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冬奥志愿者驻地的一线,有这样一群默默无闻的“幕后英雄”。他们经营着“解忧杂货铺”,做志愿者的“知心聆听人”,他们构筑起“防疫安全墙”,做志愿者的“生活大管家”,他们无时无刻不在“头脑风暴”,打造“家”的温暖、制造“心”的惊喜,他们有的被称为“表哥”“表姐”,有的笑称自己小小年纪,就体验了回做“家长”的感觉,有的把5岁宝宝安顿在家里,和志愿者一起过难忘的“冬奥年”,他们就是驻地辅导员。
在微光里点亮奉献的青春,于无声处踩响奋斗的鼓点,身体力行上好这堂“冰雪思政课”,中国人民大学选派14名干部教师,10余名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承担驻地辅导员工作,从凌晨到深夜,他们的 “一天”这样度过!
4 : 0 0——当大多数“小雪花”还在沉睡,当整个城市还笼罩在点点星光下,志愿者驻地的停车场上,已有辅导员的身影在寒风中伫立,在等待着前往场馆的第一班车抵达。
(凌晨4点,驻地辅导员送志愿者登车上岗)
闭环管理内,部分驻地辅导员不能在场馆一线开展志愿服务,但在每日黎明的曙光到来前,总能看见他们护送第一批志愿者上岗的影子。
(主媒体中心驻地辅导员合影,王诗龙(右一))
尽管没有目睹鸟巢绚烂的烟花,无法亲眼见证中国队夺冠的辉煌,但主媒体中心驻地辅导员王诗龙认为“每日看到驻地顺利运行,志愿者开心上班、健康归来,想到自己在其中贡献着微薄力量,就无比兴奋与自豪。”
(首都体育馆闭环内驻地辅导员参加学校冬奥专班指挥部视频会议)
“印象最深刻的是值班那天,凌晨4点起床去维护上岗志愿者的登车秩序,天还是一片漆黑,寒风刺骨,酒店也没有开灯,当时的我还处于‘睡眼蒙眬’的状态,却发现等车的志愿者个个精神抖擞,互相交流当天上岗后要进行的工作,言语中充满激情与兴奋,令我深受触动。”首体闭环内驻地辅导员姜盛新表示,志愿者们始终保持对所在岗位工作的热情,始终以昂扬积极的劲头面对每日辛苦的工作,在他们身上真切地看到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精神的深刻诠释,看到了“更高、更快、更强——更团结”奥林匹克格言的生动践行,更看到了新时代中国青年在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同频共振中“振奋精神、鼓足干劲”的真实写照。
6 : 0 0——“这边有一次性手套和消毒液,请大家自行取用”“同学,二次取餐时请佩戴好N95口罩”,正值饭点的驻地餐厅除了长长的蓝色队伍外,还有一个身影在忙碌,提醒防护、维持秩序……作为餐饮值班负责人,辅导员往往要等到最后才能用餐
(志愿者排队等候就餐)
就餐点人员流动性大,驻地辅导员在每一餐前都要提醒志愿者们用餐时做好个人防护;同时,还要提醒大家填写第二天的用车、用餐需求,该项数据涉及到协调车辆和食材需求。
(张家口驻地辅导员蔡欣欣用镜头为志愿者记录独家的冬奥记忆)
“清晨6点多爬上雪坡,看到远山苍茫、朝霞如炬,日出无声,却震撼着每一双眼睛。这种纯粹而直击心灵的感动,足以治愈一路上来的不易。从山上的平台眺望东方,是在同行志愿者们朋友圈中最高频出现的场景,有时天上还挂着弯月,有时大雪纷扬。无论是晴是雪,山上的坡道总有志愿者们奔波的蓝色身影,形成这个冬天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蔡欣欣)
张家口驻地辅导员蔡欣欣是团队的宣传员,在完成山地新闻中心志愿服务之余,蔡欣欣随时随地用相机记录志愿者们的工作日常,一张64G内存卡几乎已被照片和视频填满。冬奥年、迎新春的各项集体活动、日常上下班的志愿者身影,还有张家口雪落山岭、霞光破雾、月升黄昏的自然景色,都在她手中定格成一张张鲜活的照片。
8 : 0 0——“大家记得尽快做完核酸填写健康监测问卷!”,这样的一条群公告,是志愿者微信群中每天最频繁的消息。疫情当前,辅导员用不厌其烦的叮嘱,助志愿者守好防疫最安全的屏障。
(微信群中每天的“叮嘱”)
驻地辅导员每天要定时在群中提醒志愿者及时、尽早完成每日核酸检测。当时间冲突时,辅导员会协调核酸检测安排,为冬奥志愿者的健康护航。
(姜盛新在统计防疫信息)
姜盛新本科毕业后曾以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的身份前往云南兰坪支教,在任教班级担任代理班主任;回校读研后,他担任新生辅导员;这次又以志愿者辅导员的身份投身冬奥服务保障。相比于之前的“辅导员”身份,他认为这次的工作更新颖,面对的群体也更庞大。在工作前期要汇总上报各种琐碎信息,同时还要用电话、微信等各种方式联系志愿者进行核酸采样、填报问卷等,压力确实很大,但慢慢掌握方法和节奏后,他也不断改进工作方式,并逐渐得心应手。
(彭旻暄在服务岗位)
(郝子梁在服务岗位)
张家口驻地辅导员彭旻暄和郝子梁在本科毕业后也都曾前往新疆支教,对于北方冬天的低温和大雪并不陌生。在新疆,大雪带来的只是交通不便,但在张家口,大雪带来了额外的工作任务,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不仅要随机应变,更要团结协作。从祖国新疆,到冬奥“新疆”,雪花有参差,但交融包容的“雪花”始终意蕴一致。支教老师和辅导员,二者职责各异,却都与国家紧密相连。前者是以个人之力搭建起偏远地区孩子与外界沟通的桥梁;后者是作为一个绳结,连接起岗位上的人大志愿者,大家共同构建中国与世界沟通的窗口。“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他们愿继续做践行者,以青春之我,报璀璨之国。
10 : 0 0——“老师,我们房间晾衣杆坏掉了”“老师,我出门忘记带房卡了”“老师,我……”“大家别慌,我马上过去看看!”在驻地酒店的闭环管理中,辅导员总是能够及时解决,志愿者各类生活困难,俨然扮演起“宿管姐姐”“宿管哥哥”的角色。
(主媒体中心驻地辅导员,从左至右依次为吴雅怡、徐萌、赵世杰、王诗龙、张瑞)
场馆优质志愿服务的背后离不开驻地后勤保障的支持,驻地辅导员们一直默默陪伴着志愿者,让他们以更饱满的精神状态做好每一天的工作。
(张家口团队为志愿者发放物资)
张家口驻地的条件相对艰苦,驻地辅导员、校团委组织部部长李洪满对志愿者生活保障深有感触。“服务冬奥的28天中,遇到最困难的事是在同驻地协调各方面资源,提升同学们的幸福感。”为最大可能保障同学们的休息、满足大家的学习工作需求,他每天都要和驻地、学校协调大量的物资,并争取尽快将物资从闭环外运进闭环内。有时因为天气、交通、防疫等方面的原因和要求,协调一批物资需要花费较大的沟通成本和较长的时间,或随时要面临物资协调失败的可能性。
(许馨予(左一)在驻地)
除夕当日,张家口驻地辅导员许馨予和同伴提前装好69份礼物,逐个宿舍给志愿者拜年,发放礼品袋、小老虎玩偶和春联、窗花等。“同学们收到礼物时开心和惊喜的表情让我感到非常幸运,虽然我们都没能和家人一起过年,但是在这个特别的‘冬奥年’中,我们能为同学们带来一些温暖和感动,这对于我来说是非常幸福的事情。”
辅导员和志愿者之间从来不是单向的照顾,相互之间的支持和关怀也让很多驻地辅导员感受到温暖。王诗龙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一天进入驻地有几十箱物资要搬到楼上,本以为需要几个人搬三四趟才能运完,而在“请有空的‘小青媒’来帮忙搬一下物资”这条消息发出后,志愿者的积极程度完全出乎意料。“电梯门打开的一刹那,一群穿着蓝色志愿者服的‘蓝精灵’有些拥挤地站在电梯里,大约有十多个人。那一瞬间我非常感动。我们十几个人有的把物资放在车里,有的拿在手里,有的扛在肩上,一趟就把东西运完了。”王诗龙介绍说。
(春节前夕,吴雅怡和同事在装点驻地)
“互相帮助”也是主媒体中心驻地辅导员吴雅怡多次提到的关键词,1月21日,主媒体中心全部志愿者要在10小时内完成驻地“搬家”,时间紧路程远,且正好碰上北京大雪。“女生平均要提2-3个箱子,很多男生都站出来帮女生搬行李,每个学校互相帮忙,场面虽然有点混乱,但是整体还是有序且暖心的。”
14 : 0 0——面对紧张的冬奥服务保障工作,开会成为辅导员驻地工作的常态,会场安排、调试设备,线上会议号早已熟记于心,每天汇报出那句“驻地运行无异常”,也成为他们最开心、最踏实的时刻。
(孙权参加市指挥专班工作调度会)
对于首体闭环内驻地辅导员、驻地指挥、新闻学院党委副书记孙权而言,所要提醒和担心的不是任意一项,而是全部。她厚厚的笔记本上,记录着每天要关注的重点工作:“做好驻地595名志愿者和教师的每日疫情防控工作;在冬奥通APP打卡,在驻地做核酸,监测身体健康状况;参加北京市教工委召开的全市高校驻地调度会,汇报本驻地相关工作,协调解决突发问题……”笔记上是密密麻麻的文字,心里装着的是方方面面的细节。
(除夕当天孙权代表专班看望慰问酒店工作人员)
工作看似重复性高,实际却复杂且充满挑战性。孙权的工作不仅是为志愿者们做好服务保障的工作,更是做好对学生的引导和教育工作。“我们的志愿者们、我们的学生们是我工作的最大动力来源。我长期在学院做学生工作,为学生服务,看到他们以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在冬奥赛场真诚服务、无私奉献,我就像看到我亲手栽种的小苗在一点点向上昂扬成长为参天大树,我为他们感动和自豪,他们能够完成好冬奥志愿服务工作,就是我最大的收获,我愿意为他们的成长保驾护航。”
(城市志愿者带队教师边策)
对于城市志愿者带队教师、校内驻地辅导员、校团委副书记边策来说,最有挑战性的工作就是开赛以来帮助城市志愿者找到平凡岗位服务的意义。
城市志愿者无法近距离接触比赛,工作也只是简简单单的指引,身旁还有看似更专业的文明引导员,这让很多同学一度陷入失去意义的困境里无法自拔。
“我们在群内开诚布公地进行了讨论,老师们的坦诚和同学们的真诚,让大家慢慢感受到,意义不是他人赋予的,而是要自己寻找的,我们在小小的岗位上用最大的热情和投入去服务,就能够完美地展示中国形象,成为亮丽的名片。片片雪花汇聚在一起,才能让观众无论是场内还是场外,都能体验到最热情的问候和最周到的服务。”边策回忆起那一晚城市志愿者微信群中的大讨论。
15 : 0 0——“工作太累了,又是emo的一天”“志愿工作的意义在哪里呢?迷茫……”翻看“提问箱”“闲聊群”,也成为了辅导员每天的“必修课”之一,每当看到志愿者有消极情绪,“宿管”又立刻化身“知心姐姐”“知心哥哥”,帮助志愿者进行心理疏导,排解“emo”情绪。
(志愿者的“提问箱”)
志愿者工作强度高、压力大,如何帮助同学们做好心理疏导,是驻地辅导员工作的重点。各团队均建立了专门面对志愿者的“提问箱”,每日收集权益问题并反馈给相关人员。而这也是同学们的“小树洞”,辅导员也借此了解同学们的负面情绪,给予相应开导和鼓励。
(徐萌在整理驻地文化激励物资)
“我们有一些岗位,工作量很大,这些岗位的志愿者‘小青媒’们,每天都要上岗,每周都要值夜班,岗位直接服务媒体记者,全天候处于注意力需集中且紧张的状态。大家的辛苦是肉眼可见的,遇到心理压力特别大的时候大家会找我来聊天。而大家最担心的是,如果自己身体吃不消,那同岗位的小伙伴就要承担更多的工作而更辛苦。几乎每一个因为岗位工作而压力过大的‘小青媒’都会这样说,而每次听到这句话的我,心中除了担心和感谢,还有敬意。驻地辅导员的工作琐碎、繁忙、细致,但却是实实在在地守护在同学们身边。”主媒体中心驻地辅导员、校团委社团部部长徐萌表示。
(校内管理团队成员、校团委办公室 肖文钰、吕天曲在工作岗位上)
辅导员工作琐碎、平凡,但对于驻地的顺利运转,志愿者工作的高效开展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校内管理团队,安排好城市志愿者和首都体育馆闭环外志愿者400余人的食宿、通勤、健康日报以及定期的集体活动,让几位“多面手”辅导员在这个寒假一直忙碌着。
(吕天曲在组织城市志愿者登车)
“最令我感动的就在于志愿者对工作的认可。”城市志愿者带队教师吕天曲坦言,志愿者们在志愿服务和留校活动中有付出、有收获、没烦恼、不焦虑,就是他最重要的工作意义。“有志愿者拍摄Vlog在我出镜的场景里配文‘带队老师辛苦啦’;解决了一位志愿者的突发情况后,TA在朋友圈对我表达‘特别感谢’;还有志愿者当面告诉我‘我们的事情很细碎,但是你处理得很好’……”这些来自志愿者的认可、感谢对吕天曲弥足珍贵,他说这些瞬间就是自己最感动的时刻。
(曾瑶在首都体育馆前)
“建强大后方,为志愿者提供有温度、有力度的支持保障,为冬奥会顺利举办贡献自己的微薄力量,同样让我感到无上荣光。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这是冬奥支持保障团队负责人、校团委办公室主任曾瑶的感慨,也是每一位辅导员的心声。
2 0 : 0 0——“请xxx、xxx记得尽快填写今日健康监测问卷哦!”晚饭一过,便是辅导员每天的“报表三十分”为确保向属地上报的健康监测信息无错漏,总不可避免对志愿者的消息、语音、电话“轮番轰炸”,琐碎重复的工作换来的是志愿者的理解,那一句“抱歉已填写,辛苦老师”,也总能让人感到内心的温暖。
(每日健康监测信息报表)
(首体闭环内驻地辅导员陈诚)
冬奥会的防疫工作是重中之重,志愿者每日必须完成健康监测并上报信息。在其他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之外,驻地辅导员每天都要进行志愿者健康信息统计。看起来简单的工作容不得一点错误,据首体闭环内驻地辅导员陈诚介绍,事情多的时候,每天上报核酸检测信息也是争分夺秒。疫情防控是头等大事,而令人欣慰的是志愿者们都相当配合。
(张家口驻地辅导员汪庆浩扫雪)
张家口驻地辅导员汪庆浩是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博士研究生,于他而言,驻地的生活,可以说是“一个点”(只能在驻地不能去场馆),也可以说是“两点一线”(食堂和房间两点来回)。就是在这种看似“无聊”的生活中,汪庆浩学会去寻找特别的愉悦感和成就感。“虽然学习条件有限,但是恰恰是在这种条件下去静下来看会书,写点东西,却享受到了偶得宁静的愉悦感;虽然我只能在驻地,不能陪志愿者们一起去上下班,但是每次给同学们送激励物资的时候,他们脸上挂着的微笑就是我的‘小成就感’。”
(开幕式当天,赵倚仟送志愿者上岗服务)
2月4日鸟巢上空绽放的焰火让国家体育场驻地辅导员赵倚仟久久难忘。“团队里所有志愿者都前往国家体育场一线服务开幕式,自己虽无法到场,但是在驻地的窗台远远看到鸟巢绽放的烟花,一瞬间现实仿佛与电视机屏幕时空交错,再次意识到自己也是其中的一片雪花。”
(赵向阳拍摄的志愿者出发和归来场景)
“每天清晨和傍晚在驻地集结区送别和迎接志愿者,是重复性但是特别有仪式感的工作。”国家体育场驻地辅导员赵向阳表示,出发前一遍遍的加油鼓劲和归来时的翘首以盼,饱含辅导员对志愿者的祝福,而在志愿者的每一次挥手告别和每一张笑颜绽放中,也蕴含着相互的感动和温暖。
赵倚仟还记得凌晨2点迎接开幕式服务归来的志愿者时,听到同学说“在现场时真希望你和我们一起”,突如其来地“被牵挂”,让她觉得默默守候也有了意义;凌晨3点,微信上收到无数同学自发写的感想,每一个字都流露出他们心中“国之大者”的自豪与感动。
2 2 : 0 0——“次日用餐、用车安排请大家查收!”,当下班的志愿者都已安顿好,辅导员的工作并不算结束。第二天有多少人上岗?要几辆车?有多少人在驻地就餐?要开几个餐厅?驻地每天的高效运行背后是辅导员们周密的提前计划和安排。
(雪天,高家鎏送志愿者登车)
在一天的主要工作结束后,驻地辅导员并不能马上休息,而是仔细计划次日的工作安排。帮各位志愿者协调核酸检测时间、协调每天志愿者往返场馆的车辆。要几辆车?什么时候来?每辆车怎么乘坐?如果有人要提前或者推后离开如何操作……防疫、乘车、就餐、争取各种保障,驻地辅导员方方面面都要考虑周全。
计划往往赶不上变化,突如其来的日程更改也考验着驻地辅导员们随机应变的能力。一次训练馆的日程安排临时更改,训练提前结束,但首体闭环内驻地辅导员高家鎏所乘坐的返回车辆已满员,仍有部分同学们上不了车。他立刻叫停司机师傅,紧急沟通加派车辆事宜,并下车与同学们一同等待,最后和余下的同学们一同返回驻地。也正因为积极帮助大家协调班车调度,志愿者们都亲切地称呼他为“大巴长”。
(城市志愿者带队教师钟雪丹)
工作程序虽然繁琐,但不容一点疏忽。工作内容或许重复,但每天面对的困难、遇到的挑战都不一样。对于城市志愿者带队教师、校内驻地辅导员、外国语学院团委书记钟雪丹而言,冬奥期间最具挑战性的一项工作,是如何陪伴同学们过好“冬奥年”。志愿者里大多数同学都是第一次离家过年,怎样在做好防疫的前提下,为校内驻地的400多位同学办一个温暖难忘的冬奥年是一个难题。“让我们骄傲的是,我们策划的小年定妆照、冰雪趣味运动会、团圆联欢会、除夕妙妙屋等一系列‘冬奥大礼包’陪伴大家度过了一个特别的新年,很荣幸能成为这些回忆的搭建者之一。”钟雪丹表示。
(首体闭环外校内驻地辅导员张煦昀(右))
首体闭环外校内驻地辅导员、商学院团委书记张煦昀同时还是场馆赛事服务领域的主管,在多重角色的无缝衔接中,她更能感受到整个人大志愿者团队蓬勃向上、互帮互助的一种氛围。“每个志愿者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岗位运行机制的设计,整个团队的各项保障活动也都经过志愿者们反复集思广益,才有最终的呈现。”
(除夕夜,学校老师慰问坚守岗位的志愿者)
寒假期间的各个驻地一系列新春活动,都是在各团队的密切协作和精心设计下,带给志愿者们独一无二的春节记忆。张煦昀还记得学校老师们前往首都体育馆非闭环区域、连线各个闭环内驻地,看望除夕夜仍坚守在岗位上的志愿者,“不论时空场域如何变化,人大人始终在一起”。
(校内管理团队和组织除夕团圆餐的志愿者们)
2 4 : 0 0——当驻地内的“小雪花”们都已进入梦乡,晚班的志愿者却刚走下工作岗位,刺骨的冷风和飞扬的冰雪中那个身影依然伫立,确保最后一名志愿者安全返回,辅导员一天的工作才算结束,互道晚安后,又准备迎接次日晨曦的到来。
(张家口志愿者结束晚班返回驻地)
深夜,驻地辅导员还需护送晚班志愿者上下班。22:00-23:00送晚班同学上岗,23:00-24:00接午班同学下岗,有时甚至需要等到将近凌晨一点。在低温和风雪下,工作一天的疲惫总是格外清晰,但他们从来没有喊过累。
(李建蓬在主持驻地“云上春晚”)
冬奥闭幕后,部分结束赛会服务的志愿者按照防疫要求进入健康监测期,大家须待在房间完成自我隔离,如何为同学们“解闷儿”“解压”,首都体育馆闭环内驻地辅导员李建蓬又开始策划起了线上歌会、云打卡等一系列活动。
孙权表示,冬奥不仅是一场体育赛事,对于辅导员和志愿者们来说更是一堂坚定理想信念的“冰雪上的大思政课”,是我们讲好中国故事、践行青春誓言的一次历练与实践。“团结就是力量,奋斗开创未来。我们对党和国家最好的致敬,就是做好志愿服务保障工作,和所有冬奥亲历者与参与者共同书写新的奋斗历程!”
谈到驻地辅导员的工作,李洪满充满成就感:“我觉得我扮演着两个角色,一是陪伴者、二是守护者。陪伴者是每天都有幸能看到同学们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同他们一同分享快乐和悲伤,见证大家的成长;守护者是义无反顾地为同学们解决问题,保障好大家衣食住行各个方面,在驻地为第一次没在家过年的同学们搭建一个温暖和幸福的家!”
在参与辅导员工作的过程中,吴雅怡也逐渐有了更深入的体会和感受。“作为一名花滑粉丝,我很期待能够前往我们学校的主责场馆首体看到我喜欢的运动员,但真的进入闭环后,在与116名‘小青媒’们的相处中,听到他们亲切地叫我‘雅怡姐’,我们一起跨年,一起聊天,我也更加看到他们肯吃苦、不怕累、有担当的精神品质,这种和谐融洽的团队氛围让我越来越庆幸自己可以加入MMC这个大家庭!”
赵倚仟也感叹:“作为‘服务志愿者的志愿者’,从入驻前的物资保障、行前培训及团队建设,到入驻后努力成为学校、酒店和志愿者们的沟通桥梁,及时通报团队工作情况、协调解决各类问题,相信为志愿者们营造‘暖心’、‘放心’之家也是在为冬奥的开幕盛会做贡献。在这个大‘家’里,自己扮演的更像是‘宿管阿姨’或者说‘家长’的角色,常常会为志愿者们取得的小小成就而感到欣慰和自豪!”
“‘小橙子’们给我带来太多太多感动。这些感动的瞬间,是主动奉献的精神:大雪天里汇贤的师傅们为大家铲雪时,路过的志愿者主动加入铲雪队伍;是与人民同在的温柔:收队途中真诚地跟遇见的每一位保安、文明引导员说‘您辛苦了’;是双向奔赴的温暖:每次举办活动过程中,无论是缺人还是缺物,只要在群里一声求助,总会有许许多多‘我来’‘我有’‘我会’‘我在’的支援。”钟雪丹被城市志愿者“小橙子”们感动着。
奔赴一场难忘的旅程,倾注一份不变的真心,收获一次宝贵的成长,驻地辅导员始终默默付出,无私奉献,成为冬奥志愿服务一线的“幕后英雄”。功成不必在我,但功成必定有我!
相关链接:
[中国人民大学官方微信]驻地辅导员的24小时 | 他们,给了冬奥志愿者一个温暖的家!
(责任编辑:刘晓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