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鲁作家、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6月17日抵达北京,与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作家阎连科、刘震云,文学院院长孙郁教授、程光炜教授、耿幼壮教授等师生代表以及莫言、张抗抗、徐小斌等著名作家、文学家、翻译家和读者展开文学长谈。文学院作家劳马教授主持当天下午的座谈会。
略萨于当日上午在中国人民大学与中国社会科学院等联合主办的演讲会上作了题为《一个作家的证词》的演讲;中午同文学院作家阎连科进行创作对话;下午与阎连科、刘震云、莫言、李洱、张抗抗、徐小斌等中国著名作家以及西语文学翻译家、学者等座谈。
略萨说,任何伟大的文学作品都能感染读者、让读者身临其境。略萨认为,文学要离具体问题远一些,“我从来不会在小说、戏剧作品中涉及稍纵即逝的政治问题。”
略萨在演讲中说,“好的文学,使读者不满足。世界应该更好,这个世界应该改变。这种感觉是非常重要的。我称之为‘改变的发动机’。如果人类对现在的世界完全满意的话,我们就不会从山洞里走出来了,就不会去发现新的东西了。正是因为这种不满足,使得我们要求一个更完整的、更好的、更不同的现实社会。”他说,文学并不是消遣。文学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文明的组成部分,特别是人类发展的组成部分。
问及哪部作品是他的代表作,略萨称是《酒吧长谈》(1969年),因为他写这部作品最花工夫。略萨介绍,在他由青年到成年人的过渡阶段,秘鲁实行了8年军事独裁统治。“这是非常艰难痛苦的8年。很多人失踪了,人与人之间充满怀疑,没有安全感。”略萨说,他当时就想,以后要据此写一部小说。这部作品就是《酒吧长谈》。略萨说:“为了写这部作品,我一年半的时间都处于迷茫中,不知该用怎样的形式将大量的素材紧凑地融合,后来想到了谈话的形式。谈话中又引发出更多的谈话、不同的情节和人物,弄得我精疲力竭,可以算做我的代表作吧。”
在与文学院作家阎连科的创作对话中,略萨指出,文学创作者应该对现实有较强的敏锐度,坚持独立的立场,以批判审视的眼光去叙述现实世界的可能推演以及描绘人们对生活和美好事物的想象与欣赏。结合自己对略萨作品的深度阅读与创作经验,阎连科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学在逐渐走向成熟。中国作家在对人性的挖掘、对生活境遇本身的描述和对文学创作手法的创新都有大的突破和发展。
新闻背景:
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Mario Vargas Llosa)被誉为“结构现实主义大师”和拉美“文学大爆炸”主将之一。
1936年3月28日生于秘鲁第二大城市阿列基帕。1946年全家迁居利马。1957年他毕业于利马圣马可大学文学系,1959年到法国深造。
略萨的第一部小说就获得1962年简明丛书奖和1963年西班牙文学批评奖;1965年他的第二部小说《绿房子》问世,并获得西班牙文学批评奖和首届罗慕洛•加列戈斯国际小说奖(1972年马尔克斯以《百年孤独》成为第二位得主);其后又发表了小说《酒吧长谈》、《潘达雷昂上尉与劳军女郎》、《胡利娅姨妈与作家》、《世界末日之战》、《公羊的节日》、《天堂在另一个街角》和《坏女孩的恶作剧》等。
略萨1985年获海明威文学奖,1986年获西班牙阿里图里亚斯王子文学奖,1988年获美洲金质奖章,1994年获西班牙文学的最高荣誉——塞万提斯文学奖,1999年获以色列耶路撒冷文学奖,2000年获第13届梅嫩德斯•佩拉约国际奖,并多次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在1976年第41届国际笔会代表大会上,略萨被推选为主席。2010年10月,略萨因其“对权力结构的制图般的描绘和对个体人物的反抗、反叛和挫败的犀利描写”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编辑:王强