客松”志愿者的主要工作,他们散布在冬奥会不同场馆的各个岗位,用热情和奉献扛起“门面担当”的形象。伴随这份“门面”工作的,是长时间的守候以及随时准备展现的热情状态。
(王煜霏在开幕式现场)
国家体育场志愿者、马克思主义学院2018级本科生王煜霏还清晰记得开幕式当天经历长达九小时的站立服务,期间很少坐下休息,没有时间吃晚饭。仪式结束后,自己坐在空旷的观众席上仰望烟花散去后的零点夜空,身体的疲惫寒冷与内心的激动火热共存。
阳春三月,奥林匹克的圣火将在鸟巢再次点燃,王煜霏将继续参与冬残奥会的志愿服务工作。“面对冬残奥会开闭幕式,我们将以更加丰富的经验做好媒体服务工作,站好人大人在冬残奥的最后一班岗!”
(陈帆在自己的工作岗位)
城市志愿者、法学院2021级硕士研究生陈帆负责在首都体育馆场外引导散场观众有序返回。她提到,每当队长在对讲机里说:“观众散场了”,志愿者们就进入一种紧绷的准备状态:调整站姿、清清嗓子,准备好笑容。虽然戴着口罩,观众看不到志愿者的表情,但是微笑仍然可以让观众从声音中感受到善意和热情。
(陈方怡在主媒体中心)
主媒体中心志愿者、国学院2018级本科生陈方怡除夕夜还在岗位,等候晚归班车时,办公室的老师架起投影,让几名志愿者看起了春晚,还有一位老师“贡献”了自己的音箱。“当时离冬奥会开幕只有两天,媒体运行的事务很繁忙,我们赶班车走的时候,几位老师不知道还要工作多久,其实他们才是最辛苦的。”陈方怡描述道,“我很荣幸能够继续服务冬残奥会,也会珍惜这次机会,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伍智(右)在媒体工作间)
劳累难以掩盖热情,奉献会带来快乐。国家体育场志愿者、2019级财政金融学院本科生伍智提到位于场馆0层的“志愿者之家”。这间百余平米的仓库是来自各高校的志愿者轮番休整的地方。午饭时间,大家坐在硬纸箱上,交流工作经验和趣闻轶事。开闭幕式任务结束后,大家齐聚“志愿者之家”,分享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小小一方天地,承载了无数“弄巢儿”们的珍贵记忆。伍智将继续冬残奥会开闭幕式的服务工作。“经过两场大型仪式的考验,我们团队已经积累了不少实用的工作经验,也更加有信心、有能力为各国媒体记者提供专业、周到的服务。”
(刘荷在自己的工作岗位)
主媒体中心志愿者、社会与人口学院2018级本科生刘荷是第一批上岗的志愿者,她说:“我与办公室的领导老师和志愿者伙伴们已经结下了太深的感情,是温暖的经理、可爱的伙伴和光荣的工作激励着我继续参与冬残奥会的志愿服务,让我继续为双奥之城贡献自己的力量。”
(房俊江在首都体育馆场馆群周边服务)
城市志愿者、应用经济学院2018级本科生房俊江觉得提供志愿服务的最大感受是快乐。“在跟队看到沿途的志愿者朋友们热情打招呼时,目送自己跟随的队伍安检进场时,被观众拉上一起比心拍合照时,听到观众对志愿者们说‘你们辛苦’时,看到在首都体育馆举行的比赛直播时,我体验到人与人之间最淳朴的友好带来的快乐、冬奥成功举办必定有我的快乐”。自从成为城市志愿者后,她的生活中增加了很多快乐。
“共通的情绪”“融融地流淌”
志愿服务是一场以真心换真心的心路历程。站在迎接观众和来宾的第一线,志愿者经历了许多温暖的故事,激励着他们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志愿服务。
(赵怡霖在进行引导工作)
城市志愿者、外国语学院2020级本科生赵怡霖负责在每场比赛开始之前引导观众入场。她讲述道:“我在中关村南大街的街边站岗时,一位小朋友远远地和妈妈、奶奶走来,看到我便大喊:‘妈妈你看!冬奥志愿者!’我听到后赶紧热情地向他挥手、比心。小朋友的妈妈就对他说:‘你也学呀’,于是他也在向我比心。我还对他们说:‘今天晚上要一起给中国队加油哦!’小朋友连连点头,和家人一起说:‘加油!加油!’这一瞬间我感受到了城市志愿者的意义,服务每个人,温暖这座城。”
(魏孝仪在张家口赛区)
“最难忘的应该是我们场馆的那些‘热血’观众”,张家口赛区志愿者、外国语学院2019级本科生魏孝仪描述道,“每当有比赛的时候,在大厅、餐厅、媒体工作间,只要是有屏幕的地方,就会汇集最专注、最热心的观众。大家身份不同、国籍不同、面孔各异,但都真诚地欢呼喝彩。”奥运团结的力量是巨大的,人们对这项事业的热爱也是最令人感动的。
(李子昂与冰墩墩的合影)
首都体育馆志愿者、财政金融学院2020级本科生李子昂负责场馆进出口的交通引导工作。在每一次回答乘客问题之后,他们的一句“Thank you”、一句不那么标准的“过年好”,还有对志愿者们竖起的大拇指,都是一份份小小的感动,“让我们感受到作为一名志愿者的意义所在。”在冬奥会中,各领域的志愿者朋友们通力合作,一起维护赛事秩序,大家更深刻地理解“一起向未来”的美好愿景。
(曾智洋)
(李思琪)
理学院2018级本科生李思琪、公共管理学院2019级本科生曾智洋是服务于主媒体中心的志愿者,曾负责在开幕式结束后进行引导工作。面对蜂拥而出的工作人员,志愿者们各司其职、紧密配合,最终在深夜十二点半前顺利完成工作。曾智洋回忆道:“最难忘的还是在返回主媒体中心的车上,大家一起合唱《雪花》《我和我的祖国》。每当想起这份不可多得的经历,所有的疲惫与辛劳都瞬间烟消云散。”
(邱乐陶在张家口山地新闻中心)
张家口赛区志愿者、新闻学院2020级本科生邱乐陶提到,冬奥会闭幕前,几位外国记者申请要去游览长城,请志愿者服务台帮他们打印申请表。她把文件交给记者之后,有位记者给了志愿者三袋巧克力表达感谢:“It seems it's very nice of you.”她表示:“尽管工作的过程有困难也有疑惑,但是听到记者们对我们工作的肯定,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对于志愿者们来说,观众、来宾的到来是他们工作的开始,观众、来宾的离开也是他们工作的尾声。
(何佩熹(左二)进行志愿服务演练)
首都体育馆志愿者、国际关系学院2019级本科生何佩熹讲道,在首都体育馆诞生金牌的晚上,退场时的观众们都格外激动,有人喜笑颜开地描绘着方才的盛况,有人振臂欢呼。志愿者们向观众打招呼,感谢他们观赛,指引退场方向,声音也带着不加掩饰的欢快,观众们也报以“谢谢你们”“辛苦了”等亲切的问候。“我感到欢乐的暖流融融地流淌在灯火通明的首体,人与人之间明明是陌生人,却享受着一种共通的情绪。”
“一切都是为了更好的观赛体验”
迎客有道,服务有方。热情的面貌、积极的态度,背后是主动思考、追求细节、精益求精的工作方法。
(王旭新宇(左)参与服务方案演练)
首都体育馆志愿者、商学院2018级本科生王旭新宇称自己是一名“看台人”,疫情防控下,看台区域增加了隔离带区分闭环内外。“我们必须设计出恰到好处的点位分布,经过反复实地踏勘,历经四次调整,画出了区分赛前赛后以及赛时的两种点位图”。演练、修改、完善、更新,每天都在思考和进步的“看台人”们,充满自信地从事志愿工作,在冬奥期间为观众和来宾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
(韩娜在“上课”学习)
主媒体中心志愿者、社会与人口学院2018级本科生韩娜提到自己在媒体运行大堂的工作经历:“我觉得自己好像回到了学校。每天8小时的课时里,我们一直在回答咨询、发媒体包等,同时需要做好‘笔记’,记录服务台受理的问题咨询,形成工作报告;同时,还有很多‘课后阅读材料’等着我,因为下班后的16小时里也一直有媒体的咨询,信息随时可能更新,需要我们在下次上班前记住。第二天‘上课’时媒体的咨询就像‘测验’。这是我第一次感觉到,‘上班’比上学更累。”
韩娜也是即将参与冬残奥会服务工作的志愿者之一,“冰墩墩已然成为顶流,如今雪容融已经上班,我也会投入到冬残奥会志愿服务当中,继续努力服务媒体,做好信息咨询等工作,做一片燃烧的雪花。”
(林泓帆进行工作宣传白板绘制)
国家体育场志愿者、外国语学院2019级本科生林泓帆发挥自己的特长,参与设计工作宣传白板。“我和何佶轩、彭浩然两位同学在布告板的布局设计上一拍即合,从纸稿到最终完成一气呵成。”画第一块板子的时候,三名同学发现白板笔很难擦除,所以一直画得小心翼翼。“后来我们才发现,原来是因为迫不及待,连白板表面附着的塑料薄膜都没有揭开。”白板绘制的小插曲为工作增添了几分乐趣。
张家口赛区的志愿者们也自主设计、绘制板报,为志愿服务的工作场所增添一抹亮色,吸引到众多媒体的目光。
(媒体租用空间的板报及其作者郑圆、吴桐雪)
新闻学院2018级本科生金美娇、外国语学院2018级本科生黄芷晴、社会与人口学院2020级本科生刘珂彤是媒体工作间的板报设计者。她们表示,希望通过绘画向各国媒体展示中国传统文化和青年风采,让各国记者能够感受到中国新年的氛围。
(媒体工作间的新春板报)
(张楚葳在主媒体中心)
“最大的感受是:熟能生巧。” 主媒体中心志愿者、经济学院2020级博士研究生张楚葳在刚上岗时并不熟悉各项操作,由于知识不足很难应对记者的咨询,但在日复一日地积极工作后逐渐熟悉。由于自己每天都面临不同的记者和问题,因此并不觉得枯燥。“每次下班后就立即开始期待下一次的值班了。”
(何楚彤在主媒体中心)
主媒体中心志愿者、商学院2018级本科生何楚彤提到,作为志愿者,要积极帮助媒体记者解答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签入签出的流程、媒体机构车辆的调度等,因此要以十二分的认真负责来对待工作,手机一分钟的静音,就可能导致一件事情的中断,影响一位媒体记者的行程。一分努力可以改变很多事情,给外媒们留下北京更好的印象。
五湖四海,跨越时空,美美与共微光的志愿,树立起中华民族大气、友善的形象。
(靳子慧在工作岗位)
首都体育馆志愿者、劳动人事学院2019级本科生靳子慧提到,令她印象深刻的是训练馆主管老师的叮嘱:一定要“温柔且坚定”。“温柔且坚定”,凝结着志愿者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同时展现了作为东道主“有朋自远方来”的友善。“我始终把‘温柔且坚定’作为自己的志愿工作原则履行。”
北京2022年冬奥会作为世界级盛会,建起一座多国文化交流的桥梁,在这座桥梁上每天都发生着奇妙又有趣的小故事。
(陈震寰(左二))
张家口赛区志愿者、公共管理学院2019级本科生陈震寰在冬奥期间遇见了无数新鲜面孔,不同的肤色、不同的语言、不同的口音、不同的服装。“在工作间里,我遇到了给我们送零食的日本共同社记者小哥,遇到了会哼《海阔天空》的黑皮肤新加坡记者,遇到了总是扛着滑雪板行色匆匆但会停下来打招呼的意大利记者,我也遇到了每次都和我打招呼的德国记者……”
(刘方云在自己的工作岗位)
主媒体中心志愿者、信息资源管理学院2019级本科生刘方云讲述道:“除夕当天早晨,外国记者主动向我们祝贺新年快乐,我们也向媒体机构送上福字和红灯笼共庆‘冬奥年’;在工作岗位上,我为一个日本记者解答了几个问题,他拿出一叠日本动漫人物的贴画让我选;我还看见了盖蒂图片社的办公室白板上板书着中文一到十及其注音......”这些都是文化交流时表达善意的举动,印证了奥林匹克格言“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里的“更团结(Together)”。
(周泓杰与工作展板的合影)
主媒体中心志愿者、新闻学院2019级本科生周泓杰讲述了团队工作展板的故事。每当机构签入时,志愿者团队会邀请他们来展板留言并拍照,各国语言的留言与祝福填满这块展板,比如乌克兰记者的新年心愿“Be Strong”,日本时事通信社用中文写的留言“我想看激动的比赛”、人民日报的祝福“为世界奉献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冬奥盛会”等。“我们团队时常打趣,这个展板或许能进博物馆收藏。”
许多志愿者还拥有“双奥”的情缘,他们见证过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历史记忆,又带着满腔热情投入到冬奥志愿服务。王煜霏提到,他有幸在2008年作为观众在现场观看奥运会,满怀兴奋、激动和憧憬;如今,他回到鸟巢成为一名专业的志愿者,心中是保障开闭幕式顺利举行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双奥志愿者”赵海霞)
在人大志愿者队伍里,还有一位来自西藏雪域高原的“双奥青年”,她是首都体育馆志愿者、劳动人事学院2020级硕士研究生赵海霞。2008年的北京夏季奥运会,赵海霞还是本科生,作为赛会志愿者全程参与了“好运北京”测试赛、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第13届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观众服务工作。“2009年本科毕业后,我成为了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柳梧新区的一名基层工作者。”十多年阔别校园,赵海霞来到人大攻读硕士,在得知冬奥赛会志愿者招募消息后,第一时间申请报名,与奥运会再度结缘。
与大多数志愿者不同,赵海霞还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得知妈妈不能一起团聚过年时,孩子擦干眼泪对她说:“妈妈,你要好好戴口罩,一定不能生病”,还约定了在妈妈不上岗工作时,不定期视频检查有没有认真做好防护。
夏奥到冬奥,同样的精彩;变化的是时间,不变的是奥运情缘。“在冬奥志愿服务中,我们以热情洋溢、更有温度的志愿服务向世界传播着和平与友善;一起见证了中国代表团激动人心、振奋精神的夺金时刻,共同目睹了运动员们努力拼搏、突破自我的脚步;亲身感受了观众们文明观赛、积极参与的热情,还与‘小雪花们’建立了团结协作、亲密无间的友谊。生逢盛世,何其有幸,我能有两次机会参与奥运志愿服务。”赵海霞感慨道。
五湖四海的宾客,跨越时空的信念,凝聚起小雪花们的合力。每一份志愿的力量,汇聚成源源不断的暖流,向全世界展示着中国人民的热情和好客。
每张用眼神传递的笑脸每份用声音传递的热情,每天每个人的一万五千步,都是开幕式上那场“迎客松”焰火的延续。他们用热情和奉献,无愧于燃烧的雪花,一起向未来!
原文链接:[中国人民大学官方微信]冰墩墩下班了,他们的故事还在继续……
(责任编辑:霍星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